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军凤写知青那年那月(一)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6989)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0/28 9:21:00
--  
上山下乡日子难,
一吃一住都困艰,
自力更生加共产,
开动脑筋想法变。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0/29 18:31:00
--  
在那段下乡的日子里,
知青男女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显得格外重要!
凡是这样的知青组合,最后的结果往往都很令人欣慰!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8/10/29 18:54:00
--  

下乡生活的真实写照,看后感觉挺有意思的,和兵团生活又不一样,苦中也有乐,喜欢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老猫
--  发布时间:2008/10/29 20:33:00
--  
真实的生活,让人觉得亲切。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0/30 16:41:00
--  
衣着朴素补丁摞,
男生女生乐呵呵,
心底无私天地宽,
战天斗地改山河!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8/10/30 19:12:00
--  
是啊,那个年代,全民都是单调的几种颜色:绿、兰、黑或灰,新买的衣服先打上补丁才敢穿。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8/10/30 19:14:00
--  
以下是引用老猫在2008-10-29 20:33:03的发言:
真实的生活,让人觉得亲切。

很喜欢您的图片!还有吗?烦请您发到“软件制图”版块可以吗?先谢谢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三网联盟
--  发布时间:2008/10/31 11:10:00
--  
军凤写知青《那年那月》(四)幻想着双翼的神马    
                  世人都晓蜀道难,谁知塞外路亦难。
    要说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常常盼望的是回家,而往往害怕的是坐车。茫茫草原漫漫路,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牧区因贫路而贫血。穿经我们所在大队的,只有一条县级砂石公路,
坑槽遍布,多是搓板,并且冬天冰阻,春天翻浆,夏季沉陷,水毁沙埋,车辆经常不能正
常通行。更何况,那时的旅客班车还是解放牌的敞棚大卡车,坐上去风吹雨打,颠颠簸簸,
可称“万墩公里”。尽管如此,想家的知青们,天长日久与班车司机和乘务员混得厮熟,
路上一招手,车便停下来,攀上车去一逛荡就是一天。只有骏马、骆驼、马车、勒勒车,
才是牧民也是我们知青的主要交通工具。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号。马曾经是蒙古族人民形影不可分离的 生产工具、
生活资料、战斗装备,首当其冲的用途则是交通工具。在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竖立着
拴马桩,大队办公室也摆着一排马鞍,好比如今多见的车库和停车场,人们出门入户必是骑
马。牧民们爱马爱得如痴如迷,如果谁有一匹好马再配上好鞍,那就格外得意洋洋、被人不
敢小瞧了。他们给自己的马取了好听的名字,就连马鞭、马绊也十分考究。是啊,谁不喜爱
和珍视自己忠实的旅途伴侣呢?
    我们男知青,多数都有自己心爱的坐骑。这些马是从散放的野马群里抓来的,生产队有
规定,每驯养一匹野马,一年给60个工分。既有马骑,又挣工分,这一举两得的幸事,可真
有牧区特色吧!不过,驯马养马并非轻而易举,胆小鬼和懒汉是做不来的。马欺生人,常常
是嘶叫着,撂着蹶子,我就多次从马背上摔下来。我们那位牛子,生性豪放胆大,抓来一匹
烈性十足的高头大青马,一直半个多月才渐渐驯服,其间也曾被摔得鼻青脸肿。他东借西凑,
给大青马配上了漂亮的鞍子、缰绳、马索,每天晚上绊在水草丰茂的草原上,第二天清晨踏
着露水牵回来,饮水、喂料、梳毛,简直像伺候自己的亲人。什么时候有事要行路,大模大
样地翻身上马,一溜烟便无有踪影了。
    坚韧不拔的骆驼,也曾负载着牧区人民的重托,日夜兼程,昂然跋涉。在我们大队,我
所景仰的人物之一,就是牵骆驼的希日布大叔。他的驼队有20多匹骆驼,年复一年地穿沙漠、
跨草原,顶风雨、冒严寒,往往返返运送绒毛、食盐、树苗等生产生活资料。不过骆驼那家
伙庞然大物,到了二八月发情期有些癫狂,散放的公驼有时见到人也穷追不舍,这里就曾发
生过被公驼压死人的事件。牧民老乡告诉我们,如果遇到被骆驼追赶,赶紧甩掉身上的衣服,
骆驼往往会趴到衣服上去。这好像是金蝉脱壳的办法。
   我们都学会了驱赶勒勒车。这种车又名“单牛拱”,可谓草原上古老而颇具特色的运输工
具。它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使用方便,长途短途都可以,草地沼泽、山路沙漠皆适应。一
头键牛,两扇木轮,可载重三四百公斤。勒勒车有时连接三五辆乃至十几辆,这般草原列车
由一人驱赶即可缓缓行进。近处拉柴草牛粪,远行运粮油食盐,居家过日子不可缺少(相当
于过去农村人家的驴吉普、后来的小三轮拖拉机)。游牧外出时围以木盖帆布即是贮物库房,
迎送亲友时罩以毛毡苇席便是轿车,备用饮水时载以牛皮口袋铁皮桶就是水车,真是灵活多
用。为防途中损坏,一把斧头、几块木料、一吊油壶就是维修工具。行走起来,晃晃当当,
吱吱嘎嘎,有板有眼。然而,实际生活并非这么浪漫。每当我只身赶着勒勒车,顶着漫天风
沙到草原或沙漠深处检牛粪时,孤单寂寞,路远牛慢,那种滋味实在相当地不好受。
    知青哥们儿发子是生产队的“马车司机”,赶车技艺娴熟老道。我们非常喜欢坐他的车
出长途,比如去公社粮站拉粮食,去沙窝里拉柳条。坐在车上,长鞭炸响,驷马扬蹄,车轮
飞转,格外舒服惬意,再加上我们有说有笑,简直飘飘欲仙了。
    民兵训练,我们曾骑马驰骋实弹射击;外出游玩,我们曾跃马扬鞭奔走如飞;劳动中,
我曾与老黄牛相依为伴;外出时,我曾徒步跋涉浩瀚的沙漠……当然,我还亲眼目睹过,牧
民们第一次看见带棚的客车到草原时,那种惊诧和欣喜。
    弯弯曲曲的牛车道,在草原上留下两条深重的辙痕。它怎么可以知道,若干年后会变成
两道闪亮的钢轨。牵骆驼的希日布大叔,在沙漠里慢吞吞地艰难行进。他做梦也想不到,小
儿子长大后当上了潇洒的汽车司机。草原人民幻想的“双翼的神马”,正在变成现实。草原
与外面精彩的世界,势必要连接起来。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0/31 13:45:00
--  
当年草原道路破,
号称搓板猛颠簸,
牧人自有马驼骑,
知青学会也欢乐。

--  作者:三网联盟
--  发布时间:2008/11/2 13:38:00
--  
军凤写知青《那年那月》(五)
    夏秋时节的黄昏时刻,是我们青年点颇为辉煌、潇洒的黄金时间。大家收了工,
吃完饭,梳洗干净,开始享受那无以伦比的轻松愉快。
   “来一段?”春子问。
   “来一段!”成子答。
    当时正是所谓的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风靡全国之时,电影里、收音机里、图书报刊里,
触目触耳皆是样板戏。耳熏目染,我们能把那八个剧目大段大段演唱出来,以至于再唱“临
行喝妈一碗酒”、“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觉得太一般化、业余化了。后来,我们经常变换
角色,整段成折地演唱《沙家浜》中“智斗”一场,《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一场。
吼着嗓子演杨子荣的,勒着嗓子演阿庆嫂的,格外地投入、卖力,把一天的疲劳和愁苦抛到
了九霄云外。
    知青中不乏带有“艺术细胞”的人才。男知青春子吹得一口好笛子,宝子拉得一手好胡
琴;女知青半吨、熏风都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实在没有艺术专长的,就敲着盆盆罐罐跟着
凑热闹,或喊着“冬不隆冬呛崩呛”进行口头伴奏。我们常常撒欢尽兴到深夜。
    于是,青年点的文化生活并不显得单调乏味,全是憋出来的穷欢乐。而且,大多数内容
可以称得上雅俗共赏。比如,几乎所有的知青自然而然都有了绰号,当然每个绰号都有其特
定的起因,含义贴切,叫得响亮。男同学中,有根据姓名或性格而起的“猴子”、“发子”
;女同学杨某因每逢劳作时呼哧呼哧喘大气,大家便称她为“风箱”;丁某因身材高大肥胖
,于是就有了“半吨”的称号。惟有我的绰号感觉有些牵强,却也别具民族特色,叫做“毛
合陶力高”,蒙语的,翻译过来是“秃头”的意思。只因我下乡第一年的夏天便剃了个光头
,以图凉快省事,可是我并不是秃头啊。
    在我们青年点,我算是大家公认的“秀才”之一,只因我坚持做日记、写个发言稿之类
比较顺手罢了。一次,面对衣帽不整的知青们,我口占一首快板诗:“防修服,身上穿,三
分之二挂心间;防修鞋,脚下踏,阶级敌人踩脚下;防修帽,头上戴……”“把我光头来遮
盖!”
    没等我说完,春子接了这样一句,惹得一番哄堂大笑。
   女同学何某,家庭经济条件好,平时很讲究穿衣打扮。就是在这荒僻的牧区下乡期间,
每天也要坚持擦胭抹粉,着意梳妆。为此青年点在“斗私批修小整风”活动中,有的女知青
直言不讳地批评她“有资产阶级小姐作风”;男同学背地议论说,从她身边走过,那香气能
熏你摔个跟头。“熏风”的雅号便由此而来。不过,熏风好学上进,较有才华,加上春子,
我们三人曾成立宣传报道组,负责知青点的壁报和生产队的板报等方面的宣传事宜。有一次
旗文化馆出演唱专集,竟然选中了我们创作的对口词。面对飘着墨香的铅字,我们飘飘然,
自以为分明是真正的“色格腾扎劳”了(蒙语:有知识的青年)。
    其实,最令我称羡的,是一名绰号为“阴天”的哥们儿。他的哥哥在城里是文教局的干
部,经常给他捎来一些书籍,诸如《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三百首》等等。那年月,那
些书,对我们来说,简直像天外来客一般稀罕。“阴天”读书多,记忆力又好,常常摇头晃
脑吟诵几句什么;说起话来则引经据典、刀枪舌箭、振振有辞;有时候陆游苏轼辛弃疾啦,
巴尔扎克契科夫啦,搞得大家张口结舌。哥们儿们自知在这方面不是他的对手,心怀几分嫉
妒,背地里说人家是“阴天种豆子——潮种”,“阴天”之绰号由此得来。
    还有知青点的指导员、颇具理论家风采的“猴子”;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文质彬彬
的“赵眼镜”;能歌善舞的女知青华子……谁说我们不是人才济济呢?谁说我们的文化生活
不是丰富多采呢?
    一张《参考消息》读得希巴烂;在大门口搭一根树条就可以跳高;遇到水泡子就冲进去
游泳……青年人就是这样,浪漫时忘乎所以,挫折时怨天恨地,天真烂漫,无所遮掩。终归
是十七八岁的大孩子,艰难困苦中,时常想家啊!欢喜时或郁闷时,我们大碗喝酒。有一天
晚上小男子汉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有的在院子里爬着哭着喊妈妈,有的把酒碗一摔就要徒
步回城看奶奶,有的唱着“八年前风雪夜”。如今看来,这种情形倒是更具“知青文化”特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