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北大荒小品:知青谈对象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8990)

--  作者:大山脚下
--  发布时间:2008/11/23 11:36:00
--  春天的声音
很多当年的“青年”回到第二故乡。
吃了,喝了,看了,聊了,想看一台戏,怀念过去。
演戏可不容易,要有场地。
就在大食堂演,兵团的大食堂都有舞台。
没有道具呀?
知青谈对象,要啥道具?舞台上放两把凳子,谈呗!
没有音响呀?
青年男女说悄悄话,还拿着麦克风,让全屯人都知道?
没有扩音器,观众咋听台词呀?
观众听不见台词,正是本小品的“创意”。
你要仔细观看,才能看懂。
看懂啥呀?看懂台上谈对象的是哪个城市的青年?

一对老知青夫妇自告奋勇,进行排练。
导演说:“嗨,当年你们俩可没那么近乎,凳子拉开距离!”
这是实情,四十年前,初次恋爱,他们相距五米。
咋那么精确?用步子丈量过。
离那么远,咋谈呀?
导演问:“当年,是谁先主动的?”
“是她!”
“她说的啥?”
“她说:你坐过来嘛!”
导演说:“对,就这句台词,切记,你们一定要说方言,
而且,声音要尽量地小!”

台下的观众都是当年的知识青年,两对“青年”表演之后,
他们一致认为,第一对是上海青年,第二对是北京青年。
舞台上,演员只说了一句方言,声音太小,谁也听不见。
那么,他们判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口型。

北京人说话的特点,全靠嘴皮子,口型变化不大。
饶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相声演员说得快,老北京比相声演员说得还快。
为啥呢?相声演员说北京话,为了吐字清楚,口型要到家。
北京人可不管那一套,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嘴不用张开,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说完了。
不信,你找个北京人说说。

上海人说话的特点是啥呢?关键就是这个“来”字。
上海话:“侬坐喔来!”
那个“来”字与普通话不同,吐字时嘴的两角微微向上挑。
不信,你让上海人说一回,是不是这样?

北大荒的兵团战士,来自大江南北,
同吃,同住,同劳动,共饮一江水,
他们熟悉彼此的语言,
即使你没有说出声,只是动一动嘴。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1/23 12:10:00
--  
二人大戏台上演,
当年谈情要表现,
只动嘴唇不发声,
考的就是真体验!
哈哈!妙!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8/11/24 21:11:00
--  

欣赏楼主的小品,很有意思,很真实,的确如此,太好玩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1/25 14:58:00
--  
楼主自己演出了没?
演的是哪个角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