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沙海归舟
-- 发布时间:2008/12/9 20:26:00
--
老友盛会
兴致勃勃正打算转遍全村角角落落,齐校长之子骑摩托车来找,催赶快回家入席开餐。主人特地从小卖部割来鲜猪肉,打开瓶装烈酒,我们从车上搬下整箱的饮料,老友相逢,自然是开怀痛饮千杯少,话题相投聊不完。
饭后抓紧时间,寻访当年朝夕相处的西里小学师生。这次返乡之旅也是怀旧之旅,有备而来,行前特意找出几张泛黄的老照片随身携带。有当年西里小学教职员工合影、应届毕业生合影,还有女篮校队合影。到西里小学,正赶上五一放假,校园空无一人。年隔久远,昔日校园面目全非,寻找当年教室、球场。回味当年我和小贾在校开伙同吃一锅饭,点上煤油炉煮粥下面条,自留地上掐葱叶,摘豆角,雨后到校舍后面的小树林采蘑菇当下饭菜,其乐融融的单身生活情景历历在目。逐户寻访当年一起执教的老同事。外出赶集的,打电话唤回来;正在自留地干活的,派专人找回来;在家的,登门造访。熟人相见,感慨万千;岁月流逝,大家都老了。昔日单身汉,都已成家立业,儿女成行,有的已有了孙子辈。提到英年早逝的同僚,扼腕哀痛,唏嘘不已。打听我们曾教过的学生,女生到婚龄大多远嫁他乡,男生佼佼者已成为旗甚至盟(相当于县或地区)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另有多人外出发展,打工走四方。师生会晤相聚一堂的愿望基本泡汤。
这次回访第二故乡,四人本打算住招待所小旅店,不给东道主添麻烦。校友兼插友王兄说什么也不同意,非安排挤住在他家,三室一厅,两间大的正房让给我们住。抵达当晚,安排在宾馆接风。外贸局老局长的勤务员如今成了知名企业家、旗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自治区劳模,热情做东,组织聚会,有幸见到了许多老同事老朋友。听说我们回访后旗,曾经是我的婚礼见证人的财贸办、商业局的兄长大姐们也设宴款待,盛情难却。
一日,经王兄允许,翻阅他家电话机旁的的《旗机关通讯录》,忽然发现熟人名列其中:现任气象局局长是当年插队落在我们集体户的一名本地知青,局长夫人更熟悉了,是当年公社电话接线员兼广播站播音员,听说现在已退休在住所附近经营一家小商店。拜访了节日在机关值班的局长之后,我们突发奇想,何不跟他夫人开个玩笑?于是迈进她经营的小店,用当地方言一本正经地指名要买“迎春”牌、“大生产”牌香烟。老板娘很奇怪,这两位顾客怎么非要邻省多年前生产的老牌子香烟呢?看我们一脸坏笑,以为是故意骚扰生意,刚要把我们“请出去”,她“当家的”领一帮不速之客随后走进店门。局长向老伴讲明情况,她猛然醒悟,喊出我们的“姓”,但已记不清“大名”,一一自报家门后,我们开怀大笑。提起往事,我们说,因为当年西里村没通电,是沾了公社广播站临时发电的光;每天晚上一听到公社高音喇叭广播《新闻联播》后放《国际歌》,就知道马上要停电黑灯,赶紧上炕睡觉;冬天大雪捂的苞米秸精湿点不着,向她讨要废机油引火;我们养的看家狗“虎子”经常在饭口闯进公社播音室讨饭吃,吓得她赶紧把吃半截的饭菜到在地上喂狗。细说如烟往事,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刻骨铭心。以局长夫妇家小店铺为背景,我们大家合影留念。
游大青沟
这是当地友人引为自豪、极力推荐的一个旅游项目,也是此行计划内必保的休闲活动。大青沟是四星级国家自然保护区,号称北方九寨沟。看它的导游图,沟岔呈人字型走向,还真有点儿与九寨沟相似。大青沟原先是个林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作为知青,曾参建甘旗卡到库仑的公路,具体承担的施工任务就是修大青沟口左近这段路。当时我曾抽空独自下沟底闲逛风景。对大青沟的基本印象是地貌奇特,海拔落差大,树多溪流清,常年人迹罕至,道地的原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后旗政府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这里被辟建为旅游区。为提高知名度,招揽游客,已举办过两届旅游节,去年还专门来天津宣传推介景点。目前游客大多来自邻省辽宁的沈阳等地。大青沟现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之一是探险漂流,这项游乐活动很刺激。游客乘碰碰船在曲折蜿蜒的溪流里顺水自由漂流,每船乘员一至二人,握根木棍既当船桨又作撑蒿。溪水很浅,碰碰船时不时会搁浅在沙滩上,拥堵了航道,游客嬉笑打闹成一团,乐而忘返。船翻了也没有什么危险,浅水充其量打湿鞋子裤管。漂流总航程为2000米;沿途还树立着里程航标:1000米,500米,加油!尽管花五元钱租了一个胶皮垫子(比买还贵),快到终点冲刺时,还是感到屁股底下洇透了水,湿漉漉的。抬头看到岸边一块提示牌子上写着醒目的大字:“你湿了吗?哈哈!”那不是什么温馨的慰问语,分明是捉弄人之后幸灾乐祸的阴阳怪气,让你颇感气人又有火儿没处撒,忍俊不禁,无可奈何。经营者精明,在漂流终点安排马车恭候登岸游人,回程再宰温柔一刀。我们偏步行,倒不是心疼几个钱,而是安步当车,落得一路悠闲观景,途中还饮到了清冽解渴的“龙泉”水。
小青湖是沙漠景区中难得的一片宽阔水域。乘快艇疾驶在深达20米的小青湖上,浪遏飞舟,清风洗面,近观野鸭振翅击水弄波,鸳鸯成双相狎戏水;远望湖岸秋色斑斓,层林尽染,别有风味。
草原旅游一个特色项目是骑马。一打听,行程18华里到下个景点,收费45元,还要耗费一个小时的时间。大人们都觉得时间仓促,对此不感兴趣,唯独初到草原的贾公子特想骑马照相,我与一个正喂马的小伙子商妥,让贾公子一元钱过把瘾,就地上马提缰扬鞭摆造型照了四五张像,游客马夫各得其所,双赢。
原始森林是大青沟景观的核心,不可不游不看。居高临下俯瞰眺望,丛林莽莽,绿满眼帘。走下沟底,但见茁壮参天的大树与倒树朽木共存,同根丛生的大树屡见不鲜,命名为景点的有蜗角槐,五兄弟树,鹿回头树;挂古树名木牌的有树龄百年以上的蒙古栎,水曲柳,黄菠萝树等,据植物名牌介绍,黄菠萝树树皮可做酒瓶软木塞,木质极好。林中小溪潺潺,有条通幽小径插着“嘎达梅林小路”的路标,附有这位蒙古族传奇英雄的简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丰富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大青沟旅游吃了一顿特色午餐,四菜一汤:拔丝奶豆腐、肉丝野芹菜、尖椒干豆腐、烤羊腿,羊杂汤,两壶烧当地锅酿制的纯粮白酒。就餐时还目睹了饭店迎宾礼仪,游客一下旅游车,被盛装热情豪爽的蒙族姑娘敬献每人一大杯白酒,一条洁白的哈达。游客中有的女青年不会喝酒,盛情难却,一杯烈酒下肚,顿时面若桃花,醉眼朦胧。
陪我们游青沟的老同学是安家当地的天津知青,现在旗政协工作。本来进景区必须换乘景区电瓶车,管理部门破例允许我们开车到景点,每个景点之间相距几公里,自驾车直达,当然方便许多,省时省力;招待我们午饭的店主也是旗政协委员,见我们由旗政协领导亲自陪同,这顿饭死活不让埋单,他请客。恰逢台湾国亲两党主席先后访问大陆,全国政协主席迎接,所到之处,礼遇有加,我们开玩笑说,这次似乎享受到连宋般贵宾高规格礼遇,真让人受宠若惊。
大青沟是科左后旗发展旅游经济的宝贵资源。本旗还有清代名将僧格林沁王府、阿古拉山双合尔,足可形成一条旅游链。如果将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必定大有可为。
小镇新姿
由于日程安排得很满,逛旗府所在地甘旗卡镇,寻访镇上居住的好友至交,竟然挤不出整段时间。我只好起早贪晚抓两头,充分利用集体出行之外自由时段,早起四、五点逛街景,晚间九、十点钟叩门,拜访当年我新婚时曾无偿腾出小屋给我们借住的老房东。亲眼目睹小镇巨变,真令人心情振奋。当年仅有一条十字街称得上是马路,一座二层的民族旅社可以称之为楼房,如今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纵横成网,美观敞亮的公建楼宇、商品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让人目不暇接。清晨街上无人,拍市容风光照随心所欲;我跑遍日新月异的甘镇各个角落,把一中、二中、双合尔公园、体育广场、腾飞广场、早市、火车站新貌悉数尽收镜头之中。
漫游小镇,近处安步当车,路远为赶时间打车。小镇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出租车收费一元钱,过铁道东要两元。一律是机动带包厢三轮车,车形如“蛤蟆”,名叫“大邱庄”,追问车名来历,得知因该车型尽系天津大邱庄制造。第二故乡遍地是天津老家出产的机动三轮车,亲身乘坐,体验感受,犹如“他乡遇故知”,妙不可言。
搭乘“大邱庄”,寻访曾参建过、工作过、生活过的甘旗卡外贸冷库,经受了一次强烈的心灵震撼。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昔日辉煌的国企变为私企;改称科尔沁牛业,据说法人代表是来自呼和浩特的民营企业家。时逢长假,门禁森严,居然不准我这位创业建设者进厂参观拍照。幸亏得知当年老同事如今在该企业官居厂长助理,手机打过去,老友出面,礼宾优待,我畅行无阻,了却了故地重游的夙愿。厂区已旧貌换新颜。宣传栏里炫耀地展示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该企业老总合影的巨幅照片。我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搜寻厂区内残留的昔日旧厂房、简陋的职工老住宅——平房宿舍群。因为这片土地上曾经撒下我劳动的汗水,播种下我青春时代的梦幻,印下我安家落户的足迹。俱往矣!“爱厂如家”、“厂兴我荣”是主人翁精神的核心,如今企业转制,易名易主,心痛的感觉,难以言喻。
回味绵长
沉浸在旅游欢乐之中,眨眼五天过去,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此行我和小贾父子三人共携带数码相机两架、傻瓜相机一台,返程时数码磁卡内存爆满,胶片拍摄三卷。所摄内容,除了老友相聚,草原村镇新貌之外,还有一些荒漠地貌、穷乡僻壤干打垒土屋等写实镜头。我觉得后者更珍贵,富有历史沧桑感。之所以要拍这些镜头,无非“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语)。下乡插队十几载,无论苦难岁月,还是峥嵘岁月,都是永世不该忘记的。再说,没有旧貌新颜强烈对比,怎能深切体会到几十年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巨变?回家后照片洗出,仔细辨认,追忆注释说明。而后加印数百张,分拣分发,用特快专递邮寄给远在科尔沁的故交老友。累得头晕眼花总算完成了这个“大工程”。再后来,一次次搬出返乡照片,细细品味,指指点点给老婆孩子家人们“宣讲”;一回回拿给没机会回科尔沁草原的插友们传看,以此为乐,乐此不疲。回想起来,还真没有哪次旅游之后,情绪亢奋的惯性如此长久。
记得在西里村齐校长家餐桌上,我曾有感而发,趁酒兴即席诌了一首“水调歌头”(自嘲称之为“酒调歌头”)。这首词,正是自己这次科尔沁返乡之旅心路历程的真情写照:
夙有还乡愿/重返科尔沁/千里来寻故地/圆梦在今春/到处黄沙绿柳/茅舍草甸羊群/处处相识景/乡音响耳际/难觅面熟人/老三届/来插队/到边村/少年阔别父母/集体户“三同”/播种耕耘收获/插队选调回津/知青鬓飘银/追昔忆往事/抚今感触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