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兵团战士挣工分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11738) |
-- 作者:大山脚下 -- 发布时间:2009/1/4 18:32:00 -- 兵团战士挣工分 北大荒农场的工资制度几经变革: 记件工资,月薪日记,固定工资,工分制,等等。 关于记件工资,“北大荒志”中是这样写的: “田间机械作业实行计件工资。1952年在宁安农场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由于质量难于控制,仅在春播、麦收中应用。以后推行到重体力劳动的烧砖、 基建、伐木、装卸、挖煤等工种。” 1968年,我们来到松树屯,听老职工说,一些关里的农民到了农场, 先奔工程队,面粉加工厂。 以前杠袋子,抬木头都“拿牌儿”,按牌儿领钱。 水利队也搞过记件工资,春秋天儿,一个好劳动力每天挖八,九方土, 一个月能挣四十多元。 关于兵团战士挣工分,“北大荒志”中是这样写的: “1972年在友谊七分场进行工资改革试点。按纯收益分等积累,按大寨工分制 方式进行分配。1974年将分等积累的基础指标定为年劳均收入384元。 1975年以后,被迫取消,恢复\'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 以上说法,很多知识青年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回事儿吗? 这里说说16团的情况。 1973年底,当时的副总理陈永贵到16团参观。 陈永贵走后,1974年初,16团在东大甸子实验大寨管理方法。 学大寨,就要实行工分制。咋实行呢? 班排讨论,对兵团战士进行评定,把劳力分为五等。 评定后,进行工资改革: “一等劳力高于32(元),二等劳力等于32,三等劳力低于32,等等。” 劳动力评定效果不好。 文革前,最好的劳动力,水利土方可以达到八,九方。 那个时候,34连的很多青年都早已把这个土方量当作家常便饭, 也就是说,这些人都应该是一等劳力。 可是,一些人在评选中落了榜,因为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经过评选,一些女青年的工资将会低于32元。 那天,连队盖房上瓦。几个人把牛车上的瓦卸下来,排成行, 通过站在梯子上的青年,把瓦传到房顶上。 北大荒的红瓦很薄,很轻,第一个人搬了五块瓦,传给身边的人。 三传两传,前面的传瓦者手中只剩下了两块瓦,这是为啥呢? 有人说,第一个搬瓦的是一等劳力,我是二等劳力,应该少搬一块, 那么三等劳力呢,就应该少搬两块,如此递推。 34连的“工分制”实验很快就结束了,恢复了32元的固定工资制。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 16团的多数连队没有参与这场实验。 -------- 北大荒志: http://www.chinabdh.com/sz1.aspx?temid=15672 |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1/4 19:09:00 -- 记得我们也挣了一段工分,好像是我在砖场班的时候,哪年记不清了。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1/4 20:42:00 -- 形式主义害死人, 兵团也要挣工分, 奇谈怪论时时有, 极左思潮精神病。 |
-- 作者:设字209 -- 发布时间:2009/1/6 17:16:00 -- 16团的多数连队没有参与这场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