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7) ---- 【原创】从杜牧《清明》诗说起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7&id=101735) |
-- 作者:天山雄鹰 -- 发布时间:2014/4/5 11:46:00 -- 【原创】从杜牧《清明》诗说起 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我国晚唐诗人杜牧(公元803至852年)所作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百年来无论在文坛还是在民间广为传诵,老幼皆知,堪称清明一绝。 “杏花春雨江南”,清明时节安徽池州一带春暖还凉,绿草铺野、柳丝挂叶、杏花开放,经常是春风细雨。也是人们祭奠先人、上坟扫墓,出游观景、赏花踏青之时。 上坟的人们、踏青的人们,还有赶路的人们遇到纷纷细雨,总要找个避风遮雨的地方,吃点喝点歇息歇息。 陌生的赶路人在凄迷的细雨中前行,又饥又渴平添了几分愁绪,此时遇到了放牛的孩子,忙问哪里有歇脚吃饭的地方。牧童抬手向前方一指,透过了雨雾,在树林的尽头隐隐现出村落的屋脊,告诉行人那里有个村子叫杏花村,村里有吃酒、歇息的地方。 作者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活脱脱的凄迷春雨中的民俗画卷。 “诗因景而灵秀,景因诗而名重”杜牧作《清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后,历代文人墨客、仕宦贤人纷至沓来,访古探幽、饮酒赋诗。 从古至今,杜牧的《清明》诗得到许多古今文人的诗词应和,还有不少古今文人在《清明》原诗的基础上加以改编。 一九五七年的《羊城晚报》上登载过一篇小文章《世界上最短的剧》,《清明》诗改编成一个小小的剧:“时间:清明时节。布景:雨纷纷。地点:路上。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古人将《清明》诗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有人将《清明》诗改为四言诗:“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有人将《清明》改为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还有人将《清明》改为六言诗:“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甚至有古人将《清明》诗改为词令:“南乡子.清明:清明时节雨,雨纷纷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不远杏花村。” 宋代有位书法家善题扇面,他只是在原诗上加了两个逗号,变换了标点符号的位置,就将《清明》诗改为绝妙小令,题於扇面之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们现代人也有改写《清明》诗的。一九七六年春天,周恩来总理去世不久,“四人帮”借总理去世,大整老革命、老干部,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清明节期间,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张贴诗文,用诗词口诛笔伐“四人帮”。有一首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悼念总理哭英魂。借问为何有阻碍?阴风起自阊阖门。”有的诗写道:“清明时节人纷纷,纪念碑前欲断魂。借问怒从何处起?红墙那边出妖精。” 另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清明时节泪纷纷,民众亿万悲丧魂。光明正大悼总理,何惧五令又三申。”寄托了九亿中国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对“四人帮”的切齿痛恨。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感染力和精神价值,往往以美好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杜牧的《清明》诗就是如此。让我们以积极的生命态度,从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融入到我们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之中,并把它传承下去。
|
-- 作者:黑土阡陌 -- 发布时间:2014/4/5 16:12:00 -- 清明联想、佳句缤纷。 |
-- 作者:闲人一个 -- 发布时间:2014/4/5 19:55:00 -- 好文堪赏,问好朋友!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4/4/6 8:24:00 -- 中华文明真灿烂, 清明诗句上百篇, 同一诗歌改编后, 意境仍在感回然。 |
-- 作者:天山雄鹰 -- 发布时间:2014/4/6 13:52:00 -- 谢谢三位版主的关注,祝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