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原创] 蹉跎岁月——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9368)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1/27 21:31:00 -- 一段人类历史上奇特的经历! 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运动! 一批经受了最大考验而永未放弃的共和国同龄人! 一桩在中国发展史乃至世界历史中都必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事实! |
-- 作者:红河 -- 发布时间:2008/11/27 22:17:00 -- 假如没有文化大革命,"老三届"这一批人是科学家的摇篮,会产生许多杰出人才,但是历史没有假如。所以历史给这批人留下许多遗憾。 |
-- 作者:莫旗知青 -- 发布时间:2008/11/28 8:14:00 -- 一篇论据充足、尊重事实的好文章。我们是“上山下乡”这段历史的经历人,应该对历史有个交代。 |
-- 作者:红河 -- 发布时间:2008/11/28 15:16:00 -- 对"与遗忘做斗争,为了历史不再重演" |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11/30 20:41:00 -- 直面真实,正视历史。 |
-- 作者:高国 -- 发布时间:2008/12/1 11:21:00 -- 1968年12月12号下午4点..北京站人山人海站台上车箱里一片哭泣再有几分钟车就开了车站广播喇叭里放着知青上山下乡光荣和革命歌曲.和站台车箱哭泣形成对比随着车轮慢慢转动哭声开始加大..场面使我一生永远不会忘记.第二天下午到达终点在中途忻县.原平等站下了部分知青我们在代县枣林下车天已快黑两边山上光秃秃被雪盖着我们又冷又饿等汽车把我们送到繁峙县城时天已大黑了从时起我们就开始了知青生活那岁月的酸.苦广大知青身有体会 |
-- 作者:快乐老头 -- 发布时间:2008/12/1 11:55:00 --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8-11-27 21:31:39的发言:
一段人类历史上奇特的经历! 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运动! 一批经受了最大考验而永未放弃的共和国同龄人! 一桩在中国发展史乃至世界历史中都必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事实! 说的好,还历史一个真实。 |
-- 作者:天籁之音 -- 发布时间:2008/12/4 20:01:00 -- 相 聚 华 良 宾 馆
今天是我们学校初中老三届 下乡40 周年纪念日。在北京退休的67届知青王新民率我们66届几位知青,专程从北京及安阳来到县城,召集能到的母校知青同学,相聚在华良宾馆。王新民反宾为主,慷慨解囊,难能可贵,令坐地家乡的我们汗颜! 40年弹指一挥间。岁月的沧桑都写在每一位同学的脸上。当年的美女帅哥如今都面目皆非,魔幻般出现在眼前----惊喜中流露更多的是知青同学间纯真的感情。这种感情只有我们知青才有,其他人体会不到。 聚会,也就是宴会在郭金玉的祝酒词中开始。他说:“40年了,今天大家能聚到一 起,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40年前,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除了替党分忧,减轻社会负担之外,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我们的青春无悔!” 王新民,不愧是在首都闯荡的人。他豪爽,幽默,悠悠然谈笑风声,一派大家风范。他和到位的女同学逐一合影,说是要弥补当年不和女生说话的亏欠!使大家笑弯了腰。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情,知青情,情情都融入杯杯美酒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千古名言在这里充分体现!聚会从上午11点到下午四点----谁也不想离去!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依依不舍地把王新民等送上车,他从车窗里甩出一句话:“春节我们还聚会,大型的,每人都要出节目!”
1
1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2/4 21:01:00 -- 战友聚会不容易, 喜怒哀乐在一起, 相见时难别更难, 春节再聚大联欢! |
-- 作者:快乐老头 -- 发布时间:2008/12/18 14:51:00 -- 天籁之音怎么不单独把这个文字发一下呀,自己也做一次楼主,一定引起共鸣。版主给想个办法吧。替他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