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要告诉孩子,什么叫“插队”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67344)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11/10/14 10:09:00
--  要告诉孩子,什么叫“插队”

   要告诉孩子,什么叫“插队”

 

《回首黄土地》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56.com/v_63716463.swf


--  作者:延河弯湾
--  发布时间:2011/10/14 10:32:00
--  弯湾回复越江
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经常给我儿子讲插队, 而且他全程跟我们回了一趟陕北, 算是对我, 对插队有所了解. 他知道我讲的很多故事, 比如, 候顺的爸爸老侯(西瓜候), 那是一个孤僻古怪的不能再孤僻古怪的老汉了, 可是他把我们请到他那个"候"窑里, 拿出他在夏天珍藏的西瓜给我们吃, 那西瓜瓤已经像棉花套子了.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11/10/14 19:55:00
--  

《回首黄土地》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片头曲

 

哎嗨
哎嗨哟嗬
想起了你哟
心里就格噔噔
照见了你哟
眼窝就噗楞楞
哎嗨哟
眼窝就噗楞楞
那天蓝云白的哟黄土地
这毛眼眼的女子和好后生
还有 还有撂不下的受苦人
哎嗨哟 撂不下的受苦人
哦嗬


--  作者:海喜
--  发布时间:2011/10/14 23:41:00
--  

越江制作的视频真棒!好极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howimg.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屹梁梁
--  发布时间:2011/10/16 22:54:00
--  

“希望老知青们有机会时带着孩子们都能回去看看,老知青们要是回到宜川,可以联系县政府或者县政协,父老乡亲们全都可以给予我们必要帮助的.

谢谢,以后赶机会一定把咱陕北的各地都转转。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11/10/17 9:09:00
--  

    说明:为什么制作日期成了2001年?

    这个视频是取材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回首黄土地》的片头曲,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同名知青文集《回首黄土地》编辑而制的。书里文章全部都是是陕北插队的北京知青,根据自己亲闻亲历的故事撰写。是最早陕北老插出版的一本文集。

    记得电视剧好象是2001年出版播发,当时我买下了一千多元的光盘送我们陕北插友,可我自己却没能收藏起一套。这部电视剧因为整个画面都黄突突灰蒙蒙,题材更是少有感兴趣者,一点商业价值也没有,所以除了在陕西电视台播过,一直就没有别的电视台播。

    前天去看望此书和电视剧的主编王子冀,又要来了一套看了一遍,觉得把里头一些歌曲,单独做成视频,这样可以让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的同学们了解一下,就制作了这个短片,制作日期也就随之而启了。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11/10/21 23:20:00
--  

《忆延安》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56.com/v_64113471.swf


--  作者:小平鱼
--  发布时间:2011/10/23 16:06:00
--  
以下是引用越江在2011-10-17 9:09:00的发言:

    记得电视剧好象是2001年出版播发,当时我买下了一千多元的光盘送我们陕北插友,可我自己却没能收藏起一套。这部电视剧因为整个画面都黄突突灰蒙蒙,题材更是少有感兴趣者,一点商业价值也没有,所以除了在陕西电视台播过,一直就没有别的电视台播。

    前几年好友山里女子借给我一套《回首黄土地》的光盘,大概就是越江那一千多元里的一套,在此感谢越江。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觉得比其他所有描述知青生活的电视剧都好,更真实、更感人,为什么电视台不播呢?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审查没通过。看来他们把“商业价值”看得比别的价值都更重了。

    至今我都觉得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视剧,是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插队”的极好教材。我们插队不光是受苦,我们还学到了很多很多。。。

    后来那套光盘被同学们传的不知所终,幸好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地方在卖,赶紧买来还给了朋友。

    谁有机会请帮着呼吁电视台播放一下,看了绝不会后悔。


--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11/10/23 18:04:00
--  

   这部电视剧在当年那个环境下看,的确感觉是很灰暗。主题思想的灰暗,故事情节的灰暗,人物造型的灰暗,画面色彩的灰暗...一切的灰暗,都是源自于对知青认识的灰暗,对上山下乡运动定论的灰暗,以至于归结到,所有知青群体人生命运的灰暗。这部电视剧,当时我也是断断续续看,一直也没能融进到那个年代、那种生活、那个我们。

   但是现在好象感觉不同了。在看了那么多反映知青经历的电视作品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部电视剧,感觉真就是不一样了。我现在还说不清楚,我想我应当把这部电视剧搬到这哒儿来吧!


--  作者:紫嫣墨韵
--  发布时间:2011/10/23 18:17:00
--  
以下是引用云岩河在2011-10-21 22:26:00的发言:

今日延安

<!--扩展模板 by xiaohu 2011/1/19 start--><!--end--><!--帖子右侧(广告/动漫表情)--><!--content_read-->
 
(站在凤凰山麓俯瞰延安市区中心)
(满目青山   云蒸霞蔚)
(昔日的窑洞   今日的高楼)
(城在山中)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河水   彩虹桥)
(宝塔山下车流如织)
(宝塔山高    延河水长)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在延安这块蕴藏了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丰厚宝藏的地方、在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的红色沃土、在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镇守过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经一度成为贫瘠和落后的代名词。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和市政府对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一个秀美山川、适宜人居的新延安已成为一个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陕北明珠。这里已不再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贫瘠落后……
    看!在我随意用手机拍摄的风景中,延安的深秋已是云蒸霞蔚、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万物成熟的世外桃源。
    朋友,请到陕西延安来,这里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是新中国成长的摇篮;这里有“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还有“人文初祖”轩辕的黄帝陵。这里的深秋是厚重的,这里的严冬是阳光的,这里的春天是多情的,这里的盛夏是清凉的。

好熟悉啊,前几天刚去过延安,这里的风景都看到了,再次看到感动好亲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