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趣闻(二):学会吃奶豆腐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453)

--  作者:玛拉沁
--  发布时间:2008/6/22 5:32:00
--  趣闻(二):学会吃奶豆腐


        趣闻(二):学会吃奶豆腐
插队刚到牧区,和牧民老乡之间双方都好奇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其中吃的方面就是这样。下乡之初,由于从上海家里带足了小食品之类,所以尽管有的时候棒子面窝头等主副食吃不惯还可以翻开箱子嚼几块饼干充饥,但是挖水渠,垒坝沿(我们插队的白音花生产队当时开垦草场种水稻,知青因为没有自留畜且又居住集中,所以承担了开荒的主要劳动力)这些高强度的体力活很快就消耗了我库存的饼干,人也常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呼儿达依迪,依迪”(蒙语:吃奶豆腐,吃)看着房东炕桌上摆放的类似肥皂样的白色固状物我开始尝试着咬艰难的咽,感觉味道还可以不难吃(牧民的传统食品还有类似奶油的嚼口,黄油,炒米等)。从此我慢慢适应了草原上的大众当家食品—“呼儿达”(奶豆腐)。我的切身体会是,人只有在饥饿状态才能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6/22 8:24:00
--  
草原习俗适应难,
饥饿方法是关键,
楼主经验虽有效,
却是千万别再现。

--  作者:闯北走南
--  发布时间:2008/6/22 20:15:00
--  

我在山西时,对莜面、黄米糕等也吃不惯,后来才适应.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6/23 10:41:00
--  
下乡之初确实都有一个过吃饭关的经历。幸亏是年青人适应得快一些。
我记得自己从小就对牛奶过敏,一喝就吐。下乡途中路经一地休息时,路边有个蒙古包,大家进去纷纷喝主人特意为我们制作的奶茶。当那碗奶茶送到我嘴边时,那股浓浓的奶味冲得我立刻就要吐了。当时猛地想到:“在这儿得呆一辈子呢。喝不了奶茶还行?”一咬牙,一跺脚,“咕咚咕咚”几口,闭着气喝了下去。居然没吐!
从此,我就不再怕闻到奶味了,而且对奶茶是越来越爱,现在只要有可能,还经常要再品味一番呢!

--  作者:悠然
--  发布时间:2008/6/25 18:11:00
--  

现在提倡吃这些原汁原味的食品呢!呵呵.......
--  作者:风语无声
--  发布时间:2008/6/25 23:03:00
--  
我觉得山西的黄米糕和陕北的油糕差不多,都很好吃啊!凉拌莜面也好吃!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8/6/26 9:07:00
--  
也不知现在再吃这些东西是什么感觉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6/26 12:20:00
--  
回乡去试试吧!绝对是回味无穷!
--  作者:玛拉沁
--  发布时间:2008/6/26 16:18:00
--  

不需要回乡,这里就有(纯天然的流水线加工)草原小食品.俺没有做广告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781_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782_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783_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8/6/26 16:29:00
--  
看了楼主的图片,才知道什么是奶豆腐,真长见识,什么时候您们再返乡,也带我去尝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奶豆腐.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奶豆腐2.bmp: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