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漠秋月
-- 发布时间:2008/10/31 7:08:00
-- 逝去的岁月(二十)石灰窑的小菜园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在乌不浪口生活,最难解决的是开春以后的吃菜问题。米面油好说,从团里拉一次够一个月的;酱油醋从四意堂大队的供销社里买,买一次也够吃上十天半个月的。冬天吃的菜也好办,无非老三样:土豆、胡萝卜、元白菜,从团里拉来放在菜窖里能吃一冬天。开春以后吃菜就难了,蔬菜既要吃鲜,天暖了又不易长期存放,总不能也每月从团里拉一次吧。乌不浪口周边除了秃山就是荒滩,只有南边的四意堂大队有菜园子。四意堂离乌不浪口有八里多路,每天派人到村里去买菜也不是事。为了解决吃菜问题,我们在房后开了一块有三亩多地的小菜园。
小菜园的形状就像一把菜刀,刀身在我们住房的北面,刀把在住房的西面。为了防备牛羊钻到菜园里祸害蔬菜,我们在菜园的四周挖了一条两尺多深、两尺来宽的沟,在沟的里侧用石块垒了一道一米多高的围墙,把个小菜园围了个严严实实,别说牲畜,就是一个小伙子要想从墙外翻进去也不容易。
为了伺弄好这块小菜园,我们每年都要组织人力翻地、施肥、播种、浇水。菜籽是从五原买的。三亩来地种了十多种蔬菜,有元白菜、西红柿、韭菜、黄瓜、架豆、西葫芦、大葱、大蒜等。在这些菜里,最好伺弄的是西葫芦,最难伺弄的是架豆。
种西葫芦不用占好地,就种在小菜园的边坡上。每年我都要种上二三十窝西葫芦。西葫芦还皮实,不累人,平时不用管它,等小芽出土长到五六个叶时,只要在每棵芽的根部崴上一勺大粪就行了。春末夏初,小菜园的边坡上爬满了西葫芦的瓜秧子,郁郁葱葱的瓜蔓上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蕾,煞是喜人。西葫芦花分雌雄两种。雄花不坐果,只起到给雌花授粉的作用。在那段时间里,每天早上我都要到菜园里把雄花摘下,人工给雌花授粉。西葫芦坐果后就不用管它了。等到蔬菜接不上顿的时候,你就拿着个篮子到叶子底下翻吧,说不定在哪片叶子底下就藏着一个小枕头似的西葫芦,给你一个惊喜。
架豆要娇贵一些。次地不行,得用好地。在小苗长到半尺来高时,就要在地里绑架子了。架子应该用竹竿绑成。为了省钱,我们拣来一些干枯的树枝,每三四根为一组搭起架子,把小苗一颗一颗地绑在架子上。架豆成熟时正是盛夏,为了摘豆角,要钻到架子底下,一棵一棵地翻着找。架子底下密不透风,人钻进去闷热难熬,豆秧子还剌人,每次摘豆角都没人愿意去,可吃时谁都爱吃。
为了能吃上韭菜馅饺子,我从连里菜班要来几十棵韭菜根,种了半畦韭菜。韭菜可真是个好东西,割了一茬又一茬,一个夏季可以吃上好几茬。
西红柿就不好种了。据说西红柿要成熟得打尖,由于不会打尖,我们种的西红柿就没见红过。拳头大的西红柿楞青楞青的,只好摘下来腌菜吃。
小菜园建好后,浇地的水就从四意堂大队的那条引水渠中引过来。四意堂大队对我们这块小菜园意见大了,居然把我们告到巴盟革委会,说我们私自开荒。巴盟为此特意致函二师师部。经多次协调,最后巴盟以支援兵团建设为名,同意我们暂时保留了这块菜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