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原创]农场生活之种稻、逮鱼之乐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101143)

--  作者:高鸿芳
--  发布时间:2014/3/12 13:24:00
--  [原创]农场生活之种稻、逮鱼之乐
 

农场生活之种稻、抓鱼之乐

一九六八年初,连队决定在其西边的八百亩地种植水稻,一是为治盐碱地,二是探索水稻种植经验。组织了十二人的种稻小组,我是其中一员。为准备种稻,当年冬灌就特别安排,为保障冬水利用,除白天晚上也灌水。忙完冬灌,又去参加团部举办的水稻培训班,学习育苗、插秧、管理等。当时稻秧培育是推广小苗带土技术,是挺先进的。经过近多半年准备,第二年五月正式插秧种稻。先将稻田灌满水,再让两匹马拉,长三米、宽二十六、七厘米的长方木。在稻田里来回拉动,荡平稻田。然后用绳拉上线,人们下水插秧。五月初,稻田水里温度仍很低,开始下去脚感到冰冷刺骨。那时大多是男的下去插,女的负责拉秧苗,往稻田里递秧苗。大约紧张干了十天,这八百亩稻田插完。总算是领教了插秧的辛苦,缓秧过去近半月,稻田管理就开始,每天白天去稻田,观察秧苗的生长情况,田里水的量、湿度等。每天交班时都得交待清楚,而且有记录。也许是稻田的土生或者是盐碱控制不好,排水沟的功能发挥不够。总之田里的稻苗并不多,一块田里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成活。当稻秧全部成活,只有零星的绿色稻秧,散落在二亩大的地块上,有点像瘌痢头不正常。灌的水有很多排到排水沟里,时间一长淤了,水将沟灌得挺满。

到了十月中旬开始收到稻子,由于稻子少收割任务并不大。不过收稻时,在稻田里因中间施肥,踩出的脚窝中尚有水,用手一撩,里面竟有两、三条如鲫鱼之类的小鱼。如此这样一块地可收获四五斤鱼。一次稻子全连收完,欲将排水沟里的水排掉,还真没有想到:脚刚刚在水中落地,忽然觉得有许多东西碰撞,用手一捞竟是鱼!招呼傍边正在干活的老职工李振京过来,一探究竟。看过后沟内鱼挺多,我俩分头将排水沟两头堵上。他回家找来桶和脸盆,然后分别用脸盆淘水,经过一番努力,沟里的水少了许多。多数鱼只能侧身移动,大的一斤多,多数有一巴掌大小。大点多数是鲤鱼,小点多是鲫鱼。最后我分到四桶大些的鱼,老李将其它,无论大小全数拿回家,他家里孩子多,消灭这些鱼不成门题。我拿回家竟上下顿都吃,还是吃了十多天,才足足过了吃鱼的瘾!

另一次呌我过足逮鱼瘾的是:西渠的东侧为防洪,建成一座泄洪闸,不定期地放水,以检查闸的性能。但随下泄水流,带来不少鱼,而且是大鱼!开始听老职工议此事,一天晚饭后,我沿排洪沟的上面闲逛。忽然听到泄洪水下流的声音,过一阵子水流渐小。下到沟底发现:一些水的小沟里尚有水,一些大鱼侧身努力上游挣扎。我一看此状,顾不上手中无工具,如足球守门员一样,一下子扑上去,逮住一条二三斤的大鲤鱼!折下一条柳枝穿上,又去寻目标,连扑四次,一傢伙逮了四条大鱼。全身都湿透了,回到家老婆一看,正纳闷,我将两手一举,她看到大鱼,也就没再说什么。

 

学习种稻头一遭,

浪撒稻种成苗少。

灌水常常去水沟,

虽知秋后鱼满槽。

稻子收成真是稀,

沟内鱼儿任我掏。

盐碱严重需治理,

种稻还需再学习。

泄洪沟里去逮鱼,

扑鱼逮到真性急。

周身湿透心欢喜,

老婆见鱼不言语。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4/3/13 8:13:00
--  

为治土地学种稻,

技术不精收成糟,

唯有水中鱼儿众,

几次收获老婆笑。


--  作者:麻沙老农
--  发布时间:2014/3/18 10:26:00
--  
      水稻长得稀,但有鲤鱼鲫鱼的意外收获。南北方水土条件不同,当年我们队里稻田插秧后,秧苗百分百成活。有一年在旱地上种小麦,结果收成很少,因为小麦扬花时雨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