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牧歌
-- 发布时间:2008/6/17 14:47:00
-- 原始的游牧生活延续39年后原始方式的资料采集
草原牧民世世代代过着逐水草而游牧,靠天吃饭的蒙古包生活。39年前牧歌所在的兵团6连是牧业连队,先后有北京、天津、宣化、包头、唐山等地的知青在白音锡勒草原度过了自己最为难忘的青春岁月,蒙古包中建立起的战友情在39年后愈来愈强烈的升腾,共同渴望回到那魂牵梦萦的地方。
由宣化炮院子女戴湘宁、王玲、高岩峰发出倡议,在2009年纪念赴兵团40周年之际,分散在各地的六连战士全体重返生活过的草原,回到六连原址团聚,这是一次对青春纪念的盛会,也是对青春梦想的足迹追寻。
纪念活动要提前出一本6连战士的纪念册,资料包括每一名战士的老照片,单人照或几人合影。近年来的单人照或合影。照片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个人简历,现在的联系方式等等。本来倡议者提出要战士们写回忆文章,对这一提议是不太可能实现的。95%以上的战士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和能力,不能去要求他们。
牧歌担任承上启下的角色。倡议者当年是部队的孩子,早早的离开了连队,绝大多数后来的战士不认识她们。她们也不认识6连60%以上的战士。因此按理说她们的倡议是付诸不了现实的。她们只会催促牧歌抓紧。在网络通讯飞速发展普及的今天,牧歌与战友的沟通联络基本使用不上电脑这一工具。要找到分散在各地的,有些几十年失去音讯下落不明的战士是多么不容易。当地的20多名战士也散落在茫茫草原上。
电话是牧歌唯一的联络工具,指定了各地的联络员。包头、天津以及锡盟当地的联络员都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做好这项工作,为纪念册采集尽量齐全的资料。牧歌要求一个月内完成。等到7月中旬,牧歌启程去内蒙(津--包,包--呼,呼--锡)取回这些跨越40年时空地域的珍贵史料。“知青”二字涵盖了共和国的一段抹不掉的历史,6连是内蒙兵团的一个缩影。40年的沧桑,牧歌至今还在游牧,穿行于原始部落之间。最后,将几十份沉甸甸的原始的照片,原始的手迹按倡议者的要求在北京交接,由她们去编辑纪念册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扛枪.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7 14:48: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