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逝去的岁月(二十八)冒领事件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7737)

--  作者:大漠秋月
--  发布时间:2008/11/6 11:32:00
--  逝去的岁月(二十八)冒领事件

        1972年下半年,根据团里的决定,石灰窑的兵团战士全部调回连队,只留下我和七八个农工。

    在我们团石灰窑工作有野外作业补贴。最早的补贴是固定的,每天固定个数,再乘以在石灰窑工作的实际天数就是每个职工每月应领的补贴数。由于补贴和工作量没有直接关系,渐渐地就出现了磨洋工的现象:早上晚点去下午早回。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建议改成计件补贴:每生产一吨灰补贴一个定数,多产多得。这个方案得到连里和团后勤处的同意。此方案一出,立刻调动起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当时在石灰窑,只有我和炊事员老尹(农工)仍拿固定补贴。我的工作也由带领职工上山劳动改为专司管理,平时在小菜园里忙活忙活,或到厨房帮帮厨,抽空上山察看一下生产情况。

    我们石灰窑有两个容积32吨的灰窑,一般情况下一个月能生产四窑灰。这一天,在山上带班的老四告诉我,这个月他们生产了五窑灰。听后我也没在意,因为这种情况偶尔也有过。老四走后,老尹凑到我跟前,偷偷告诉我:这月他们多报了一窑灰。闻听此言我心里一惊:这几个家伙真敢多报吗?我立马上山,察看出灰情况。

    石灰窑建在山沟子里。石灰出窑后就直接倒在窑坡上。由于一窑灰和另一窑灰在时间上有一段间隔,因此从石灰的颜色上可以对每窑灰进行区分。见我沉着脸围着两个灰窑来回转,那几个干活的农工立刻紧张起来。老四故作镇静,嬉皮笑脸地问我:今儿怎麽突然上山来了?我没好气地说:怎麽?我不能来看看。老四见我脸色不对,赶快躲开了。经过仔细察看后,发现这帮家伙果真多报了一窑灰。

    我没吭声,转身下了山。

    晚饭后,我先找他们个别谈话。大概事先已经串通好了,没有一个人承认多报了一窑灰。谈话不成我就召集大家开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农工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手里不停地卷着大烟炮,闷着头吸烟,任我怎麽问谁也不吭声。

    已经快半夜了,见我仍在穷追不放,老四开言道:小W,此事能不能不向连里汇报。一听这话茬我觉着有门。我说:只要你们把事情说清楚,我可以瞒下不报。老四终于承认他们多报了一窑灰,起意无非是几个人想多闹几个钱。

    事后我遵守承诺,既没向连里汇报,也没向其他任何人说过。

    时隔不久,我回连办事。指导员找到我,问我是不是有多报一窑灰的事。我奇怪指导员是怎麽知道这件事的(至今我也没闹明白)。我说是有这麽一回事,但已被我制止了。指导员很不高兴,批评我没有组织观念,并告戒我:以后再有类似事件,一定要及时向连里汇报。


--  作者:莫旗知青
--  发布时间:2008/11/6 11:53:00
--  
    烧石灰是非常苦的活,只要不出大问题,多报20%,冒领点小钱,应该的。支持楼主的做法。现在不管哪个单位的领导,为了他个人的利益,不搞虚报冒领?我1992年在北京学习时,就听到这样的顺口溜:国务院,定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回国务院。
--  作者:大漠秋月
--  发布时间:2008/11/6 12:03:00
--  
莫班说的也是,用现在的眼光看,农工多报一窑灰也不是什麽大问题。但在那个年月,这种事听起来总是不太光彩的。而且如果我发现了但没制止,事后传回连里,恐怕事情的后果就很难预料了。你想,我已经制止了只不过没向连里汇报,连里都知道了。事情复杂呀。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1/6 16:30:00
--  
石灰生产不容易,
巧施手段才积极,
遇到多报怪事件,
坚持重点在教育。
---楼主的做法是科学的!上面那叫听风就是雨,抽风呢!哈哈!

--  作者:老猫
--  发布时间:2008/11/10 20:03:00
--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8-11-6 16:30:27的发言:
石灰生产不容易,
巧施手段才积极,
遇到多报怪事件,
坚持重点在教育。
---楼主的做法是科学的!上面那叫听风就是雨,抽风呢!哈哈!



哈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