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北风那个吹----唯一的一次下乡动员会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22149) |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09/7/10 21:48:00 -- 北风那个吹----唯一的一次下乡动员会 北风那个吹----唯一的一次下乡动员会
一九六八年的夏天,随着工宣队的进校,在外游荡多日的我们回到了校园,说是复课闹革命,其实光闹“革命”了,根本没有复课。那个“革命”可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花,不是做文章,能看到的就是暴烈的行动。由于文革中的派性,成王败寇,失势的一派就成了清理阶级队伍的对象。教师被打,同学被打,只要不打死,“现行反革命”,“特务”就层出不穷。搞得人人自危,于是顾不上复课了,只盼早点离校,不管去干什么。也就在那年的七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最新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似乎给我们带来点希望。当时还有几个面向的说法:面向工厂、农村、基层,可是没有提到面向大学,只是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面向哪里。日子就在这迷迷茫茫中走过了夏天。直到有一天,在校学生全部下乡的消息沸沸扬扬的在全校传开的时候,已经是初秋了。 |
-- 作者:土左情深 -- 发布时间:2009/7/11 10:21:00 -- 可是当我真正以学生身份跨入大学校门时,已经是风风雨雨十年后了。 也算是幸运儿了。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祝贺! |
-- 作者:莫旗知青 -- 发布时间:2009/7/11 11:54:00 -- 楼主回忆的没错,68年上半年说是这六届毕业生分配方向是“四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工矿,面向农村,面向边疆。学校里有人放风说是造反派面向基层,面向工矿,而“保皇派”则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造反派们很高兴,“保皇派”们非常反感,几乎要寻衅和造反派打架。到十月份宣布我们毕业时,才知道全部下农村,当时我们都觉得共产党、毛主席给我们出了一口气。 |
-- 作者:海喜 -- 发布时间:2009/7/11 12:24:00 -- 有幸的是一部分同学还上了工农兵大学,也算大学生,最后还混了个领导席位。而我这一类很优秀的学生没了机遇,只好一生悠悠了。 |
-- 作者:劲草 -- 发布时间:2009/7/11 12:32:00 -- 以下是引用土左情深在2009-7-11 10:21:00的发言:
可是当我真正以学生身份跨入大学校门时,已经是风风雨雨十年后了。 也算是幸运儿了。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祝贺! 我也这么说. |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09/7/11 15:09:00 -- 莫旗,知道动员会上我们为什么笑么?因为我们多是在野又是政治上先天不足,下乡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我们根本没指望“大学还是要办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是鹿老师的一番解释:就算上大学,也得先成为农民。让我们不由自主的笑了,闹了半天,大家都回到同一个起点了,真逗! |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09/7/11 15:17:00 -- 海喜,当年有幸上大学的称工农兵大学生,是选送的。大学是没有话语权的,而且是把政治条件(主要是出身和社会关系必须是红五类什么的)放在第一位的,很多有才华的知青无论自身表现怎样,都和选送无缘。这也是那个年代的特点。 |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09/7/11 15:25:00 -- 土佐、劲草,谢谢。其实恢复高考后好多知青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甚至都没机会报考。有幸搭上末班车的,其中苦辣酸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7/11 15:37:00 -- 当年狂风使劲吹, 全体下乡不让回, 上学先要当农民, 断你念头十年归。 |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7/11 15:41:00 --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09-7-11 15:25:00的发言:
其实恢复高考后好多知青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甚至都没机会报考。有幸搭上末班车的,其中苦辣酸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深有感触!欣赏您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