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转帖]知青生活小记——忆苦饭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26536) |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9/9/11 20:39:00 -- [转帖]知青生活小记——忆苦饭 我们一行6人是我们公社到的第一批知青之一,所以公社格外重视,特派公社妇女主任专程送我们到村,并对生产队有颇多的嘱咐与安排。 生产队当时设两个队长:政治队长与生产队长。天知道村里有什么政治好谈,但在那个一切政治挂帅的年月里,凡是有组织的地方,都必须突出政治。政治队长姓政,是当然的正队长。根据当时“抓革命,促生产”的精神,生产显然是放在第二位的,生产队长自然就成了我们的二队长。 不久,我们就和二位队长混熟了,两位队长都是实诚人。队长生性憨厚,不善言传,而二队长却是个性格豪爽,言谈幽默的人,在当地素有洋相倌之称。一天,他问我们:你们北京可是一满平地?我们说:差不多吧,但远处也有山。他说 公社妇女主任临走时曾再三嘱托,一定要照顾好你们,尤其是上下坡。他说当时感觉奇怪得很,莫不是北京人的腿把子不会打弯? 我们笑着回到:莫不是你们的腿把子都伸不直?这下二队长认真了,立马叫一个小伙并腿给我们看。其实是当地人有盘腿坐的习惯,久而久之裤子变形,很容易给人一种罗圈腿的假象。 我们的户长在学校时曾是响当当的造反派,阶级斗争的弦儿始终绷得很紧,想起毛主席“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伟大教导,深入各家各户调查时才知道,我们村竟没有一户地主富农。不但我们村没有,我们大队三个自然村,只有距我们村6里之外的裴村有一户富农,而且也只剩下一个孤老太太了。 回北京探亲时,我曾把有关忆苦饭的事说给同学们听,同学们都乐了,说:你们队长真好! |
-- 作者:老谭子 -- 发布时间:2009/9/11 20:58:00 -- 谢谢带来的好故事! |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9/14 15:51:00 -- 只要是忆苦,不在乎吃什么,意识上有就行,何必在乎形式上吃什么?就犹如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
-- 作者:四海飘零 -- 发布时间:2009/11/6 19:47:00 -- 我们村子很小,只有十二户。都是贫下中农。 插队的第二年春节(70年2月)。我们有意识地走访了好几户人家。谈起了解放前。 他们异口同声的是:那时候吃的可好!东家给扛活的都吃好的,不吃好哪有人给他干活?那时候都是白面馍,就是这些年才吃到这些…… “忆苦饭”?无语…… |
-- 作者:太原村人 -- 发布时间:2009/11/14 21:56:00 -- 四海飘零插友: 你的回复我看见了,想给直接回复,但不知为啥发不出去,所以只好在这里发给你了: 非常高兴收到你的回复,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中学的,我也是不出村的,所以当时虽在一个公社,但不曾谋面,王子冀的"守望记忆"这本书,我有,是他送给我的,今年在延安文化展示中心,同他见过,我有他的联系电话,咱们两个队是近邻,你有想聚聚的想法吗,我同我们一个中学的插友(十几个)有联系. 我是1972年4月底离开咱公社的,你为啥那么晚才离开? 愿经常联系! |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09/11/14 22:39:00 --
|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11/14 22:56:00 -- 人咋介不胜牲灵啊,吃忆苦饭就把牲口的口粮给吃了? |
-- 作者:老杨 -- 发布时间:2009/11/17 20:36:00 -- 我们刚下乡时也吃过忆苦饭,也请村里的老贫农忆苦思甜。可是我们村实在找不出一个能给我们讲旧社会受了多么苦的人。所以队里就把一个从上头逃荒下来的叫了来。但是他说着说着也跑了题。说起三年困难时期的事来了。我们也不敢有什么反应。只能暗笑。 |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11/17 22:21:00 -- 以下是引用老杨在2009-11-17 20:36:00的发言:
我们刚下乡时也吃过忆苦饭,也请村里的老贫农忆苦思甜。可是我们村实在找不出一个能给我们讲旧社会受了多么苦的人。所以队里就把一个从上头逃荒下来的叫了来。但是他说着说着也跑了题。说起三年困难时期的事来了。我们也不敢有什么反应。只能暗笑。 陕憋人就是实在,三年困难多少人丢了工作回农村,那老乡拉起来舌,挣的工资买不了半口袋洋芋,还干俅甚睐,回克算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