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原创]看电影(二)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6908)

--  作者:王保国
--  发布时间:2008/10/27 9:15:00
--  [原创]看电影(二)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电影却越来越少,常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转圈演,而我们则百演百看,乐此不疲.后来俱乐部验票开始撕副眷,再找完整的旧票不可能了,我们开始撕大字报,反正到处都有,关键颜色要一致,然后昂首阔步往里闯,因为我从小就个大,摇摇晃晃和大人差不多,几个小个同学紧随其后,基本上很少失手.
后来,父亲单位来了一些朝鲜实习军官,他们带来一些原声电影,没有字幕,俱乐部前台上坐着一名翻译,边看电影边解说,实际很没意思,但大家还是挤满了过道.接着又来了越南\\巴基斯坦等到国的实习人员,我们又接着看那些既觉得可笑又好奇的电影……..
轰动一时的<卖花姑娘>上演时,学校按班发票,我们班总是夜场,.半夜二点多,妈妈叫醒我,叮嘱我穿好衣服;推门出来,满天星斗,皑皑白雪,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真爽!再踏着吱吱呀呀的积雪去找同学,与同学边走边打雪仗,好开心啊
散场后,看着两眼红肿的女同学们,我们又是一阵嘲讽,然后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高中毕业时,我们这一届没有任何去处,只有下乡.班主任老师先挨家收户口本,然后到派出所盖上”迁出”的印章,,就不再管我们,反正你没有了城市户口,看你吃什么?到时候,你不走也得走.当时,全班除几名残疾同学和符合”身边留一名子女”政策的同学外,全部要下乡.我与孙洪权\\王辉等同学协商后,代表我们九班全体同学贴出了第一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响应党的召唤,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毕业前,学校组织我们看了最后一场电影<年青一代>.全吉林地区七万名应届毕业生,齐聚博物馆广场,召开了下乡誓师大会,我在人群中找到了几名在业余体校集训的队员,大家相对而啜.因为一些成绩在我们之后的队友,通过关系纷纷进了省\\市或部队的体工队,成了专业运动员,躲过了上山下乡;而我们这些曾一度辉煌的运动健将,却要去农村呼鸡唤羊.
在我下乡的问题上,父亲早有打算.父亲早在解放初期,按组织安排来东北参加空军航修基地的建设.现在年龄大了,思乡心切,希望我回老家给他打前站,他将来退休准备回家乡养老;所以在我毕业前,他就托在县委工作的老战友,为我联系了距我老家三里地的唐山电厂为下乡子弟修建的知青点.
我离家时,同学们已奔赴各地上山下乡了,我因为要等到父亲找公差送我,所以走的稍晚些,.临行前,我独自一人来到俱乐部门前的广场,我久久在广场上徘徊,这里记载着我童年的欢笑和荒唐…….我心情非常复杂,十七年来从没离开过父母,异乡他处迎接我将是什么?那时,姐姐已下乡两年了,在长白山深处的集体户当户长,还被社员们推举为妇女队长,但姐姐的知青伙伴都是中学的同学,而我却是举目无亲啊.妈妈带着弟弟来车站送我,从小打架都不流泪的我,在列车开动的那一瞬间,不知为什么热泪夺眶而出,而妈妈则蹲在站台上嚎淘大哭起来.微风掀起她的头发,几缕银丝在阳光下反射着白光. 别了俱乐部,别了,家乡!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8/10/27 15:18:00
--  
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就是看到最后引起共鸣,鼻子发酸,热泪盈眶......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0/27 16:10:00
--  
上山下乡狂风起,
无可奈何插队去,
从不流泪英雄汉,
火车开动涕泪齐。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11/12 20:48:00
--  
征文选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