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穿花衣的小女孩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13295)

--  作者:田园
--  发布时间:2009/1/29 15:40:00
--  穿花衣的小女孩
 

1976年,我下乡插队当上了小学老师,成了四年级学生的“孩子王”,九月初,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来上学,我也怀着欣喜的心情迎接孩子们的到来。那天,班上新来了一个叫张贺楠的小女孩,是她的奶奶领来的,她奶奶介绍说,孩子的家在省城,因为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照料她,只好暂时到奶奶家。大概我也是城里知青的缘故吧,对她格外有了一些亲近感。小女孩白净的皮肤,穿一件干干净净的红底紫花衣服,她垂着眼帘,显得很腼腆,用胆怯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同学。看在是城里老乡的缘分,我把她安置在前排的座位上。

 

也许是新来乍到,小贺楠沉默寡言,很少有笑容,同学们做游戏,她只在旁边看,上课时也不爱发言。开学不久,就赶上毛主席他老人家逝世,好多天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9月18日下午三点,全校师生要到附近一个生产队的场院收听毛泽东追悼会的实况,学校要求,凡是参加的师生,必须身穿素色衣服,前一天,我非常严肃的传达了学校的要求,这可是不能含糊的大是大非问题。

 

第二天下午,同学们在操场集合,校园里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满眼或黑或蓝的队伍里,我却看到了一个格外醒目的“花衣服”,仔细一看是张贺楠,我非常生气地训斥她:“昨天我怎么说的,为什么还穿花衣服来”?她委屈地低下了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老师,我没有素色的衣服,我就这一件”,我说:“你这样不能参加追悼会”。她眼里噙着泪水离开了队伍。我知道在她年幼的心里,还无法掂量出这场空前庄严隆重的追悼会,在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看着她的背影我还在生气,心想,这当父母的,怎么就给孩子带这么一件衣服啊!

 

秋天来了,按照惯例,这时候每个学生都要撸10斤草籽交给学校。学校养了几头猪和几十只鸡,这些禽畜的冬饲料储备的任务就交给了学生。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和班干部忙着过秤收草籽,不几天,教室前面角落里的草籽就堆起了一个小山包。那天张贺楠交草籽,她拎着一个布口袋,里面有半袋草籽,看着她手上划的一道道血印子和晒黑的脸蛋,想着上次参加追悼会的事,我还为我那天的态度有些内疚,这次再不想为难她,就说:“你的任务就免了吧!这些就行了”。她用感激的眼神看着我,笑了一下又轻轻地摇了摇头。

 

又过了几天,张贺楠带来了满满一布袋草籽,我看到她是手指失去了先前的光滑,指甲里墨绿色的草汁还没洗净,手臂上又多了几道划痕,脸颊被晒得黝黑发亮,头发显得有些凌乱,看着我赞许的表情,看着同学们投过来敬佩的目光,她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知道这项任务对一个城里的孩子意味着更艰苦的付出,可是这小姑娘却用倔强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自尊和自信。

 

时光飞逝,一年时间过去了,小贺楠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没有了原先的腼腆和局促,在学校的歌咏比赛和文体活动中她是活跃分子,和同学们游戏时听得见她爽朗的笑声,在学习上她名列前茅, 在春种和秋收劳动中她不甘落后。真是变了一个人,但是,没变的是她仍然穿着那件花衣服,只是肩膀上多出了两块补丁。

 

放假前夕,我忙着开完家长会,布置好了假期作业,给同学们写好了学期个人鉴定,学校恢复了难得的平静,暑假也如期而至了。我想也应该回家看看老爸老妈了。那天我正在收拾回家带的东西,窗外闪过了一个身影,我看到了那熟悉的花衣裳,是她,是张贺楠来了。

 

她肩上挎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满脸笑容对我说:“老师,奶奶叫我来,给你送点海棠,说着把海棠倒在了桌子上,一个个又红又大的海棠欢快地从她的书包里蹦了出来。我说:“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说你放假要回家,就让我给你送过来,”,我笑着问她,在这里习惯吗,她说:“这里的同学好,学校也好,我喜欢这里”,边说边递给了我一个海棠,“可好吃了,不信你尝尝”,“你放假了也要回家吧,爸爸妈妈一定想你了吧,跟老师一块走好吗”?我又问她,这时候,我看到小贺楠拿着海棠的手猛地缩了回来,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眼帘低垂,沉默不语。“老师,再见”!还没等我说话,她就快步跑了出去,我分明看到她紧咬着嘴唇,没让眼泪掉下来。

-

小贺楠走了,没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至今我还后悔自己说的那句话。当时只是想:或许触动了孩子心灵深处最柔弱的思念神经吧,或许孩子的心里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吧,我再一次为自己的冒失陷入了自责之中。带着内疚和疑问,归心似箭的我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在父母面前,二十岁的我何尝不是一个孩子?我已经半年没回家了,在父母和亲人身边,我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

花开花落,岁月轮回,又是一个金秋九月,一眨眼又要开学了,我特地为小贺楠买了10本作业本,我带着父母的叮嘱,带着难舍的亲情,踏上了归途。恨不得马上回到了那熟悉的乡村小学,回到孩子们的身边。一路上我看到,田野里的高粱晒红了脸,天真活泼地晃着脑袋。玉米鼓胀着胖胖的身子,娇嗔地靠在粗壮墨绿的秸秆上。路边的杨树又长高了一大截,碧空如洗,秋风送爽,这一切在告诉我:一个丰收的季节到来了。

-

那是临开学的前几天,我正在备课,小贺楠的奶奶来了,手里拿着她的几本假期作业和一张画着图画的纸。小贺楠的奶奶对我说,贺楠回城里念书去了,临走让我一定把假期作业和这张画交给你,她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可苦了这孩子了!奶奶叹了一口气为我讲述了贺楠一家发生的事。

-

贺楠的爸爸妈妈在省城里一个大学教书,在“文革”中那“史无前例”、“造反有理”的狂风恶浪席卷了整个校园。大学里的领导和好多教授都列为“臭老九”,而遭到了批斗和关押,贺楠的爸爸妈妈因为说了一些同情的话也受到了迫害,家被查封,东西被抄走,夫妻俩被送到“牛棚”改造。四年杳无音信,贺楠只好住在姥姥家,她天天吵着要妈妈,有时在半夜里被噩梦惊醒,有时躲在屋里独自啜泣。在学校里,同学们歧视她,欺负她,骂她“狗崽子”,多少次她哭着喊着不去上学了。为了给孩子换个环境,无奈中才到这里继续读书。

-

贺楠一家的遭遇深深地震撼了我,这几年,在她孩子的世界里,应该充满了色彩斑斓的美好梦幻,但残酷的现实像一个挣不脱的梦魇缠绕着她,可想而知,她幼小的年龄,失去了父母的爱抚,承受了多少无法想象的痛苦,这一切从先前小贺楠的举止和行为中我找到了答案。我真恨自己粗心大意,为什么不能细心地了解这些情况,多给她一些关心和爱护。

-

送走了贺楠的奶奶,我的心久久平静不下来。我看到那张纸上画着两个大人,手牵着中间的一个小女孩,两根小辫子向上翘着,那小孩穿着一件花衣裳,后面是一幢楼房,天空挂着一个又红又大的太阳,画底下写着一行字:老师再见!我回家去看爸爸妈妈了。我抬眼望去,天空清澈湛蓝,白云悠悠飘动,北雁展翅南飞。我知道,这收获的季节属于小贺楠,这明丽的秋天属于小贺楠。这灿烂的阳光属于这个穿花衣服的小姑娘。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1/29 21:27:00
--  
文革风雨摧残狠,
小小稚童心灵沉,
楼主启迪倍加爱,
只惜未能送一程。

--  作者:四喜
--  发布时间:2009/1/31 17:47:00
--  

文章写得真好,扣人心弦!我还以为是穿花衣裳的女孩爸妈离婚呢。对了,当时离婚率低,不是现在的时代,拿婚姻当儿戏。


--  作者:五月阳光
--  发布时间:2009/1/31 19:16:00
--  
这灿烂的阳光属于这个穿花衣服的小姑娘。


--  作者:沙海归舟
--  发布时间:2009/1/31 21:43:00
--  
tianyuan楼主好文章!笔下“一个穿着花衣裳的小姑娘”,令人过难忘。(未见其人,因读此文)
--  作者:王保国
--  发布时间:2009/2/1 8:47:00
--  

此文情真意切,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当年铁凝下乡时的一段经历,后来写成了小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获了全国短篇小说奖,还拍成了电影.希望你也成为第二个铁凝.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2/1 9:56:00
--  
这收获的季节属于小贺楠,这明丽的秋天属于小贺楠。这灿烂的阳光属于这个穿花衣服的小姑娘。
看到最后,心情舒畅,拜读您的好文章!期待看到更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鱼.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田园
--  发布时间:2009/2/5 13:49:00
--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9/1/2009 PM 9:27:45的发言:
文革风雨摧残狠,
小小稚童心灵沉,
楼主启迪倍加爱,
只惜未能送一程。

龙行天下伴着好,在她当年幼小的心灵里涂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万幸是她赶上了好时候,云开雾散,拨乱反正,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


--  作者:田园
--  发布时间:2009/2/5 13:52:00
--  
以下是引用四喜在31/1/2009 PM 5:47:05的发言:

文章写得真好,扣人心弦!我还以为是穿花衣裳的女孩爸妈离婚呢。对了,当时离婚率低,不是现在的时代,拿婚姻当儿戏。

你说的对,那时候离婚的非常少,搞对象黄了都要受到组织的处分,我当时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她家的情况,很是内疚,没能照顾好这个小女孩。


--  作者:田园
--  发布时间:2009/2/5 13:54:00
--  
以下是引用沙海归舟在31/1/2009 PM 9:43:41的发言:
tianyuan楼主好文章!笔下“一个穿着花衣裳的小姑娘”,令人过难忘。(未见其人,因读此文)

沙海归舟好,谢谢你的鼓励,在这里我受益匪浅,向大家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