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原创]《难以忘却的岁月》之二部(前言、之一)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93008) |
-- 作者:昆仑山主 -- 发布时间:2013/5/21 9:50:00 -- [原创]《难以忘却的岁月》之二部(前言、之一) 《难以忘却的岁月》之二部 前 言 人生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有人把人生比做梦,也有人把人生比做一台戏。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岁月里,有时像梦幻般神秘使人难以琢磨,有时又像舞台上的演员变换着角色,这就是人生。经历过人生的曲折坎坷,尝受过艰辛岁月的人,才不枉在人世间走一遭。幸福的经历是机遇,坎坷的经历同样也是机遇而更能磨练人,不是说不经魔难不成正果吗? 有时我想我是从天真无知中走向迷茫,经历了失望和挣扎,在苦苦的寻找希望中,悟到了人生的一点道理,从而认清了自我,也反省了以前所做的那些糊涂事。人总是在糊糊涂涂中渡过,当你悟到了这些后,人生的好时光已所剩无几。 个人的经历能反映社会的状况,个人的成与败也体现社会的进步与荒谬,谁也无法摆脱社会,个人的命运是与社会息息相连的。我自认为我的经历很能反映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能展现社会的另一面。 我的人生经历:一是童年和青少年的那段悲痛;二是青年至中年的那段坎坷;三是中年至老年的那段努力。每段经历都反映着时代的变化和变革,时代始终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我爱我的国家,正因为爱,我才道出了一些对那特殊年代的愤懑和怨言,为的是让后人了解那段历史,避免重蹈覆辙。我们也应看到就在那极不正常的时期也同样伴随着进步,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无论在何时都是以进步为主的,这也是我们所亲身感受到的。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有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我们的国家正朝着伟大复兴之路迈进。愿我们从此过上社会稳定、不再受苦、安居乐业、和谐美满的好日子。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
-- 作者:昆仑山主 -- 发布时间:2013/5/21 9:51:00 -- 《难以忘却的岁月》之二部(一) 为躲饥饿去了新疆 1959年虽说吃不饱,但还能勉强度日,我记得在周村、张店的国营饭店里,还可以买到不要粮票的干粮,和我一块在服务公司就业的同事中有干饭店的,我可以经常去麻烦他买点烧饼馍馍之类食物添补口粮。进入冬季情况就发生变化了,饭店里只有枣糕供应顾客,人们排着队上饭店喝枣糕。所谓枣糕就是带红枣的小米粥。每桌十人,坐好后服务员收钱,每碗一角钱,然后上枣糕,这桌吃完换下桌,每人限定只准一碗,饭店里坐满了喝粥的人,这样呼呼啦啦喝了一冬,转过年后,饭店里连枣糕也没有了,只能靠粮局里的供应粮。后来人们把挨饿说成是因为喝枣糕造成的,枣糕——“糟糕”么。 从此,全国性的挨饿开始了。 当时说去关东可以吃饱饭,那里苞米高粱多,所以有很多的灾民涌向了东三省,至今东北还有沂水村,全村无外地人,沂水村的人到现在还说着山东沂水话。几年前,在我公司对面东北饭店里的一个服务员,她说原籍是日照的,1960年挨饿时父亲带一家人去了东北吉林,在吉林的一个山上开荒种地,盖屋掏井,秋天把山上的树砍倒留作冬天烧锅取暖,然后在砍倒树的地方翻土,将翻的土冻上一冬天,来春在松软的土地上耕种农作物。家里亲朋好友还有在家呆不住的乡亲们都奔她家去了,后来她爹在那个村里当了村长。 建国后的1960年前后,因挨饿迁徙东北的山东人又掀起了一次高潮,也是历史上的又一次农民大迁移。 直至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内地的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而让内地人羡慕的东北反而落后于内地经济,人们想象中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值得我们国人骄傲自豪的大东北的原始森林和矿产,早已开发殆尽,很多国营企业倒闭破产,大批的东北人回流到内地求职谋生,市场经济把几百年以来人们“闯关东”谋生的传统观念改变了。 当人类无法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或社会发生大的动荡、变革时,为了生存,就要离开原来的栖息地,寻找适合生存的地方。几千年来,人类把地球的各个角落都占据了,凡人类所到的地方,就是地球原生态被破坏的地方。人类一方面在建设地球家园,另一方面也在破坏着地球的生态。不知人类今后会把地球破坏到什么程度,也不知地球能把人类平安的承载到何时。 既然地球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就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她。不管人类科学发展到何种程度,都要“顺应天意”,天意就是自然规律。这一道理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可怕的是人类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还未停止,其实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已初见端倪。想想,人类真的不后怕吗? 我没往东北逃生,而是逃向了中国的大西北,到了我国的最西边——新疆柯尔克孜族克孜勒苏自治州,我国柯尔克孜族的首府阿图什。新疆有南北之分,以天山为界,以北为北疆,以南为南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1 14:32:21编辑过]
|
-- 作者:塔松 -- 发布时间:2013/5/21 16:29:00 -- 我们这代人有资格可以说是建国以后,国家不同时期变化的历史见证人了。将我们走过来的路写出来就是诉说历史,以史为鉴是非常重要的。没吃过苦的人;不知什么叫甜,没经过风雨的人;不知道惊涛骇浪的厉害。我们知青这段历史,不管后人听不听,都应讲出来,对己、对国都大有易处。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3/5/22 7:13:00 -- 三年自然灾害时, 饿出移民大增日, 一般都往东北跑, 楼主选择新疆至。 |
-- 作者:昆仑山主 -- 发布时间:2013/5/22 15:25:00 -- 以下是引用塔松在2013-5-21 16:29:00的发言:
我们这代人有资格可以说是建国以后,国家不同时期变化的历史见证人了。将我们走过来的路写出来就是诉说历史,以史为鉴是非常重要的。没吃过苦的人;不知什么叫甜,没经过风雨的人;不知道惊涛骇浪的厉害。我们知青这段历史,不管后人听不听,都应讲出来,对己、对国都大有易处。 谢谢塔松的这段精彩论述,我们这代人可以说是建国以后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见证人,客观真实的诉说我们经历的那段历史,应该对我们的后代是有益的!问好!
|
-- 作者:昆仑山主 -- 发布时间:2013/5/22 15:28:00 --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5-22 7:13:00的发言:
三年自然灾害时, 饿出移民大增日, 一般都往东北跑, 楼主选择新疆至。 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龙版主应该是切身经历感受过,我们永远不要再过那样的日子。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