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转帖]《有关水的记忆》(续)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22309) |
|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09/7/13 9:53:00 -- [转帖]《有关水的记忆》(续) 《有关水的记忆》(续) 在农村,从正月十五开始一直到冬天地上了冻,是没有什么节假日和星期天的。农活最忙的夏秋季节,基本上是眼一睁开就要拾掇着往地里走,太阳落山看不清了,才往回返,腰酸背痛口干,一身的土稍一拍打,滚到炕上立刻就能睡过去,时时连吃饭都没了胃口。所以,最幸福的日子,其实是下雨天。 下雨天的早晨,尽管眼还没睁开,意识还在半梦半醒状态,耳朵却可以对窗外淅淅沥沥的下雨声建立绝对的敏感,一旦捕捉到类似的声音,人可以立即醒过来,先用耳朵重新确认,再用眼睛复核,然后一声发自内心的欢快呼啸,随着就钻回被窝,并立即回到没做完的梦里去了——这是老天爷眷顾大家的礼物。 这样的早晨,最辛苦的,是轮值当班做饭的知青。因为他/她必须按时起床,给大家准备早饭,同时,还要把所有能用的家伙事儿——诸如水桶、洗脸盆等,全拿出来,一字排在房檐下接雨水。 由此看来,雨水,其实可以算是高原居民用水的第四个偶尔也能发挥一定作用的水源。 高原干旱地区,有时也会遇到较大的雨,然而带来的后果,却不是酣睡。记得到农村第一年,为了使生产队能开些水田种稻子,队里组织了一支以知青为主的力量,在离村十多里地的一条较大的沟里打了一个坝,用来拦住沟里的溪水。坝打成后,很快地,坝前形成了一个小湖。大家高兴极了,又是研究是不是可以把这水用泵打到塬上去,又是考虑是不是可以在湖里养些鱼。一天,不大不小的雨下了一夜一天,在沟里看坝的老汉跑来报警:新打的坝有崩塌的危险。横七竖八歪在炕上的知青们和社员一路小跑到了沟里,发现是因为新打的坝过于单薄,而积蓄的水过多所致。一个生产队打的坝,原本也没有用来调节放水蓄水的闸和符合规范的泄洪道,为了保住坝,只好用锄头挖开挖大出水口。但是,随着水流的一泻而下,局面变得完全无法控制,刚刚蓄起的一池水有如脱缰野马,不但直接危及大坝,而且有可能全部流失。 抢险开始了……知青们跳到了水里……最壮的一个社员扛来了两百多斤的树干……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水终于被控制住了…… 这一年,新开水地二十余亩,加上原来废弃的,到了秋天,生产队史无前例地收获了几十担稻谷,知青们也分到了几百斤,吃到了当时即使在北京也不易见到的大米。 高原也经常会遇到下雹子。随着电闪和雷鸣,夹在豆大的雨点中,指甲盖般大小的雹子铺天盖地,落到地上,一蹦多高。按照当地习惯,老乡们把菜刀扔到院子里,据说这样可以消灾避邪…..雹子过后,地里的庄稼不同程度都会受到损伤,收成受到影响也是自不待言。下雹子,可以算是下雨的一种较为极端的形式吧。 其实,黄土高原地区,雨水应该是所有水源的最根本的来源。 雨水,自天而降。落到了田野里,有的经太阳照射而蒸发,有的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成为井水,泉水。所以下过雨后,井水会特别旺,总能多出三两担。雨水落到街上,顺着水沟流进涝池里,就成了涝池水,因此,雨水,又是涝池水的唯一来源。 雨水,同样来自天上,落到地面的际遇却大相径庭。然而,它们难道由此就会变成不同于水的其它什么东西吗?金木水火,雨雪风霜,水终究还是水。无论是变为山泉,还是流进涝池;无论是落到了玉米叶上,为叶子吸收,还是滴入水桶,被喝进嘴里;无论是在太阳的照射下直接变成了蒸汽,还是暂时渗入了地下……它们都不会改变水的天性,都可以平静地面对所遇到的一切:阻隔、漠视、污秽,平淡、颠沛、游离……它们最终总会重聚——当它们重新化作水气,清扬直上,回到天上时,每一滴水,都会同样清澈,足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足以发出七彩之斑斓。 (二) 我们队的知青,最长的,在队里生活了将近五年。在此期间,由于各种不同的机缘,知青们陆续离开了这块土地,走进了工厂、学校……。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人们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面对了不同的际遇;有的久居一地,有的飘洋过海;有的固守一职,有的涉足多业;有的钻研技艺,业有专攻,有的行走江湖,交游广被。多数人还活跃在自己的职位上,但也有的,已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成为大家心中隐隐的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滴水。
(三) 接到村里的消息,新打的机井运作良好,村里正在研究水费的收取办法…… 我想,或许这口井,可以为老乡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
|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7/13 10:01:00 -- 还有续呢,坐沙发看了 |
|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7/13 10:06:00 -- 在缺水的地方,雨水犹如油般的贵重啊,赶上下雨,要将所有可用的容器摆放出去接雨水。 |
|
-- 作者:杜甫川 -- 发布时间:2009/7/13 11:05:00 -- 以下是引用凌云志在2009-7-13 10:06:00的发言:
在缺水的地方,雨水犹如油般的贵重啊,赶上下雨,要将所有可用的容器摆放出去接雨水。 参加工作后在新建工程处,因三通未通,水车送不上来水,照样用各种容器接雨水吃。渭北旱塬水贵如油! |
|
-- 作者:土左情深 -- 发布时间:2009/7/13 12:57:00 -- Post By:2009-4-29 17:31:00 |
|
-- 作者:九月菊 -- 发布时间:2009/7/13 14:17:00 -- 崇拜挖井人! |
|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9/7/13 17:00:00 -- 缺水是造成陕北地区贫穷的主要原因! |
|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7/15 10:32:00 -- 我村倒不缺生活用水,可有柳拐病啊!是生活年头少,不然也会有大骨节。 |
|
-- 作者:土左情深 -- 发布时间:2009/7/15 16:52:00 -- 以下是引用凌云志在2009-7-15 10:32:00的发言:
我村倒不缺生活用水,可有柳拐病啊!是生活年头少,不然也会有大骨节。 云志好:什么叫“柳拐病”呀! |
|
-- 作者:布衣者 -- 发布时间:2009/7/15 18:46:00 -- [讨论]什么叫柳拐子 “ 柳拐子”是大骨节病,在陕西关中北部子午岭周围地区,陕北的黄陵,富县,甘泉,关中西部的彬县,长武,永寿,林游,千阳等地的梢林地区。由于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植被没有遭到破坏,气候湿润。沟里生长一种叫“棉柳树”的灌木,人们饮用了从棉柳树沟里流出的水,容易得大骨节病。以林游为最严重,我插队的地方和林游鸡犬相闻,这里每个村子里都有“柳拐子”和“侏儒”这些人基本丧失了劳动力。生产队时期,因为是大锅饭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革以来,国家下大气力解决这个地方病问题,移民,搬迁,改水,等措施,基本上遏制住了这个病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