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原创]我的父亲---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93044) |
|
-- 作者:高鸿芳 -- 发布时间:2013/5/22 9:03:00 -- [原创]我的父亲---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我的父亲------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 每年的端午节到来,我都会想到父亲。他老人家是农历五月初二的生日!今年应当是一百周岁! 我祖籍山东省安邱县,是现在潍坊专区的一个县。说起安邱县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提到安邱产的景芝老白干,喝酒的人都知晓。更有名天下的是武松打虎的井阳岗就在安邱县境内。爷爷那辈儿在那里生活,到了民国初年,山东大旱颗粒无收,熬过一年实在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爷爷将家中一些东西收拾一下,带上我的太奶奶即是爷爷的老母亲王氏、媳妇是我的奶奶、刚刚七岁的女儿即是我的姑姑、弟弟我的二爷爷一家五口。赶到蓬莱到码头,花钱准备登船去闯关东。当时一块起錨去东北的船有两条,每条船均有百十号男女老少去逃难闯关东的灾民。船行至中途遇到十分恶劣天气,海上风狂浪急,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分不清天空、海面,另一艘船不幸被闪电击中,主桅杆被击断,船失去主动力,为狂风左右,最后船翻,船上的人均溺水身亡。我爷爷乘坐的船幸免遇难,在海上挣扎两天后,在营口上岸后,安顿好住处,站稳脚。爷爷与二爷爷就去找活儿干,找了几处最后俩人拉人力车。由于俩人高马大,身体壮,有似乎使不尽的力气。经过一年多努力,攒下些钱,就不再拉人力车。改为干起摊煎饼的小生意。由于家里人都不识字,外请位记帐先生管账。 一九一四年农历五月初二,我父亲在营口出生。这是爷爷家的第二个孩子,以前奶奶曾经生过六个孩子,但因为多种原因只存活我姑姑一人。当时她九岁。我太奶奶见添个大孙子,乐得合不拢嘴。但是在我父亲一周岁多,她老人家因病过世,享年七十岁。太奶奶遗留下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到她是瓜子脸,满脸皱纹,但是很合善的模样。后来我们大了,听姑姑告诉说:太奶奶年轻时人又白净,长得又标志,是十里八乡的美女!可惜的是太爷爷长的啥模样,呌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爷爷忙于煎饼店的生意,我奶奶与姑姑则在家糊火柴盒协助多挣两个钱。 不幸的事发生了:就在我父亲刚过满月不久,一次二爷爷在外边拉车,被官府抓了差,去俄罗斯为协约国修工事。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我国作为协约国成员,虽不能直接派军队参战。当时北洋军阀政府就以为协约国提供劳工形式参战。二爷爷被抓去俄罗斯一去未还,连个音信全无! 真是祸不单行,在二爷爷被抓那年,爷爷开的小店因管账先生将所有现金裹挟走人,忙乎一年多,老本都没有落下。爷爷气得大病一场,待病愈后,爷爷不愿意在伤心地呆下去。转向北去哈尔滨,到那儿后在一家山东老乡帮助下安顿下来。后又在另外一位安邱县老乡的容纳下,去他的店打工,这个老乡姓于,在哈尔滨道里开家小店:经营俄罗斯香肠、哈裂巴、酸黄瓜、格瓦斯等。当时哈尔滨号称东方小巴黎,在哈市有许多流亡的白俄,他们都是为躲避前苏联的镇压,来到哈尔滨。还真别说小店生意满火,爷爷一家都在店里帮忙:爷爷看门、打更;奶奶洗衣、洗菜;姑姑当时己十七岁,就成待女。这样过去一年,一天于老板向爷爷提出:要娶姑姑为二房。考虑到一家人受他照顾不少,爷爷答应啦。办过婚事,爷爷一家也搬进店里住。在父亲七岁时我奶奶病故,为躲开伤心地,爷爷带着父亲离开哈尔滨,向北至满洲里一带,爷爷以替人护林为业,爷俩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 到父亲九岁时,爷爷终于病倒,父亲赶紧托人捎话给姑姑,但来人没有到,爷爷就病逝。父亲托人用席子捲上爷爷的遗体埋下,当姑姑到时,望着她父亲的坟墓,嚎啕大哭一场。作好标记,以备而后好找到祭拜。然后带父亲回哈尔滨,回家后与姑父叙说,边说边流泪,姑父宽慰她:先让我父亲看店,其他事以后慢慢再说。转过年姑姑生了个大胖子,姑父很高兴,那时姑父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己经到上学年令,姑父正在准备送大表哥上小学,姑姑听到后,要求让自己弟弟也去念书。起先借口负担太重姑父不同意,后经不住姑姑软磨哭闹,只得同意,与表哥培读。 |
|
-- 作者:塔松 -- 发布时间:2013/5/22 20:56:00 -- 到啥时候老百姓还是希望国家安定、人民安康!流离失所的生活该是多么的苦啊!小小年纪就是去父母,没有人疼爱太可怜了。 |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3/5/23 8:38:00 -- 民国时期灾难多, 太爷逃荒向北折, 几番反复驻哈市, 姑姑安排陪读了。 |
|
-- 作者:高鸿芳 -- 发布时间:2013/5/23 10:01:00 -- 此时姑姑生下的男孩儿,因年轻无经验,孩子体弱,其一岁多的那个冬天,中午她把他放到炕上,怕孩子冷在身上多盖两条棉被。火炕烧得很热,自己去与他人玩牌,近黄昏过来看孩子,发现其小脚露在外边,头被被子捂住,赶紧上前掀开被子看:孩子己经没有呼吸,赶快抢救但为时己晚。后来分析:孩子睡觉炕烧得过热,加之被子又多又厚,热得受不了,踹被将自己的头捂住,窒息而死。姑姑丧子十分悲痛,从此后姑姑再没有生育。 当然父亲去培读之外,还要抽时间帮助打下手,打烊后看店,盘点货物,会识字后帮助记帐。自然陪读是主业,除了完成自己的功课外,还得帮助表哥也就是他的外甥,复习功课辅导作业,其实父亲比表哥只大三岁!为了不耽误功课,父亲常常在守店时在灯下苦读。所以学业优异,九岁上学,十一岁高小毕业,中间连跳几级,被校长誉为奇才!校董们决意免除全部其学费! 高小毕业后,父亲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一中,当时该校在东北、哈尔滨就是名校。 随着年令渐大,父亲已经是个十分出色的美男子:白白的皮肤,眼睛是双眼皮,耳垂较大人说此相有福,左眼睑下有块青色胎记,后来手术切除。高鼻梁,浓眉大眼。总之不但人长得精神,学业成绩每学期都是优异,常常为年级笫一名。而且喜欢体育、文娱等活动,是学校篮球队队员,校男子四百米纪录保持者。喜欢拉京胡,唱得一口标准马派须生腔,是当时有名的票友,唱、念、作、打,全成。老生戏无论扮相,还是唱腔演出时都获满堂采!由于在酒店里记帐,他练出一手好算盘,字也写得漂亮,一手行书、正揩大字让他名气大躁。后来他任教的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北京气象学院的校徽、公用信笺的印字都出自父亲之笔。另外看店值班时常常看些古诗词、古小说之类书,逐渐能作诗词赋。后来迖到七步成诗的境界! 到了高中阶段,父亲在校内也小有名气,不少女孩追求他,其中不乏大家闺秀。 在体育交往中,父亲认识了母亲。当时母亲是国立滨江省呼兰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酷爱体育运动,是学校短跑名将,校篮球、排球队主力队员。以后她是伪满洲国女子一百米、二百米跑纪录保持者。满洲国女子篮球、排球代表队队员,多次代表伪满洲国去日本比赛。 母亲祖籍山东蓬莱,后迁到辽宁盖平金县,姥姥家是当地大户,姥爷除在家经营外,还在大连、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地作生意。一九三四年母亲要去上学,当时少有女子外出读书,姥爷、姥姥还挺开明,支持母亲去当时最好的女子学校,国立滨江省呼兰女子师范学校就读。 女子师范与哈尔滨一中是一墙之隔,经常的训练、比赛,让他们熟识、相恋。母亲对师范专业很精通,除体育外,美术、音乐也很有造诣。她的口琴、风琴都很拿手,水彩画也画得很好。我长大曾经跟母亲学吹口琴,学习画水到画。这些爱好一直使我受益非浅! 母亲不仅有一身才艺,而且长得很及:双眼皮大眼睛、白里透红的肤色,一口好牙,直至年迈都未掉过牙,是学校公认的校花,她的照片被照相馆陈列在橱窗展览,比当时许多红女星的相片更吸人眼球,在街上走时,人们的回头率也满高。她身体素质好,一九五七年秋北京气象学院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她参加女子一百来赛跑,当时她四十二岁,已经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仍以破校纪录的成绩,获教工组冠军!!尽管赛后她的大腿肿了近一周,但她仍感到十分快慰、开心 但是他俩的相爱却没有得到母亲父母的支持,主要是他们嫌弃父亲家境不佳,又无父母寄居在姐夫家,怕母亲嫁过去受罪。 后来到一九三八年夏,在朋友、同学、乡党,赞助下才得以成婚。婚礼很隆重、热烈,宾客不少,婚礼是西式的,因为那时父亲刚从日本留学回来。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俩人相依为命,同甘共苦,经历过种种磨难,将一个只有俩人的世界,逐渐变成有八个子女,三十一口人的大家庭! 正是: 郎才女貌情有缘, 各自出身不一般。 父母并非来情愿, 众人相助成姻缘。 夫妻恩爱数十年, 患难与共不曾怨。 共育儿女乐无边, 忍辱负重不灰念。 重得甄别还清原, 晚年喜看儿孙转。 扬眉吐气心里欢, 待赴九泉心无憾! |
|
-- 作者:塔松 -- 发布时间:2013/5/23 16:50:00 -- 真是一对郎才女貌、才艺双全、恩爱备至的好夫妻! |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3/5/24 7:41:00 -- 陪读站店多刻苦, 数年小学两年足, 全面优秀识女杰, 结成连理真幸福。 |
|
-- 作者:高鸿芳 -- 发布时间:2013/5/24 12:35:00 -- |
|
-- 作者:塔松 -- 发布时间:2013/5/24 16:10:00 -- 您的父亲非常让人敬佩,勤奋有加,以自己各方面的优秀取得了老丈人的认可。人活一口气,佛活一炷香,穷人更有志气。 |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3/5/25 8:46:00 -- 高中之后靠自学, 考进日本名大学, 家中人口又繁衍, 亲情总是处处现。 |
|
-- 作者:高鸿芳 -- 发布时间:2013/5/26 18:55:00 -- 一九四四年一月十八日,农历腊月廿三我出生。 在我姥姥去世后,老爷就全力在长春经商,在生意交往中,与日本三菱株式会社的石原甚太郎多有接触,慢慢成为朋友。石原十分喜欢中国古代文物,在伪满洲国时期,充分利用其身份,广泛收购、收藏中国的古代字画古董。 但是到了一九四五年,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百万关东军退败,日本天皇下绍无条件向盟国投降。随日军来东北的近百万日本国民,争先恐后逃跑,欲返回日本。石原行动较早、较快,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字画,只能少量帯走,大量古董没办法随身带回日本。无奈之下,将文物分存在几位中国友人处。我姥爷替他收藏字画有百多件,石原回国后,七十年代中,写出一本自传,其中记述了:在东北经商、收藏文物等经历,其中详细记录下,存放各友人处的古董名称、数量。对涉及到的友人也详加评论,其中对我姥爷、父亲也多有评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石原其子时任日本新交响乐团指挥,利用到中国演出之际,专程造访我姥爷,但他那时己过世,当时也不知我父亲在北京,无功而返。 五十年代初,姥爷年事已高,有些自顾不暇,就将字画移交父亲代为保管。记得搬到家中是两大樟木箱子,里面满满的全是字画。有时父亲趁天气好,把画拿出来晒晒,我有时在场帮忙。每幅字画都是用很精致的丝绸的外套套着,画的轴是红木或紫檀木、或黄花梨木制成,而且在画轴两端均有两手指宽的象牙护套装饰,每幅画的装潢也十分考究,全部用丝绢外祔。共一百余幅,绝大多数有乾隆爷御览的提字、印章。据父亲讲:这里面最早的是隋朝吴道子的画,再有就是明朝唐伯虎的扇面画。文革前父亲响应号召将字画全部捐赠国家,接收单位只是用复写纸记下名称数量了事。另外父亲有块瑞士珐琅外壳的怀表,我很喜爱,父亲答应以后送给我,但文革时被红卫兵抄家时拿去,一直没有下落。文革后我在参观故宫历代宫藏字画展览会上,见过十余幅我父亲当时收藏的画! 当年代人好收藏, 闲暇之时展风光。 字画本是国家宝, 捐献国家如心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