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转帖]陕西特产稠酒*(食唐有)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22668)

--  作者:苍狼向月
--  发布时间:2009/7/18 7:14:00
--  [转帖]陕西特产稠酒*(食唐有)

    "黄桂稠酒"。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名酒。先秦始有,古称"醪醴",北魏称"白醪洒"。盛唐时期酿造工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朝野上下,莫不饮之,文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不少赞誉的篇章。周恩来、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前都十分喜爱饮用"黄桂稠酒",并用它来多次招待和宴请国内外宾客。彭德怀曾赞誉为"不像酒,胜似酒"。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访问西安,点名要喝"黄桂稠酒"。
稠酒因乳白粘稠而得名,酒液中加入糖桂花后,即为"黄桂稠酒"。稠酒是选用糯米,蒸熟加曲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原汁酒。其色白如玉,清香绵甜,醇厚爽口,具有醒脑提神、舒筋活血、健脾开胃之功效。


    经考证,在蒸馏酒发明以前,我们的老祖宗们一直喝的就是这种米酒,尤其是唐代,“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此处所说的“斗酒”即是指稠酒,关于这一点近年来出土的唐墓壁画亦可为证:1992年在长安县南里王村出土的韦氏家族墓中,有一幅主人庭院宴客图,图上有两个女童从两侧端酒上席。有考古专家指出,这画上的酒是从旁边现压现端,一如李白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所描绘的景象。其关键是一个“压”字,即用人力使酒汁与酒糟分离开,这情景,在今日西安一些“老字号”饭店中仍然可以看到。

 
    西安的稠酒多为家传,一代一代手工制作,数量不大,但风味却保留了下来。目前以“陕菜正宗”西安饭庄和老孙家饭庄、曲江春酒家等一批饮食“老字号”制作的稠酒风味最为纯正。当年郭沫若在西安饭庄喝了热腾腾的黄桂稠酒后,高兴异常,连声说此物“不是酒,胜似酒”。这位满腹历史故事的大文豪,大概从稠酒弥漫出的香雾里与酒仙李太白重逢于古长安的酒肆中了!


    由于稠酒放置时间一长会出现发酵和沉淀等现象,因而一般要趁新鲜时饮用,故而很多外乡人常感叹“稠酒好喝,可惜带不出潼关”,这从某种意义上更增加了黄桂稠酒的珍贵性。最近看见西安饭庄的包装稠酒已经上市,想来这一方面已有了大的突破。


    稠酒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其过程中有些“秘诀”却不为外人所知。如今大街小巷,有些人对稠酒压根就不懂,但看到稠酒畅销,买米支锅就大胆地干起来,一桶桶“稠酒”贴上“特产”的标签就进入市场了,以至目前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原本清亮如玉液的上品稠酒却被很多人说成是“不正宗”,而倒在杯里腻腻糊糊的却被认为是“正宗”,根据就是“稠酒就是要稠”!令人啼笑皆非。


   黄桂稠酒的生产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如这“黄桂”两字就是要用鲜桂花和白糖腌制而成的桂花酱掺入酒中再过滤才能体现出来,仅此一道工序,就能使人分出正宗和非正宗来。至于其浓度,关键要看口感,并不是越稠越好。


--  作者:老谭子
--  发布时间:2009/7/18 8:13:00
--  
如今大街小巷,有些人对稠酒压根就不懂,但看到稠酒畅销,买米支锅就大胆地干起来,一桶桶“稠酒”贴上“特产”的标签就进入市场了,以至目前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原本清亮如玉液的上品稠酒却被很多人说成是“不正宗”,而倒在杯里腻腻糊糊的却被认为是“正宗”,根据就是“稠酒就是要稠”!令人啼笑皆非。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7/20 11:12:00
--  
我可是说北京劲松9区的食唐啊
--  作者:共同
--  发布时间:2009/7/20 18:55:00
--  
有外卖马?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09/7/20 20:16:00
--  

狼到底是那哒儿的?


--  作者:薰莸异器
--  发布时间:2009/7/20 22:01:00
--  
 
   就像是四川的醪糟哦!

--  作者:苍狼向月
--  发布时间:2009/7/21 7:14:00
--  
以下是引用越江在2009-7-20 20:16:00的发言:

狼到底是那哒儿的?

你猜!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7/21 8:35:00
--  
以下是引用苍狼向月在2009-7-21 7:14:00的发言:

你猜!

还玩的挺神秘啊!俄是一曼害不哈。


--  作者:天北地南
--  发布时间:2009/7/21 21:11:00
--  
不是咋陕北的米酒吧?
--  作者:楼坪福兔
--  发布时间:2010/6/3 12:27:00
--  

从文章中描述来看,像是醪糟。醪糟在陕西关中,陕南及长江以南很多地方都有。在以前基本是家庭自制。做法很简单。取糯米加水适量,如同焖米饭一样,但是米粒在七成或八成熟即离火。晾至温热,大约40—50度,加酒曲适量(看说明),搅拌均匀。放置1—2天(夏季),再取发酵后的醪糟原浆,加水煮沸即可饮用。可依个人口味加不同的调味品。

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很多家庭自制食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但是其一旦蜕变成商品,经济利益成为首位,口味或多或少会有变化。03年回安塞时,安塞大酒店的米酒是一位陕北妇女承包,有客人要喝,则打电话现送。口感不及同事家庭自酿。

注意:醪糟=|=陕北米酒。         ( =|=不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