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原创 1969年元旦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12921)

--  作者:风和日丽
--  发布时间:2009/1/22 15:05:00
--  原创 1969年元旦
           1969年元旦,即是我们下乡插队后的第一天,那一天特别的冷,以往的冬天都没有那麽冷,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手都冻僵了.我们因为是到了陌生的地方,住的是农民的老房子,没有床,是在阁楼的地板上用稻草铺的地铺,凛冽的北风从有缝的地方窜到房子里,呼呼的响.我们睡在稻草铺就好比睡在冰块上,身上盖的被子不起一点作用,我们只好连衣睡,但还是不能驱赶身上的寒冷,一个晚上冻得睡不着,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早早的就起床了,有个年纪最小的女同学还哭了,说是想家了.

         因为是新年的第一天,生产队的社员都不开工,男人们三五成群的围着烤火,说闲话,妇女们有的背着小孩,到溪边洗衣服,有的挑水,有的在自留地除草.小孩子就跑到我们住的地方,怯生生的偷看我们,年龄稍大的,胆子比较大的就来到我们的地铺前,用手轻轻的摸我们的梳子,照我们的镜子.我们跟他们说话,他们只是笑,不敢说话.可能也听不懂。
        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语言不通,环境生疏,非常的不习惯.学校的工宣队把我们送到生产大队,就回去了.我们的心里真有了那没娘的孩子的感觉.孤单,无助,甚至凄凉.今后,将在这荒凉边远的山村开始我们的新生活,能习惯吗?茫然,不知所措.年纪最小的女同学的哭,也引起了我们想家的念头,不知谁牵的头:我要回家.于是引起了共鸣,回家,没有车,走路.1969年的元旦,我们经过一天的跋涉,又回到了家.
    我们集体跑回了家也不是办法,去上山下乡是已成定局的事,在家那能住得下呢?况且那时街道的居民委员会经常半夜到居民家里检查,督促适龄的街道青年上山下乡,所以我们去下乡了的知青跑回家也住不长的.再有村里的社员也会说我们的,没法,在家呆了两天后又回到了生产队.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1/22 17:48:00
--  
元旦前夜赴乡村,
冰冷阁楼把身存,
一无所知不知措,
只好跋涉再回程。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1/22 17:49:00
--  
建议楼主把后面的文章放到一块看起来方便一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大山脚下
--  发布时间:2009/1/22 22:45:00
--  
1968年12月开始上山下乡运动,各地都紧急动员。北京青年到达山西也刚好是元旦。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上百万中学生一步到位,其速度之快,是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  作者:沙海归舟
--  发布时间:2009/1/23 7:33:00
--  

楼主可能是在近郊下乡吧?一天步行能到家。我们离家千里,那年知青过年不让回家,只能躺在炕上梦游家乡了。


--  作者:风和日丽
--  发布时间:2009/1/23 14:52:00
--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2/1/2009 PM 5:49:58的发言:
建议楼主把后面的文章放到一块看起来方便一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好建议,我已把后面的文章编辑过来了.


--  作者:风和日丽
--  发布时间:2009/1/23 15:01:00
--  
以下是引用沙海归舟在23/1/2009 AM 7:33:46的发言:

楼主可能是在近郊下乡吧?一天步行能到家。我们离家千里,那年知青过年不让回家,只能躺在炕上梦游家乡了。

是的,我们是在近郊下乡的, 但我 们的生产队是近郊最贫穷,落后,最边远的队,每日挣的工分仅仅八分钱人民币.劳动一年还要向生产队借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