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流放的青春——读小说《远山几道弯》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28808)

--  作者:节拍
--  发布时间:2009/10/15 20:27:00
--  流放的青春——读小说《远山几道弯》
 

                                     流放的青春

 

                                  ——读小说《远山几道弯》


长篇小说《远山几道弯》是莫伸1988年的作品。这部小说通过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历史事件,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群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的境遇。作者用写实的手法,将城市年青人在农村中的无奈和艰辛,以及渴望从农村重返城市的希望、失望、甚至是绝望的心情,描述的淋漓至尽。

在叙事中,作者通过对知青和农民之间意识形态和生活习性上的描写,揭示了农村与城市固有语境的差异和两者之间文化背景的冲突。从百转千回的故事里折射出个人主权自由的被剥夺以及对畸形历史的呈现。这种真实的描写,越久远越清晰,让今天的读者更加寻味。

《远山几道弯》里描写的是有着几年农村生活经历的知青,他们已经不是初来乍到的城市青年。他们学会了农活、学会了方言,学会了农村流氓式的交际。这些人除了有着洗不掉的城市血液外,已经是披着知青外衣的农民了。他们骂脏话、唱酸曲儿、闹洞房……孙世平、庄莲莲、张化新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记忆里一代人清晰的烙印。尽管在作者的描述中他们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甚至有着肮脏的痕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哪一个角落又是干干净净的呢!

所幸的是在这段被流放的青春中,依然跳跃着生命的纯真。尤其是主人公在友情和爱情面前不断的自省自问,置道德于利益之上,让读者触摸到了作者本人的人格倾向。

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真实的叙事。许多情节沉淀至今,依然会在惊骇之余有其寻根的思考意义。

小说的另一个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对农村故事的捕捉。其中李长生和乖艳凄凉的爱情、 吉香娘无奈的重婚,比起前张艺谋时代同类题材的《菊豆》99要早两年。而作者对李长生这个人物落幕时遭遇暴行的残酷描写,也应该是后寻根时代乡村叙事中“暴力美学”的前行者。早于杨争光的《公羊串门》(2005年)17年。

朱大可说过:中国的流氓主义的真正根源并非在都市,而是潜植于地域广阔的乡村世界。而莫伸的《远山几道弯》已经表现了这一中国特色。以本人之见,莫伸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一种对生活极为细致的观察和体验。以至于先知先觉。而他最大的弱点也正是对自己作品中先觉先知元素的未知。他是一个敏锐和淹没敏锐的集合体。也是我对这个具有典型性格的作家的最新评价。

 

 

附:莫伸简介

  莫伸原名孙树淦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中国文学讲习所。1968年赴秦岭山区插队务农,1972年后历任宝鸡车站货场装卸工,《西安铁道报》记者,西安铁路局文联副主席,西安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主席团成员、副主席。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远山几道弯》《尘缘》、《年华》,中篇小说集《生命在凝聚》,中短篇小说集《恽春华》、《过去了,梦……》、《宝物》,长篇纪实文学《东欧纪行》《大京九纪实》《中国第一路》纪实文学《到俄罗斯发财去》《爱情在死亡中诞生》《冲刺》电视连续剧剧本《塞上的风》(4集)《东方潮》(22集)《尘缘》(20集,均已录制播出) 18集电视连续剧《郭秀明》电影文学剧本《雨后霓虹》(已拍摄发行)等。作品先后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界》优秀中篇小说奖、《啄木鸟》优秀长篇小说奖、建国40周年优秀电影剧本奖、夏衍电影剧本奖、老舍文学奖剧本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等。部分作品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并译有英、日、西班牙文版本。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09/10/16 9:26:00
--  
写的是陕西的事?有机会我一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