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雪夜,寒窑,冷被窝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55067)

--  作者:老杨
--  发布时间:2011/2/16 15:21:00
--  雪夜,寒窑,冷被窝
 

雪,北京今年刚下雪,望着飞舞的雪花,漫天的洁白。有的人想到的是好玩,有的人想到的是美景,还有的人想到的是回家的路程。而只有我们这些经过插队的人想起的是那当年所受的寒冷,饥饿和艰辛。

雪夜     寒窑   冷被窝

插队四年,有两个冬天是在陕北度过的。头一年,我们二月到的农村,对于寒冷似乎还没有太深的感觉。一方面我们就住在烧火做饭的窑里,再有,没过多少时间就三月份开始天暖,下地干活了。

我们刚到农村,只有一孔队里的闲窑。如云他们几个是借住在老乡家,和一个单身老汉住在一块。每天烧火做饭,炕是热的。所以还没有感觉特别的寒冷。到是几个女生,也是住在老乡家。他们几个自己住。当然就不烧什么火了。可能也就在晚上烧点热水洗一洗脸。所以她们住的窑洞比我们的要凉很多。那会儿刚到农村,谁还不认识谁。也不说什么话。都不是一个学校的。就是有一天听她们在那边说;昨天晚上,一个同学睡觉钻进被窝后觉得有东西在自己身上爬。她忙起身,翻开被窝,借着小油灯一看。好吗,是一只蝎子在自己的被窝里。她幸亏当时没有下手去摸,要不然非蛰着一回。那是外面太冷,被窝里有一点温度,所以蝎子钻进来取暖。就把这里当成它的安乐窝。幸亏冬天的蝎子爬的慢,还不是特别厉害的时候。姐儿几个都不敢睡了,翻箱倒柜的找了一通,吓了一大跳。

第二年春节,我们都回北京了。第三年,北京干部来了,动员大家不回家,在陕北过‘革命化的春节’。那才领教了陕北冬天的寒冷。窑洞的窗户就一层破窗户纸,还有不少的漏洞。那会儿我们住的窑洞窗户不能说是千疮百孔也是漏洞百出。寒风一刮,窑里窑外一样冷。没去过陕北的说什么窑洞冬暖夏凉。那都是胡说。那起码是要好好的烧火。成天做饭的窑洞,把炕全烧热透了才不冷。而且人家是一大家子几辈人都睡在一个炕上。我们住的窑,因为缺少柴火。基本不烧火。偶尔烧一下,根本不管什么用。清锅冷灶,石板炕。就跟睡在冰上没什么区别。每天我们都是回到窑里先要穿着衣服钻进被窝,边看书边暖着。等被窝有了一点温度以后才敢脱衣服。然后缩成一团。慢慢的一点一点的靠体温把被窝捂热。等到被窝暖了,脚能伸开了的时候,也差不多又该起来上工了。俗话说;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确实是仗着我们那会儿年轻,身体好。

具体那时候的窑洞里有多么冷,因为没有温度计,所以也不知道是多少。但是,有一件事的印象特别深,那就是有一天,外面下起了大雪。漫天飞舞,一片洁白。临睡的时候怕柴火湿了,第二天早起做不了饭。所以拉了几捆柴进了我们住的窑洞。放在炕前。拉进来的时候,柴火上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雪。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柴上的积雪一点都没有化。也就是说。我们住的窑洞里的温度应该就在零度以下。如果说我们仗着是男生,身体好,还能坚持。想想那些女生,可能要比我们更糟罪。怎么能不落下些毛病。

这几天北京又下起了大雪,望着外面的世界,我想起了那句话;不经过寒冷的人,不感觉太阳的温暖。不经过饥渴的人,不知道水的甘甜。我们现在虽然住在城市,有塑钢门窗,密封条,双层玻璃。但是,回想起陕北冬天的雪夜,寒窑和冷被窝。心中不免还在打颤。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11/2/16 16:17:00
--  

雪夜寒窑冷被窝

触景生情感慨多

不经艰辛不知苦

不忘陕北不枉活

 

 


--  作者:笑笑姥爷
--  发布时间:2011/2/16 20:11:00
--  
俺曾一个人在陕北过冬,那才叫恓惶呢。每天煮一锅红薯,上面的给猪吃,下面贴着锅的俺自己吃。然后进沟砍柴。直到春天才有同学回来。
--  作者:盖头坪
--  发布时间:2011/2/16 22:24:00
--  
我们在插队期间做的最蠢的事之一,就是因为嫌脏,而放弃了烧炕。蠢!真蠢!
--  作者:太阳雨
--  发布时间:2011/2/17 0:32:00
--  
我们那会也害不哈烧炕的好处,总是在阴窑洞里睡阴炕。老乡怎么说我们也接受不了。想想真是又蠢又傻!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1/2/17 8:26:00
--  
即使噎嗝晚上烧了炕,早上起来水缸里的水还是结冰了,要想喝水就要先用马勺把冰打破才能舀起水来。
--  作者:臾声
--  发布时间:2011/2/17 9:10:00
--  
当年的寒冷、饥饿和艰辛都挺过来了,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失去的是青春年华,但得到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乐趣,那是在京城里所享受不到的。"雪"就是一个例子,因为那是陕北的的雪......
--  作者:往事如云
--  发布时间:2011/2/17 9:40:00
--  
以下是引用老杨在2011-2-16 15:21:00的发言:
 

雪,北京今年刚下雪,望着飞舞的雪花,漫天的洁白。有的人想到的是好玩,有的人想到的是美景,还有的人想到的是回家的路程。而只有我们这些经过插队的人想起的是那当年所受的寒冷,饥饿和艰辛。

雪夜     寒窑   冷被窝

插队四年,有两个冬天是在陕北度过的。头一年,我们二月到的农村,对于寒冷似乎还没有太深的感觉。一方面我们就住在烧火做饭的窑里,再有,没过多少时间就三月份开始天暖,下地干活了。

我们刚到农村,只有一孔队里的闲窑。如云他们几个是借住在老乡家,和一个单身老汉住在一块。每天烧火做饭,炕是热的。所以还没有感觉特别的寒冷。到是几个女生,也是住在老乡家。他们几个自己住。当然就不烧什么火了。可能也就在晚上烧点热水洗一洗脸。所以她们住的窑洞比我们的要凉很多。那会儿刚到农村,谁还不认识谁。也不说什么话。都不是一个学校的。就是有一天听她们在那边说;昨天晚上,一个同学睡觉钻进被窝后觉得有东西在自己身上爬。她忙起身,翻开被窝,借着小油灯一看。好吗,是一只蝎子在自己的被窝里。她幸亏当时没有下手去摸,要不然非蛰着一回。那是外面太冷,被窝里有一点温度,所以蝎子钻进来取暖。就把这里当成它的安乐窝。幸亏冬天的蝎子爬的慢,还不是特别厉害的时候。姐儿几个都不敢睡了,翻箱倒柜的找了一通,吓了一大跳。

第二年春节,我们都回北京了。第三年,北京干部来了,动员大家不回家,在陕北过‘革命化的春节’。那才领教了陕北冬天的寒冷。窑洞的窗户就一层破窗户纸,还有不少的漏洞。那会儿我们住的窑洞窗户不能说是千疮百孔也是漏洞百出。寒风一刮,窑里窑外一样冷。没去过陕北的说什么窑洞冬暖夏凉。那都是胡说。那起码是要好好的烧火。成天做饭的窑洞,把炕全烧热透了才不冷。而且人家是一大家子几辈人都睡在一个炕上。我们住的窑,因为缺少柴火。基本不烧火。偶尔烧一下,根本不管什么用。清锅冷灶,石板炕。就跟睡在冰上没什么区别。每天我们都是回到窑里先要穿着衣服钻进被窝,边看书边暖着。等被窝有了一点温度以后才敢脱衣服。然后缩成一团。慢慢的一点一点的靠体温把被窝捂热。等到被窝暖了,脚能伸开了的时候,也差不多又该起来上工了。俗话说;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确实是仗着我们那会儿年轻,身体好。

具体那时候的窑洞里有多么冷,因为没有温度计,所以也不知道是多少。但是,有一件事的印象特别深,那就是有一天,外面下起了大雪。漫天飞舞,一片洁白。临睡的时候怕柴火湿了,第二天早起做不了饭。所以拉了几捆柴进了我们住的窑洞。放在炕前。拉进来的时候,柴火上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雪。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柴上的积雪一点都没有化。也就是说。我们住的窑洞里的温度应该就在零度以下。如果说我们仗着是男生,身体好,还能坚持。想想那些女生,可能要比我们更糟罪。怎么能不落下些毛病。

这几天北京又下起了大雪,望着外面的世界,我想起了那句话;不经过寒冷的人,不感觉太阳的温暖。不经过饥渴的人,不知道水的甘甜。我们现在虽然住在城市,有塑钢门窗,密封条,双层玻璃。但是,回想起陕北冬天的雪夜,寒窑和冷被窝。心中不免还在打颤。

记得当时我、于洪和一位老鳏夫(任志山)住在一个窑里,老汉天天晚上捉虱子、谝儿话。三星家的新窑箍好搬走后,我们就搬到三星家,没想到窑里臭虫多得太太,咬得人一曼撑不定。就又搬到书记(刘志英)放粮食的冷窑。冷窑的窗户纸糊上就被鸡啄烂,索性就不糊了。那时,每天睡觉都是团长,整个脑袋都在被子里,还别说,觉还睡得很香。一是山沟里忒静;二是苦重,真是熬日塌了,沾枕头就睡着了。直到队里给知青箍好了石窑,我们才归队,和老杨、广瑛等睡在一个炕上。


--  作者:屹梁梁
--  发布时间:2011/2/17 11:10: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那年大雪,我们就住在最里面的,被树挡住的小窑洞里,傍边是羊圈。早上浑身疼不愿起来,是这位刚过世的老汉走五、六里山路来给我们做饭。


--  作者:屹梁梁
--  发布时间:2011/2/17 11:14: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96241_2595741.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