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昆仑山主
-- 发布时间:2013/4/8 9:26:00
-- [原创]《难以忘却的岁月》之四十三
《难以忘却的岁月》之四十三
一 段 思 索
《难以忘却的岁月》之四十三
一 段 思 索
知青之路就是一条艰辛之路,这意味着一种不幸,而决不是给那老知青们安排了工作就解决了全部问题。诚然,安排工作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手段。因长期的农村生活,知青自身存在着很多问题,要逐个解决这些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事,有些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
我本人就是一个实际案例,我是和当地女社员结合的知青,在郯城的淄博知青中也不乏其人,全县就有20多户。双方都是知青的家庭因安排工作,子女随父母进城了,那女知青和当地男社员结合的,其子女也随母亲走了,唯独我们这些和女社员结婚的,老婆孩子因户籍政策的限制,仍然留在农村,无法实现进城愿望,预示着她们将永远的留在农村,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地思想负担和压力。
同样是知青,同样是一起下乡,因找的对象不同,而安置的结果却迥然不一。大家都在农村时感觉不出什么,一旦知青们都走了,一个村里剩一户两户的,实在是凄凉孤独,让一部分人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说起来国家和地方安排这伙人是很简单的事,就一句话。为什么不这样做而让这些人心冷呢!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都在为下一代着想,为此有的女方提出离婚,子女归男方,这样就可以把子女带进城。话虽这样说,事可不能这样做,大家决心一家人要死要活在一起。我们这些家庭的结合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就拿王庄的刘宝启来说吧,他是去沂水县出夫修水库时,和一位一起劳动的沂水姑娘朝夕相处,时间一长,俩人渐渐的产生了感情。他从沂水回到郯城后,那姑娘不忘前情,一个人跋山涉水,勇敢地来到了郯城,东个村西个村的寻他。那时通讯、交通不像现在这样发达,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他。从此两人情投意合,互敬互爱地结合到一块,象千里寻夫般的爱情能轻易分离吗。我们在农村一待就是十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啊!于是我们组织起全县与女社员结婚的知青,开会商榷解决家属这个难题。大家一肚子怨气,也没好办法,最后确定去省府上访,向上级反映。
那时候能进城吃上国库粮就是无上荣光的事。在一些贫穷的农村里,年轻人为改变身份,只能靠当兵,在部队里混个一官半职,到头来把老婆孩子带出去。就是混不上官,如果能在部队里熬上十来个年头,也能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也算是功德圆满了。农村孩子想通过读书成就一番事业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那时在好几个村里也寻不出一个高中生。脱离农村改变命运何尝只是知青,人人都想,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不错,我们是个农业大国,我们的上三辈都是农民,不能动不动拿老祖宗和我们比,不能因为下乡而不能产生回城的念头,也不能动不动拿农民和知青比。知青在农村经过一番锻炼后再调回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再说那时谁不想离开农村!三十年后的今天很多农民不也实现了进城梦了吗!知青在农村实在吃了不少苦,这是事实,产生回城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应客观的看待这个多灾多难的群体,要公正地对待这个几千万的知青大军。
当初我们真真地怀着一腔激情奔向农村,曾在农村奋斗过,为农村献过身,也在农村做过一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无奈随着长期农村生活的影响,那番热情逐渐冷却了。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存在着差别,存在着因差别而产生的矛盾。尤其那时的城乡差别最为突出,这是知青们盼望回城的根本原因。就连那些曾被树为知青尖子,入党、提干的典型早就先我们而走,我敢说没一个愿永远地留在农村。那些对知青回城持有不同观点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起码是说话不负责任。只有在农村亲历过的人才有贴切的感受。
上山下乡已经结束了30多年,人们已淡漠了这个话题,今天再重提那段岁月,应该将思想折射回以前的情感上,再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才更能得出客观的评价,才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感悟。
知青这个话题已谈了半个世纪了,对这个话题持不同观点和看法是正常现象,尤其在言论自由的今天。我希望人们抱着同情的眼光来看这件事。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当时有些知青才十五、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奔向了农村,可以说他们还是些孩子,到农村后就参加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没白没黑的干。现在的人家谁舍得孩子这样啊!文革期间全国有几万知青命丧异乡,有的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干就是10多年,吃不上穿不好……这些经历不值得人们同情吗?人都是有感情的,我以一位老知青的身份来说句话:不希望人们去赞扬知青这个群体,也请不要贬低他们,只要能用同情的心态对待他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想起来,知青那个群体的出现,是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到现在我们并不想追究什么,讨回什么,只把知青这个话题做个历史的鉴证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