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陕北风情——信天游篇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45996) |
-- 作者:笑笑姥爷 -- 发布时间:2010/8/11 17:03:00 -- 陕北风情——信天游篇 在祝贺《延河水》改版的帖子里,春泥、越江和布衣者三位合作了一次信天游对唱。俺是越看越有意思,便复制下来,单成一帖,留个纪念。恰好一共十节:
第一节,布衣者:
上一道坡坡过一道道梁, 延河畔站个越江你。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信天游吼上没个完。
山丹丹花开耀眼眼红, 信天游就在咱黄土地生。
延河水绕弯弯流, 一开口信天游往出走。
想唱信天游你就来唱, 我在后面紧跟上。 喝一口口烧酒
延河水绕弯九十九道转
第三节,春泥:
俄声俄气是咱家乡人 羊肚子毛巾布衣身 旱烟锅子翘一根
信天游张口吼几声 屹梁梁那面就有回应 山丹丹开花崖畔畔红 延河水越来越兴盛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
第五节,布衣者: 打碗碗花就地开, 你把信天游吼起来。
刮不完的风走不完的路, 不知你烧酒喝够没喝够?
水有源头树有根, 不唱信天游不好盛。
有酸甜苦辣有伤痛, 一声声唱出老知青的心。
第六节,越江:
红红的日头兰格莹莹的天
第七节,春泥: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
打起锣鼓那唱起歌
延河水改版自主了
班子换届新人那出
羊肚子毛巾头上裹
眼仁仁酸酸收鼓锣
第八节,布衣者: 信天游唱起感动人。 蓝花花可沟沟开, 一人唱来众人应。
一条条蔓上一颗颗瓜, 信天游把老知青连一搭。 延河水里尽能人, 越江起头咱们跟。
第九节,越江:
伞头子掌伞格扭扭走
第十节,越江:
一条蔓上一圪嘟瓜
|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10/8/11 17:21:00 --
|
-- 作者:笑笑姥爷 -- 发布时间:2010/8/11 19:43:00 -- 陕北风情——信天游篇 嚎个酸曲容易拉个话话难 听见个酸曲俄想起延长县 延长有个公社叫七里村 俄在那里吃过团子小米饭
崖畔上开花那是打碗碗 受苦人如今的日子欢 喝口酒咋把那烟锅锅端 啥时候也能回去瞭一眼
俺写的这一满不像嘛?
|
-- 作者:屹梁梁 -- 发布时间:2010/8/11 23:47:00 -- 跟着学长凑热闹 当年咱背靠黄土面对着天, 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 四十年光景眨眼过, 知青娃想回山窝窝。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 老知青一声声叫大娘, 十里里山路九道道弯, 看大娘看得我眼发酸。 围定亲人炕上坐, 热腾腾的油糕大苹果。 看看如今的好生活, 早就盼咱娃能回家过。 水圪灵灵的女子呦, 虎圪生生的汉。 乡亲们成天把你们盼, 好人人就出在这黄河岸。 东山上的糜子西山上的谷, 咱们黄土里滚来受过苦。 信天游永世也唱不完, 泪蛋蛋哗哗漂起个船。 |
-- 作者:布衣者 -- 发布时间:2010/8/12 9:04:00 -- 东去的黄河北飞的雁,北京娃一走不再回。 憨女子硷畔上泪格蛋蛋,期盼哥哥早日归。 提上羊腿揣上糕,我想到北京把你瞧。 这是今年春天我在富县张村驿过了以后葫芦河边听到的。当时前面路上出了事故,车都停下等候。中学生放学有一个小子嘴里唱出来的,我喊到“你瞎唱些甚?”学生回答“我爷爷唱的,”我问他“你又不知道北京学生,”这小子说“我爷,我大(爸)我姑见过,我们庄后圪台的几眼旧窑是北京学生盛过的,”说着这小子嘴里又出来“蓝布布衣裳黑面面鞋,北京女子俊的惹人爱。”四十年前葫芦河上下几十里,从张村驿,直罗镇,张家湾来了多少北京知青?留下多少故事,到现在还有人在说,在唱。 |
-- 作者:红玫瑰. -- 发布时间:2010/8/12 10:37:00 -- 陕北人重感情,这是很多知青达成的共识。这几年一到旅游旺季,延安城里的北京牌照车特多,很多交警知道是叔叔大爷来探亲了很是照顾,有的还要给北京车敬个礼。在陕北,你见到无论大人小孩,只要问知青的事,他们都能说出一串串,甚至有些老乡叫知青“二老红”,把知青和当年的红军并列起来。我常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当年我们除了给他们带来些麻烦外,也没作些什么。这只能解释为:只有在一起相伴着熬过苦日子的人才会得到这种感情! |
-- 作者:海喜 -- 发布时间:2010/8/12 11:50:00 -- 喜欢这里的信天游,感动着! |
-- 作者:笑笑姥爷 -- 发布时间:2010/8/12 16:48:00 -- 陕北风情——信天游篇 以下是引用布衣者在2010-8-12 9:04:00的发言:
东去的黄河北飞的雁,北京娃一走不再回。 憨女子硷畔上泪格蛋蛋,期盼哥哥早日归。 提上羊腿揣上糕,我想到北京把你瞧。 这是今年春天我在富县张村驿过了以后葫芦河边听到的。当时前面路上出了事故,车都停下等候。中学生放学有一个小子嘴里唱出来的,我喊到“你瞎唱些甚?”学生回答“我爷爷唱的,”我问他“你又不知道北京学生,”这小子说“我爷,我大(爸)我姑见过,我们庄后圪台的几眼旧窑是北京学生盛过的,”说着这小子嘴里又出来“蓝布布衣裳黑面面鞋,北京女子俊的惹人爱。”四十年前葫芦河上下几十里,从张村驿,直罗镇,张家湾来了多少北京知青?留下多少故事,到现在还有人在说,在唱。 布衣者的话让俄心里沉甸甸的。北京学生在陕北成了一个传说。也许俄们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可是俄们的到来使闭塞的村庄出现了变化。让老乡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可能是最大的功绩吧。 俺在的离城40里的村子里,有不少婆姨没进过县城,甚至没有出过十里的范围,没见过汽车、电灯.....俄当时就很震惊的,怎么会这样? |
-- 作者:笑笑姥爷 -- 发布时间:2010/8/12 17:50:00 -- 陕北风情——信天游篇 以下是引用红玫瑰.在2010-8-12 10:37:00的发言:
陕北人重感情,这是很多知青达成的共识。这几年一到旅游旺季,延安城里的北京牌照车特多,很多交警知道是叔叔大爷来探亲了很是照顾,有的还要给北京车敬个礼。在陕北,你见到无论大人小孩,只要问知青的事,他们都能说出一串串,甚至有些老乡叫知青“二老红”,把知青和当年的红军并列起来。我常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当年我们除了给他们带来些麻烦外,也没作些什么。这只能解释为:只有在一起相伴着熬过苦日子的人才会得到这种感情! 人越穷就越重感情,俄插队刚到生产队,赶上过春节。书记、队长代表村民送给俄们一水缸碾好的小米和一水缸磨好的白面,说是让俄们过节用。后来才知道,头年收成不好,人均毛粮才分了二百来斤,老乡们早就吃糠咽菜了。这份年礼实在是太重了。 直到如今俺也忘不了这份情谊。 |
-- 作者:九月菊 -- 发布时间:2010/8/12 21:01:00 -- 延河水抚育了的人民,有火一样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