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回想‘节粮度荒’时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68913)

--  作者:天山雄鹰
--  发布时间:2011/11/13 15:09:00
--  回想‘节粮度荒’时

   我一九四六年出生,一九五六年迁居天津,经历“全民炼钢大跃进”之后,全国进入了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民以食为天,一个“吃”字,难住了千家万户。当时每人每月均不到三十斤粮食,蔬菜副食也是定量供应。黑市上一个南瓜三十五元,一个鸡蛋至少一元以上。商店里“高价点心高价糖”每斤糕点均在三十元以上。当时,父亲的工资九十多元,全家共九口人。为了填饱肚子我和弟弟及院里的玩伴经常去海河边的田庄码头(当时是蔬菜批发码头)捡些卸船时掉到河中的黄瓜、西红柿、茄子之类的拿回家洗净,除去上面汽油味后就成了我们一家人的‘美味佳肴’。有时我们还远足去柳林、南马集去挖野菜,摘上些鲜嫩的榆钱、洋槐花掺上棒子面、麸子烙饼,吃起来感觉比什么都香。

   每当母亲做饭时,岂止是“斤斤计较‘而是要一两一两地称。全家每月粮食定量总数除以三十天,还要适当留些 机动以备急需。然后再每天早中晚各吃多少,分配妥当后再分餐做饭。做饭也有讲究,当时发明了什么“双蒸饭”一斤米可以蒸出五六斤饭来,只管嘴头子快活,哪管肚子里有几多真货?开饭时,紧张而又热闹,一双双饥饿的眼睛贪婪地盯着热腾腾的饭菜,等待着‘一家之主’的‘按量分配’以保持餐桌上的平静。靠“数米粒”艰难度日,那时我真正领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尽管肚子里唱着“空城计”尽管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尽管成千上万的市民因饥饿患了“浮肿病”,为了顾全国家的利益,多少在校学生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支援农业,多少城镇居民一夜之间下放农村,多少厂矿企业、文化团体和院校关停并转,下马解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积极主动地为国分忧,自觉自愿地节衣缩食,任劳任怨地干好本职工作,终于还清了苏联强加的所谓“债务”,击退了国际上掀起的反华逆流,战胜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待续)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11/11/13 21:08:00
--  
   天山雄鹰的文章把我们又带回那个饥饿的困难年代,回想起来,那时的人真是太淳朴了,为了给国家分忧,千方百计的用很少的粮食维持生活,却鲜见偷、抢之类的事情发生。如果放在今天会是什么场面?当然,今天也绝不会出现全国性的大饥荒。
--  作者:塔松
--  发布时间:2011/11/13 22:35:00
--  
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年的浮沉进退,使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1/11/14 8:41:00
--  

难忘困难那三年,

饥饿袭来日何艰,

大家勒紧裤腰带,

挺过难关再向前。


--  作者:孙伯江
--  发布时间:2011/11/14 8:53:00
--  
老乡您好!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形,犹在眼前,感同身受。
--  作者:天山雄鹰
--  发布时间:2011/11/17 14:42:00
--  
         感谢各位的指教。
--  作者:自强不息
--  发布时间:2011/11/18 16:27:00
--  

老兄的文章把我们带回那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

现在只要看到那些浪费粮食的孩子、暴殄天物的官吏,我都会想起那些曾经的往事。哎,一言难尽,不说也罢!

顺祝周末愉快!


--  作者:天山雄鹰
--  发布时间:2011/11/19 11:12:00
--  
       谢谢‘自强不息’朋友。
--  作者:晓寒
--  发布时间:2011/11/19 18:26:00
--  
喜欢楼主的文章。朴实、真实。以小见大。文段意深。
--  作者:天山雄鹰
--  发布时间:2011/11/21 10:45:00
--  
      谢谢晓寒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