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晕 车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87209)

--  作者:盖头坪
--  发布时间:2013/1/8 23:04:00
--  晕 车
 

                                                                         晕 车

 

    我在路上行走时常犯晕,“找不着北”是一种常态,这不稀奇。但我不晕车,三轮车、马车、驴车、汽车、火车、飞机、甚至轮船都能坐。很少有晕的记忆。但有一次,我晕车了,还是坐的救护车,真是稀奇!因此记忆深刻。

    七十年代,我在县医院工作。一天深夜,我被窑门外轻轻的叫声惊醒了“安沟卫生所来电话了,有个急腹症病人他们处理不了,要我们出救护车去接。”我不敢怠慢,立即起床,收拾好行头,向外走。这个行头可不是梳洗打扮的行头,而是药箱,出诊的药箱。找到了救护车司机,我们出发,接病人去!车走了没多远,我就感觉有点不对:晕,还有点想吐。想了想,没事,救护车虽然比较封闭,但我又不是头一次坐,可能是刚才起得有点猛,坚持一下就过去了。外面一片漆黑,救护车行进在陕北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就见司机的方向盘一会儿左打一会右打,我的身体一会儿左倾,一会儿右倾,头则随着身体的摇晃也晃动起来。晃着晃着,不好!我怎么有点坚持不住了?越来越晕,同时想吐的感觉更强烈。我意识到自己是晕车了。让司机打开窗户,透了透气,但还是不行,忍、忍、忍……我得忍着!我边在心里对自己说着,边掐着内关穴。此时在车灯的照射下,我们发现了在土路上急匆匆行走的一群人,他们抬着抬架。救护车停了下来,“是要去县医院的病人吗?”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答复。而此时我是再也忍不住了,从车里是直接就跌了出来, 没走两步在车边就吐开了。不坐在颠来倒去的车里了,又吐过,我感觉好了一些,强打起了精神,蹲在路边,对躺在担架上的病人完成了本应在诊室进行的询问、检查,并得出了初步诊断:肠梗阻(不完全性),“那咱就到县医院吧”。人们七手八脚把病人抬上了救护车,我们调转车头向回开。又上了坑坑洼洼的土路,又开始了左拐右拐,我则又开始了晕、想吐、忍…… 此时天大亮,终于,看到县城了,回到医院了,救护车停了下来。我又从车中跌了出来,“可回来了!”我心里想着,同时实在忍不住又蹲在车边吐开了。正昏天黑地的吐着,忽然感觉有谁在拍我的肩膀,并听到了这样的问候“医生!你咋也会难活?”我停止了呕吐,慢慢地抬起了头,咦!?这不是我接的病人吗?“你怎么不在救护车里躺着了?”我诧异地问道,“我肚不痛了。”原来一路的颠来倒去,是颠簸疗法把病人的肠梗阻颠开了,病人好了!而此时嘛,我也终于不晕、吐完了!
--  作者:麻桑
--  发布时间:2013/1/8 23:08:00
--  
这事还真是巧了,可从没听你说过啊。
--  作者:盖头坪
--  发布时间:2013/1/8 23:19:00
--  
哈,麻桑来看我出洋相了。主要是最近老是听到从来不晕车的这个人晕车,那个人晕车的,于是就想起了自己的这段“晕车”。
--  作者:先乡后城
--  发布时间:2013/1/8 23:42:00
--  
   还是起的猛了。
--  作者:寒江
--  发布时间:2013/1/9 0:58:00
--  

盖医生的故事有趣,陕北地区道路非常艰难,尤其到乡镇就更甭提了。最奇的事就是那辆救护车了,它能使人至病(把人颠晕),也能给人治病(打通肠道),好逗乐。也是咱知青苦中之乐。

下一地图,帮助大家看看从延长县医院到安沟乡的方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延长医院--安沟乡.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老续
--  发布时间:2013/1/9 18:29:00
--  
到安沟后再往南走可以到黄河壶口瀑布,现在那条道好走了。
--  作者:老续
--  发布时间:2013/1/9 18:37:00
--  
我本人有时晕车有时不晕车,说不准的。记得年轻时有一次朋友把他爱人委托给我一起坐火车回陕西,因为他爱人晕车。没想到我在车上晕将起来,吐的稀里哗啦,结果角色互换,原本准备照顾别人的变成被照顾的了。最后还不得已半道下车,第二天再接着走。人在冏突啊!
--  作者:寒江
--  发布时间:2013/1/9 19:09:00
--  
以下是引用老续在2013-1-9 18:37:00的发言:
我本人有时晕车有时不晕车,说不准的。记得年轻时有一次朋友把他爱人委托给我一起坐火车回陕西,因为他爱人晕车。没想到我在车上晕将起来,吐的稀里哗啦,结果角色互换,原本准备照顾别人的变成被照顾的了。最后还不得已半道下车,第二天再接着走。人在冏突啊!

哈,又是一幅漫画的素材,可以叫“心理暗示”、“条件反射”或“心理反射”。


--  作者:笨虎
--  发布时间:2013/1/9 19:45:00
--  
盖的文章实在有趣,短小精悍。最后一个小转折让俄猛一哈就笑喷,赶上说相声的甩包袱了,真是预想不到的结局。看看寒乡党发的延长医院至安沟乡的路,盖想不晕不吐都不可能,更别说还起猛了。老续的跟帖又让俄肚子颤了半天,笑死俄。俄也属于不晕车的主,第一次晕车是在香港,小车在山上山下转来转去,绝对是因为路况的问题,又晕又吐。昨天泡汤回来晕了,也可能是因坐在后边,司机手潮点,拧来拧去的,受不了了,再加上老了。感谢盖帮主千里眼顺风耳的关心问候,还有聆听版在俄到家之后的关心问候,再次谢谢。妹的问候让俄在严寒三九感到分外的温暖。来一次,了一次,值了。
--  作者:盖头坪
--  发布时间:2013/1/9 20:30:00
--  
不笨的虎 姐,看来咱这平常不晕车的主儿,对自己偶尔一次的晕车经历,都会记忆深刻,能讲出点啥来的。祝咱—再不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