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原创]往事如烟续(二)行路难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85259) |
-- 作者:冬月雪 -- 发布时间:2012/11/27 21:30:00 -- [原创]往事如烟续(二)行路难 (二)行路难
政府每人发了一顶草帽,五个馒头,自带了一壶水。从区公所出发,也快接近中午。一出王场全是往山上走的石板路。烈日当空,路边的树、野草、地里的庄稼全被考得蔫蔫的,泥土和着树叶、野草、庄稼蒸发出的热辣辣的气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硕大的蒸笼里,不一会我就汗流浃背。队长和几个农民(那时叫人民公社社员)挑着行李走在前面。他们走一段就得停下等我们。我们中年纪大的那个知青是唯一跟得上的,他和队长、几个社员一路谈笑风生。我只有拼命赶路的劲,那顾得上说话。 山路好象永远也走不到尽头,太阳象扣在头顶上挪不动的大火盆,烤得人口干舌燥,头慢慢的开始痛起来。带的水也喝完,肚子空空却没有食欲,腿不听使唤,我好想爬着走。 队长一声“期烟了!”我象被抽去了最后的支撑,一下瘫坐到路边。这是队长的又一次喊“期烟”。所谓的“期烟”就是中途小歇吃烟,又叫“幺摊儿”,那里的农民将“吃”说成“期”。在队长和几个社员“期烟”的工夫我竟昏昏然睡着了。待继续上路把我叫醒时,我头很烫且疼得厉害。我不时在路边的田里或堰沟里捧水洗脸,喝几口那里面的水。 进入盐井沟时也下午四、五点了。太阳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头顶,在我的身旁歪了一道影子。队长说现在没有坡了,也快到了。我已经没有了兴奋,只希望能喝水睡觉。我眼睛睁不开,只用感觉跟着前面的人走。队长再也不叫“期烟”。 不知过了多久,听见前面的人大声幺喝:“拢喏!”(到了。)我抬起眼皮,前面果然有了几处一路上少见的房子,炊烟裊裊。我跟着一行人紧走了剩下的一段路,队长指着前边一处象庙宇的房子说那就是“鱼骨寺”。鱼骨寺前一群人站在那里,那是迎接我们的社员。到了鱼骨寺的路边,有几步石阶,石阶上去是一个约一百多平方米的大石坝。只听有人说:乖乖,那个小的还没有锄头把高。我知道那是在说我,我相信我那时的样子一定狼狈而可笑。我很想打起精神来,可由不得我,不知谁看出我不对劲来,问我是不是发痧了,我被一个大嫂牵着走过石坝,又上了几步石梯,进了一道门,再右进一道门,我看见那里的饭桌上盛了一大木盆的南瓜汤。一摞碗放在桌上,生产队的人已经为我们煮好了晚饭。大嫂牵我推开右边一间屋的门对我说,这是你们女知青的“房圈儿”(寝室),寝室比摆饭的房间矮,得下几步很陡的石梯。寝室里三间床上铺了稻草,稻草上放了篾席。大嫂让我爬在床上,叫人舀来一碗水不管我愿不愿意撩开我的衣服,用瓦勺在背上给我刮痧,一边刮一边说“乖乖弄重的痧哟。”一句话勾起了我对几个小时前才离别的妈妈的思念,我把头埋到手臂里紧贴着篾席,不让人看到我的眼泪。刮痧后有人给我端来了米汤,喝了后觉得舒服了许多。知青同伴给我打来水洗脸洗脚。我顾不上客气洗完倒头就睡了。 在城里曾无数次梦想——在星星满天的夜晚,在生产队的稻场上,在稻场上的草垛下边,我们坐着,轻听蛙叫虫鸣、感受轻风朗月。可这样的情景我们始终都不曾体味过 。 下乡的第一个夜晚竟在酣睡中过去了。 <!--EndFragment--> |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12/11/29 22:04:00 -- 冬月雪应该是中暑了,刮痧虽然会疼却是治疗中暑很有效的方法。想来,冬月雪绝不会忘记这到农村的第一次刮痧。 |
-- 作者:冬月雪 -- 发布时间:2012/11/29 22:26:00 --
|
-- 作者:自强不息 -- 发布时间:2012/11/30 15:14:00 -- 第一次别离亲人,第一次远离故乡,第一次长途跋涉,第一次征途中暑,第一次“享受”刮痧。诸多“第一次”活灵活现再现了第一次上山下乡的“小女孩”(请原谅我用这样的字眼,用现在的标准,那是绝对禁止使用的童工啊!)的经历和所思所想,真实可信,不由得不由人为您担心,不忍释卷。 出差几天归来,忙里偷闲,赶紧补读朋友佳作。问好冬月雪朋友! |
-- 作者:冬月雪 -- 发布时间:2012/11/30 17:42:00 -- 进入我们自己的网站,感受到许许多多的的关爱。谢谢自强不息战友。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2/12/3 19:18:00 -- 农民走路实在快, 紧跟小跑才走来, 大嫂为她来刮痧, 一夜酣睡养病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