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纪实文学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6)
----  爱情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6&id=94123)

--  作者:苦辣酸甜
--  发布时间:2013/7/14 10:53:00
--  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幸福的,有痛苦的,知青们也不例外。他们有的婚姻,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有的婚姻,你吵我骂,鸡犬不宁。有的婚姻,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有的婚姻,一方或双方为了孩子,在忍耐,在将就。于是有的走出围城,分开了。有的还在围城里,维持着已经死亡的婚姻。

 

                       (一)

      六八年丽文初中毕业去了农场,令她兴奋的是,一起去的同学中,有她暗恋的同学国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丽文终于和国良确立了恋爱关系。她帮他洗衣服、拆被、做棉衣。每次从家回来都要带上糖果、点心,自己舍不得吃,统统送给他。她对国良可称是一心一意,照料的更是无微不至。

     七四年国良被推荐上大学,丽文听了这个好消息比自己上大学还高兴,从此书信传情。一年多后她收到的信渐渐少了,问及此事,国良总是说功课忙。丽文疑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没过多久国良来信了,说将来他们两地分居会诸多不便,并提出分手。丽文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全身心投入的爱情,会是这样的结果,有种已被掏空的感觉。她大病一场,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在床上足足躺了三天。病好后虽然她仍像往日一样工作,却时常发呆,再也听不到她爽朗的笑声。

    招工的来了,分场领导把名额给了她。返城后丽文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并很快结婚。一年后儿子出世了,娘家人很高兴,以为她已从失恋中走出来了。虽知半年后,丽文却突然思想紊乱,胡言乱语,生活不能自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孩子也只好由婆婆照顾。

     十几年后我在街上碰到了丽文,她还认识我,两手紧紧的握着我的手,微笑着问这问那,十分热情。可是不一会,她的两眼开始发直,看了让人害怕。我的眼圈湿了,心中怜悯她,但又怨她,我说不清楚,为什么会是那种心态。

 

                    (二)

     老蔫是上海知青,黑龙江的兵团战士。七四年冬,当他感到回家无望时也找了个对象,女朋友不是知青,是当地人,前年毕业的中学生。风英身高近一米六,五官端正,长着一双笑眼。她人善良、单纯、勤快、能干。七七年元旦他们结婚了,连里分给他们一套去年倒出的土房。

      知青们陆续返城了,七九年当老蔫带着风英风尘仆仆的回到上海,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那时住房紧张,他们只好和父母,妹妹们挤在一起。面对这个土里土气的媳妇,婆婆说话总是凶巴巴的,不带好气,洋气的小姑子们更是不拿正眼看她。老蔫没正式安排工作,找了份临时工,每天回来都比较晚。他原本话就不多,这种情况两人话更少了,通常是吃完饭就去睡觉了。偶尔风英会对他说些家事,抱怨婆婆和小姑子。老蔫有时默不做声,有时责怪她不该斤斤计较。他不知道既便结了婚,也需要相互交流,这样才能彼此感知。风英没户口,没特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在家里做家务。到外面她听不懂别人说话,无法交流。在家没人和她说话,孤独寂寞。

      这样的日子过了二年多,一天因一件小事,小姑子又和她大吵起来。事后风英越想越气,两年来的委屈一下子都涌上来,她没留下一句话,用自杀结束了自己年青的生命。

      听说此事后,我沉默很久,脑中浮现出她扎着两个小辩,眼睛老是带笑的模样。不知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想到了,黑土地的亲人们?是否想到了,凝结他们爱情的那间小屋?

 

                  (三)

      北京知青杨洋和周秀丽,从小就住在同一所大学的家属楼里。小学、中学在一个班,下乡时又在一个团。可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知什么时候起,他们相爱了,返城一年多后,两人走在了一起。

      婚后他们挤在十几平米的小房里,生活虽过的苦些,日子却是快乐的。特别是儿子降生后,小屋里常传出一阵阵笑声。几年后旧房动迁了,长工资了,提干了,买车了,儿子上大学了,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好事一件接着一件。

      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开始闹别扭了。从抱怨对方,到无端的猜忌。从最初的争吵,到后来的无话可说,夫妻之间已没有语言交流。那个被称之为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现在已没了往日的温暖,再也听不到笑声。下班了杨洋还在磨蹭,走在路上尽量把脚步放缓,他实在不愿再回到那个冰冷的家。杨洋去意已决,分手成为必然。持续几年的冷战,在儿子大学毕业之际,终于结束了。曾经爱的那么真,那么深,现在不爱了,人生真是变化无常。

 

                       (四)

      这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看了让人羡慕。大白话是天津知青,大个是北京知青。都在团机关工作,不在一个部门,但在一个机关食堂就餐。大白话性格开朗,爱说爱闹,有时还臭贫,排队吃饭那么一会嘴也闲不住。大个性格温和,话语不多,做事稳重。很快他们就认识了,两年多后恋爱了,团机关的人很奇怪,这样两种性格的人,怎么会在一起了?

      返城后大白话去了北京,结婚时没有房子,只好借住在亲戚家的一处空房里。那会工作忙,他们又要强,晚上常挑灯夜读,三年多后双双考入成人大学。毕业后大个被分到公司人事科,大白话进了销售科,女儿也已四岁了。

      那时公司的政策好,规定销售过百万,就可按比例提成。大白话舍不得休一天,东奔西走,把他负责的几个县市,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年底他成为公司里唯一销售过百万的人,被评为销售冠军,并得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四年后他们搬进了,公司分给的新房。

      三十年过去了,他们没吵过,没闹过,两人互敬互爱。有事共同商量,说是商量,其实大多是大个做主,大白话去执行。问起秘诀,大个说:“也没什么,就是信任,尊重,彼此包容和理解,遇事换位思考。无论是钱还是什么,都给各自留有空间,也就打不起来了。”

     如今女儿在国内一家大公司工作,他们都已退休。于是一起去市场买菜,一起去公园锻炼身体,一起去各地旅游。有时到网上看看,来了兴致还跟帖子,尽情享受幸福的晚年。祝福你们,模范夫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7-18 20:50:41编辑过]

--  作者:开心
--  发布时间:2013/7/14 11:18:00
--  
爱情需要经营,经营的方式不同其结果自然不同。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13/7/14 11:54:00
--  
    相信苦辣酸甜文中所说的四对恋人他们最初的爱无疑是纯真的,只是因为每个主角对爱情的走向因自身的原因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最终的结局大相径庭。
--  作者:苦辣酸甜
--  发布时间:2013/7/14 18:38:00
--  
          同意开心的观点,爱情需要经营。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3/7/15 8:14:00
--  

四对爱情四种果,

明显甜蜜不算多,

看来大家要珍惜,

理解谦让益方得。


--  作者:苦辣酸甜
--  发布时间:2013/7/15 10:11:00
--  
          千帆过说的没错,最初都是真情实意,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才有了后面的结果。
--  作者:苦辣酸甜
--  发布时间:2013/7/15 11:10:00
--  

              (五)

      

        小说《围城》有段被称为经典的话,“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他们走在一起是邻居的热心帮忙,冯小光和沈洁都是齐齐哈尔的知青,下乡不在一个师。返城回来时两人岁数都不小了,认识后相处半年多,他们就匆匆结婚。

      婚后不久双方的缺点,便逐步暴露出来。小光朋友多,又好喝两口。下班后经常和一些朋友聚在一起抽烟,喝酒。有时在家里,有时在外面。海阔天空的聊,直到很晚回家。家务活都扔给了沈洁。 她原本脾气就急躁,起初埋怨几句,常了两人开始吵架。

 

      女儿出世后,家里的活多了不少,小光有所收敛。可孩子大一点后,他依旧我行我素。她曾想过离婚,但又舍不得孩子,怕跟自己受苦,怕跟他受屈。必竟那时挣的少,必竟那时孩子小。就这样他们三天两头的吵,竟然吵了一辈子。虽然彼此没再提过离婚,却也和离了差不多。女儿结婚后,倒出了一个屋子,于是他们各住各屋,各干各的,不多说一句话,家里就象一个无声的世界。一个没有爱的家,就象一个空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7-15 12:12:12编辑过]

--  作者:千帆过
--  发布时间:2013/7/15 11:16:00
--  
   所谓爱,简言之就是愿意为对方改变自己。冯小光显然还不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只顾自己的习惯和嗜好而忽略了沈洁的感受,这样的爱情结局可想而知。
--  作者:麻沙老农
--  发布时间:2013/7/15 12:18:00
--  

      著名学者张中行把婚姻分为4个等级: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

      实际生活中,第二种和第三种大概比较常见。


--  作者:苦辣酸甜
--  发布时间:2013/7/15 15:45:00
--  

           谢谢龙行天下,千帆过对本文的关注。祝好!

       沈洁的婚姻是痛苦的,她一生都没快乐过。若不是那句“宁拆一座庙,不破  一个婚”的话,我真想对她说:“冲出围城吧,去寻找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