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浪荡江湖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12694)

--  作者:小红柳
--  发布时间:2009/1/19 11:51:00
--  浪荡江湖
  
         浪荡江湖
  
  
  “浪荡”两字用在我的身上,应该是合理,不过不是在生活里,而是“浪荡”在“科技江湖”上。文如其人,十里蛙鸣。
  
  1969年夏初中毕业了,上海市出了“文革”后的第一套教材,找了一所远离闹市的边缘公社中学搞试点,让我赶上了,又学习了两年。赶上70届毕业分配(71年),也就来到了内蒙古“屯垦戍边”。“工农兵”上大学,赶了个“末班车”,又回到了上海。毕业后留校当数学老师,该清静了吧,谁让毛泽东给咱学校留了一个“7.21”指示呢?自找的要什么“数学应用”?
  
  82年起开始搞空气动力学计算,好在学校有名师(刘高联院士),是我国“流体变分有限元”的专家,课题是三十万千瓦机组的高压多分流喷嘴叶栅气动变分有限元分析,去了多次上海汽轮机厂,最后课题成功完成。这下可好,学校动力工程和机械工程的老师也就知道了我,学校不但晋升我为助教,还担任数学教研室副主任,助教能担任室副主任在全校也就是我了。后来上海兴起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我参加机械系的一台“风动磨床”研究,也得了个上海市“产学研”优秀奖。
  
  这么着,连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也找到我,参加他们一个课题,叫“内燃机CAD”,是“七五”国家的重点攻关项目,一干就是五年,成果不少,尤其我的“优化设计”第一次在这个行业大面积的应用,得到专家组的肯定,最后该项目得了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没有份,都让这个所的骨干分完了,不过这成果的“华彩段”有我的奉献)。所以,也去了北京的中国工程热物理所参与讨论,文章也被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第四届增压会议录用,由于没有经费未出席;还在大同的坦克研究所做学术报告;后来要合作一个战机的机舱增压项目,其中一个设计参数听了让人振奋,那就是12个马赫数,就是实用数据是4个、6个马赫数也足以让人振奋的。因为我们的战机飞行速度达到了先进行列。后来不知怎么就不搞了,上个世界的90年代许多大项目都下马了,发动机行业尤为明显。不过这一成果,也使得我从助教晋升为讲师,职务也升为基础教学部副主任了。干了一轮我自己就不愿意了。不过以后的我就没什么进步了,也就没有像广大教师那样,进入评职称体系,所以讲师干到现在,已经廿多年了。
  
  国内动力行业总策略,发生了些变化,“内燃机CAD”以后应该是“内燃机CAM”?可是国内科技停止这个脚步,国外的汽车工业涌入中国。国内中小功率内燃机受到巨大的冲击,有的内燃机行业的高工就成为国外企业高级推销员或进了三资企业的管理层,科技不搞了,改善个人收入为主,也算是“脱贫”。咱除了上课外,业余时间也改行了,搞计量仪表了。学会了狗熊掰棒子,浪荡在江湖上。
  
  中国是度量衡的故乡,战国时期已经很发达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按当时的水平,中国的度量衡是最先进的。可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新中国成立后,衡器有了较大发展,基本满足生产和贸易的需要,同时根据国际计量法制组织的建议,建立了完善的国家标准和计量法规,到70年代中期,我国的计量法规在亚洲是最好的,超过日本,这得益于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怎么能简单说我们是“闭关自守”?度量衡的差距在哪?主要体现在电子化。过去我们衡器有容积式和重力式的,重力式利用“杠杆原理”和弹簧“虎克定理”。
  
  改革开放以后,首家中美合资的衡器公司(托利多)成立,给国人全方位展示了电子衡器业,它的出现,给中国的衡器业带来榜样。以后日资和韩资企业进入中国,尤其韩资企业的国家标准比中国标准低,在中国发展,一直没有找到感觉。新型的衡器是由受力装置、传感器、测量控制显示仪组成。衡器可分为“日用衡器”和“工业衡器”。“托利多衡器”的示范意义是很关键的,改革开放带来进步是不容否定的。
  
  说来也怪,许多行业几起几落,可是衡器制造业一直持续发展,你再看看有多少衡器是从国外进口的,少得可怜。这个理念从一开始就走对了,学习先进,自主创新。不象“汽车工业”,“八五”以后基本放弃研究,谈什么自主创新?虽然衡器工业面比较窄不能与汽车工业比,但路是走对的。如果汽车工业、航空工业走航天工业道路,这也就对了,可是它没有。衡器工业太小,政府没有太多干预,发展自如也健康,我可以说,国际衡器展,近年来主战场在中国。中国的国际衡器展吸引了许多国外的经销商和制造商,电子衡器出口持续增加。
  
  我十六年来,为了工业衡器,走过大半个中国(除四个省和自治区外),搞过高精度的“砝码比较仪”(上海),搞过用于“心桥”手术研究的“血管跨比压”生理和药代动力测量和分析(上海),搞过第一台动态轻轨衡研制(山东张店),搞过第一台动态汽车衡(河南郑州高速道路口),搞过全自动计量包装机(辽宁抚顺),参与研制双管粘油灌装系统(解放军总后,也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搞过机场货运楼连续计量辊道系统(广州新白云机场),配置无纺布机的配料系统(青岛纺机),打捞船抓斗受力黑匣子(广州打捞局),火箭发动机燃油质量流量测试装置(上海八O一所)等等,太多了不能列举。我是拿着一块“计量测控仪表”走天下。去年黑龙江七台河矿难,那儿也有我近十台,全新的数字式称重仪,该表专为HBM公司的数字式传感器研制的,目前在国内是最好的一款。我的所有测控仪表,核心技术就是在微处理器上的数学应用(数字滤波、信号分析和闭环控制)。所以国家关于衡器的标准化会议和制定国家新标准的会议总是邀请我加盟,我的科研型的公司也成立了十多年了。记得96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衡器第一届博览会的我也参展了,也作了最受欢迎的动态(轨道衡和汽车衡)计量的学术报告。最近还为奥运干了一个小项目。说起“红双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咱的“国球”,小球转地球的故事也并非乌有。这小球有多重?2.660g ~ 2.770g,咱这个项目就是在这2.660g ~ 2.770g分为九档,每档15mg每分钟自动分选100个(符合流水线速度),不确定度为5mg,有人说我挑战极限?
  
  同时也在学校搞了许多横向合作项目,如大众公司、万向公司的汽车传动轴各种试验机、高低温试验机、橡胶护套试验机、移动力测试机、泥浆喷淋试验机、寿命试验机等,还有万向节总测试系统,和传动轴总装配线等。现在又转向生物制品的自动化设备,如:NC膜包被机,血糖测试纸点样机等,不过主线还是工业衡器,尤其别人干不了或不想干的非标准化和在线控制和计量。
  
  纵观我国衡器,寻找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差距不在衡器业,而是在微电子领域。在人们关注“龙芯”时,有谁担心过“单片机”我国是个啥状态?我国有高精度、高速模数转换起码吗?在我国包括遥感技术在内的新型传感技术研究又是如何?这些都与现代军事相关,能买回来吗?以色列不小心,“露”了一点给我们,美国人在那儿,“吹胡子瞪眼”。德国的HBM公司倒是在中国境内培训了不少骨干,可是当这家公司的大老板成为英国人时,认为这是战略上的失败,我们只要中国的工厂制作和中国的市场,不要他们成为研发基地。偌大的国家没有“自主创新”怎么行?
  
  广州新白云机场项目,来回几十趟的坐飞机,好是好,就是这飞机不是咱自己造的。使我想起,三十年前坐飞机,坐了两趟军用直升机,一个是我们自己的“直升五型”,另一个是苏制的“米八型”,感觉就是不一样,技术相差挺大。(不过眼底下出现河套平原和弯曲纵横的黄河,顿时感悟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之壮观。)也回想起80年代末“涡轮增压器”全套设计理念和思想,让四川的一个空军研究所无赏“套走”了(先前说好合作搞研究的),理解为军队科研经费太少,不得已而为之,也不再“耿耿于怀”了,为咱自己的军队出点力也是本份,如同到大同的一个坦克研究所介绍“涡轮增压器”优化设计尽心尽力那样。
  
  “走江湖”,甜酸苦辣都有,社会巨大的变革,感受颇多。中国巨大发展令人称颂,最大的变化就是公路体系、城市建设和开发区新起等。然而,问题也是太多了,十多年前曾见过的清清小河,现在不堪入目;过去怨上海空气不好,到了外地地感觉阳光灿烂,空气新鲜,可现在总觉灰雾蒙蒙,好天气太少;要想改善环境,需要多少钱?又从哪里来呢?人际关系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富人和穷人一目了然,官员们爱跟富人们混,“灯红酒绿”、“洋洋洒洒”日子过得滋润,相比穷人区黄昏,冷清清的、寒嗦嗦的,让人心头压抑和沉重。时常坐车发现路边一阵骚乱,原来是“城管”追“摊贩”,如同“警察”追“小偷”,“拳打脚踢”、“人仰马翻”。人们内心世界比起生态环境也许差不多,医治她也非易事,也总让自己的工作不能专心致志,经常“走神”,感悟社会,提倡和谐,恰恰缺少“和谐”……
  
  “走江湖”的说话就是乱哄哄的,江湖的话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野味”需要慢慢地品?“走江湖”的好处就是多一点比较,“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鉴别”。中央提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自主创新”等是何等地重要!不这样,这个社会将是什么样呢?
  
  回到学校,总觉得现在的大学在剧烈发展中,问题也是比较多,甚至是“灯下黑”,教师们围着“评职称体系”转,为晋升而写论文的味道太浓,这样好文章就不多了,如同完成了一个“作业练习”。还有投机取巧的,为了获取学科点,什么办法都用,学术腐败也日显严重。我是远离这个单一式的“职称评定体系”而走四方的,这个体系对我不适合,因此没有升职要求,也就没有那份额外的烦恼。“自主创新”谈何容易?要有“自主创新”型的科技体制,要有“自主创新”型的教育体制,这些离我们太遥远。讲台上的我,“江湖习气”重,与其说是个“讲师”,倒不如说是个“巫师”,不过学生们爱选我的课,这是受他们师兄的影响。学生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围着“考试”转,学习动力少,怎么会有“自主创新”?毕业设计有个新名词,叫“仿真”?能“仿”多少“真”?天知道?学校研究成果许多进“保险箱”了,论文引用率低,科技成果转换率低,是明显问题。在学校搞“横向”课题,层次、档次都比较低。高举“SCI论文”,鼓励拿“学科点”。“自主创新”是企业的事了。多少年下来,“纵向课题”申请,有和没有,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名气大的学校,变成“承包商”,然后由他们转包,剥削意识也进了科技领域。这该算“自主创新”了吧?!
  
  好在高校自由度大。他走他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有时想,咱干了也不少,往后看,一路上都是我掰的“棒子”,是往前继续“掰棒子”?还是往回“捡棒子”?弄点论文什么的?写论文?哈哈,哪有写“帖子”快乐呢?
  
  

--  作者:莫旗知青
--  发布时间:2009/1/19 12:33:00
--  

   “在最后该项目得了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没有份,都让这个所的骨干分完了,不过这成果的“华彩段”有我的奉献)。”
    在科研机构,获奖名单上的人,排在前面基本上是和获奖课题无关的领导,课题研究人员排在最后或无名。学术腐败不亚于官场腐败。


--  作者:小红柳
--  发布时间:2009/1/19 13:19:00
--  
  
莫旗版主说得对!现在许多都是“灯下黑”!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1/19 14:56:00
--  
楼主经历不寻常,
处处爱国作榜样,
世人若都如此做,
哪愁良风不发扬!

--  作者:小红柳
--  发布时间:2009/1/19 16:55:00
--  
  
谢谢龙版主!我个人的体会是“实践出真知”!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1/19 20:58:00
--  
......弄点论文什么的?写论文?哈哈,哪有写“帖子”快乐呢?
佩服楼主取得那么多业绩!欣赏您的幽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小红柳
--  发布时间:2009/1/19 23:57:00
--  
  
槐乡版主,比较下来还是写帖子痛快!
我不喜欢搬别人花盆,有感想自个写、自个乐,还可以共同乐和一下。。。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1/20 9:14:00
--  
这样的经历,在知青们回城后的三十年里应该还有不少。
大家可以把它们都写出来啊!

--  作者:小红柳
--  发布时间:2009/1/20 16:59:00
--  
  
龙版主的主意不错。支持!
其实,这条道也是很艰辛的。这又涉及社会的规则,这个规则还是权力与金钱的世界。规则与改革开放开始时的想法是不同的。关键一点就是不干正经事的环境。
  

--  作者:小红柳
--  发布时间:2009/1/20 20:20:00
--  
  
  总的来说,是快乐多于烦恼!有一个研究型的公司,真得很不错的。首先是研究,其次是生产,最后是效益。尽管这么长时间拿着讲师工资,学校连一个平米的房子也没分到,吃亏是肯定的,也算是贡献了(阿Q一下)。
  
  我也经常调侃那些教授、博导,你们的文章我看得懂,但文章背后的实际问题,怎么你们多数都不知道呢?无非是读人家文章,有点感想罢了,这还没有我看网贴谈感想好呢?起码还知道背后是什么问题。数学学科尤其是这样。
  
  有时与他们开玩笑,我说我一个讲师可以带动力、机械、电子、仪表、管理等,还有数学、物力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而你们大教授只能带班专业毕业生设计,照例我的工资该高一些,可实际我只是你们的一半?他们说,你在外面挣得比我们多得多?这又怎么算?我说,外面你们也可以去挣那?就学校这一份工作,报酬不平等哦?大家一起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