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鸿芳
-- 发布时间:2012/9/14 21:04:00
-- [原创]离别……平吉堡往事记述(一)
(离开)
七二年未,银川市下迖了从北京知青中选调教师的文件,文中规定:选调为教师的人及子女,户口全部转为城镇户口。由于多年再没有从知青中选人,去其他单位,因此:引起一番热议,许多人想报名。当时我也想报,但恐条件不适,未能直接报名。
后来我与一些人,上山积羊粪,中间有人因故下山,我托他带亇纸条,给妻子。她看到后,去找指导员,提出申请。他讲:只等你们的报名,因为你们的条件最好。
其实,我心中明白,一得谢谢指导员,二是,他并不是真心同意,其实,他烦我,认为我有煽动知青与之作对之嫌。在七二年初,将我调离一连。让我去朱三弟当头的砖厂,我说明理由,不愿去,连着三个月不开我工资,只好开口向父母要,他们从养老金中,信给我寄来七十元,以解决困难。此事令我感慨不巳。后来我找到朱三弟,向他说明,他打电话给一连,讲:既然人家有困难,又不愿意,不应强人所难,还是让他回一连。
七三年的二月,连内把我们的调离申请,上报团部。在审批时,有人提出:张连荣的父亲有历史问题,不适合政审条件。当时有在审批小组工作的一位知青,拿出一份人民日报,指着第四版艳阳天的大幅电影剧照,说:张连荣的亲弟弟都能拍电影,怎么他反倒不成?结果通过了。
七二年三月的一天,连里在一知青家里设饭局,为我们践行,讲些鼓励的话,又赠日记本留作纪念。
第二天上午,连里派马车送我们去团部,连长与一些知青、老职工也前来话别。
团部集中小二百多号的被选调为教师的人。大家一边交谈,一边寻找熟人。反正大伙都挺高兴。十点多钟,银川师范派来的四辆大轿车,满载我们及子女向贺兰驶去。
从此,开始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为自巳的人生开启新的一页。
(正是)农场生活有九年,扎根农场思想浅。选调教师去培训,临行有些告別难。人走屋空常挂念,连队之声在耳边。房前小树已成荫,今去师范去培训。初识农耕平吉堡,执鞭任教中宁县。离开宁夏三十年,今日撰文忆从前。农垦生活一篇篇,慢慢待道往下看。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