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盐场碎忆之五:臭虫的故事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30503) |
-- 作者:图河盐工 -- 发布时间:2009/11/8 8:22:00 -- 盐场碎忆之五:臭虫的故事 臭虫,在“除四害”的年代已经闻名遐迩了,但在城市中很少会看到,我是到了盐场才亲眼目睹这一家伙的。 在盐场,我们虽然都身负“在黄海前哨反帝反修”的重任,但生活条件实在艰苦得很。所谓的“床”,就是每人发一块木板或竹排,搁在用砖垒成的墩子上,铺一张草席,再铺上被褥就受用了。 我们去的时间是冬季,一开始还没感觉到什么。进入春夏,随着气候变暖,各种植物的动物的生命开始苏醒,很快就聆听到了臭虫向我们走来的脚步声。一天早上醒来,忽感背部和腰部奇痒,身后暴起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疹块。起先还以为是发风疹了,可睡在旁边的场友比我见多识广,说是我受到臭虫攻击了。见我一脸诧异,马上指点我掀起被褥,再掀起草席。果然,在草席后面,在板床的缝隙里,我看到了蛰伏其中的那些小虫。它们长着扁扁的、褐黑的身子,只有吸饱血的,才鼓起锃亮的肚子。一有动静,它们飞快地钻入木板的缝隙,很难让人发现。我手急眼快,把一只来不及遁避的臭虫捏死了。将死虫凑近鼻子,一股极其难闻的气味涌入鼻腔,这大概就是臭虫名字的来由吧。我还想找那些臭虫报复,场友笑我这样是无济于事的。他教我将木板搬至室外,烧上一壶开水,沿着缝隙浇去。果然,那些家伙不是被直接烫死,就是在出逃中被我一一正法。 如此一番折腾,让我清静了一段时间。可不久,这些家伙又卷土重来,让我重新遭受叮咬之苦。有人告诉我,光一人扫荡一下是没用的,在宿舍的墙缝里,在室友的床板下,这些生灵有的是栖居隐匿之处。无奈之下,只能忍受,并把捕捉臭虫当作了自己一项经常的功课。人是有极强的适应力的,慢慢地对这一切也习以为常了,有时捉住了几只臭虫,听着捏死它们的“哔卟”声,甚至会产生一些快感。呵呵,现在想想怎么有这种感觉,真是不可思议! 直到若干年后,宿舍的墙壁进行了重新粉刷,对室内的各种器具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臭虫们才销声匿迹…… |
-- 作者:莫旗知青 -- 发布时间:2009/11/8 9:44:00 -- 哈哈,农村的臭虫,让人记忆犹新哪! 它不但是吸人血的害虫,在臭虫特别多的地方,人们实在消灭不了它,就想办法利用它,下面是我在我的回忆文章中的一段话:一次左手中指得了甲沟炎,整个胳膊都肿了起来。队里的羊倌刘海大叔得知,把我叫到他家,首先给我发炎的手指套了一个猪苦胆,刘海大叔的爱人用长针在炕缝、墙缝串了一串臭虫,大约有30多只,然后用手往我胳膊上抹,只见胳膊上一片一片臭虫血,抹完后叫我保留两天不要洗掉。两天后肿痛减轻,没几天就好了。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11/8 12:43:00 -- 当年插队遇臭虫, 拼命杀灭未成功, 只能坚持经常灭, 更奇莫旗疗伤痛。 |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09/11/8 15:14:00 -- 记忆中“四害”开始是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在除四害运动中麻雀连累了其他鸟类,以至于生态失衡。还是在有识之士呼吁下,才把麻雀从四害中撤下,换做臭虫的。 |
-- 作者:梧桐树 -- 发布时间:2009/11/8 18:59:00 -- 以下是引用莫旗知青在2009-11-8 9:44:00的发言:
哈哈,农村的臭虫,让人记忆犹新哪! 它不但是吸人血的害虫,在臭虫特别多的地方,人们实在消灭不了它,就想办法利用它,下面是我在我的回忆文章中的一段话:一次左手中指得了甲沟炎,整个胳膊都肿了起来。队里的羊倌刘海大叔得知,把我叫到他家,首先给我发炎的手指套了一个猪苦胆,刘海大叔的爱人用长针在炕缝、墙缝串了一串臭虫,大约有30多只,然后用手往我胳膊上抹,只见胳膊上一片一片臭虫血,抹完后叫我保留两天不要洗掉。两天后肿痛减轻,没几天就好了。 这个偏方神了。 |
-- 作者:梧桐树 -- 发布时间:2009/11/8 19:02:00 -- 我们知青小屋。是用牛棚改造的。屋里老是有一股牛粪味。开头不能忍受。以后慢慢习惯了。就一点好处—没有臭虫。 |
-- 作者:图河盐工 -- 发布时间:2009/11/12 18:27:00 -- 哈哈!臭虫还有此功能?第一次听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