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7)
----  [原创]刨茬子 打茬子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7&id=10455)

--  作者:沙海归舟
--  发布时间:2008/12/17 14:52:00
--  [原创]刨茬子 打茬子
 

                           刨茬子 打茬子

      刨茬子、打茬子是大地解冻后春耕春播开始前的活计。茬子,是庄稼收割后遗留在地上的短根和茎。茬子的“茬”,字典上读音为“茶”,科尔沁人读作“炸”。刨茬子,就是把收割苞米后遗留在田垄里的根茎抠挖出来;以便春耕起垄,播种入土;还能获得一批好柴禾;打茬子,就是用力磕净苞米根系上的“护芯土”,这样做,柴火好烧,更重要的是有效防止田野土壤流失。否则,年复一年,每个茬子根带走一大坨宝贵的团粒结构富营养土,那耕地损失就大了。

      刨茬子的人,双手一前一后握好镐把,镐头探在身后,顺垄前行,侧身回头,镐抬镐落,把苞米根须斩断。看剪影,就像古战场上武将交锋,使用拖刀计、回马枪,立斩顽敌首级,动作干净利索。

      在影视片里见到过油田专用采油设备——“磕头机”,机械臂在相等的时间间隔里,永不知疲倦的重复同一个机械动作:抬起——落下。田野里刨茬子的劳动力,好比轻型的顺垄沟移动的人工“磕头机”,一天成千上万次等间距(株距)有节奏地镐起镐落,斩断苞米茬子的须根,全靠血肉之躯,全靠肌肉发达的臂膀,全靠一身蛮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刨茬子要比铲(锄)地累得多。一是刨茬子用的马蹄形镐头要比铲地的锄头重许多;二是铲地只是在地表皮上松土、除草;而刨茬子要斩断苞米扎进土垄的密匝匝根系。刨茬子握镐把不得法,掌心会打满血泡,不小心磨破血泡发生感染,形成了“膙毒”,麻烦更大,需要手术引流排脓。刨茬子手法不对头,难免受瞎累,简直就是用镐头连续翻动大土坷垃块,属于超强的体力劳动。科尔沁一度推广苞米“大步双株”密植法,一埯留两株禾苗,刨茬子的工作量翻番加倍。没有经过长期历练的生手,连着几天刨茬子,会被累得腰酸臂痛手胀腕子肿,甚至尿血。

      茬子刨倒后,撂在垄上,经过晾晒,自然风干,护芯土变得疏松了,较容易磕打。

      打茬子的活儿,骑垄跨步,马步蹲裆,面向黄土背朝天,两手不停地抓起一对对苞米茬子茎管,用力对磕。打茬子一般都是大风呼啸、浮尘漫天、“土地爷请客的日子”。偏偏干的活儿又是自讨苦吃——抖楞土坷垃。尽管采取了看风向站垄,包严头巾,扎紧围脖,带好风镜,以防风沙迷眼等种种防范措施,穿裆风倒卷浮尘,仍难免弄得个个灰头土脸,累得直不起腰。当地农谚说,“女的怕补袜子,男的怕打茬子”,此话不假。

      磕净土的茬子堆成堆。装运茬子相比打茬子就简单方便多了。用二齿钩子把茬子叨到筐里,扣到车上,铁锨一拍,茬子们盘根错节,相互咬紧,不用绳捆索拢,决不会途中散落。

      苞米茬子是最受农户青睐的硬柴禾之一。用它烧大灶太奢侈了!拿它点炉子,不必再动刀斧加工,柴禾长短适中;而且火头硬,烧水开得快。盘腿坐在火炕上,喝着苞米茬子烧的开水沏出的红茶,这大概是刨茬子打茬子辛苦付出者唯一能体验到的温馨回报。

      听说有些发达国家农业种植早就实行免耕法,庄稼收割后,根系不用刨挖捡净,就地翻扣在土壤中化作肥料,不妨碍下一茬农作物播种耕作和收成。这多省事!希望这好办法早日能在“咱这疙瘩”应用推广,乡亲们就不用再干刨茬子、打茬子这种又脏又累的苦活了。


--  作者:闯北走南
--  发布时间:2008/12/18 9:47:00
--  

  北方种玉米的地方大约都有这活。南方种的少,可供烧火的东西也多,好像是直接用犁翻耕了算了。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2/18 10:19:00
--  
农活各类千千万,
各项要求示一般,
不但需要强体力,
而且还得技术娴。

--  作者:武坚
--  发布时间:2008/12/18 11:11:00
--  
沙海归舟是庄稼院的好把式,各种农活程序描述得娴熟真切。我也参加过大会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仗着是年轻力壮,累了热炕一宿解乏,第二天照样上。
--  作者:穆怀书
--  发布时间:2008/12/18 11:36:00
--  
读沙海归舟《刨茬子  打茬子》,楼主把科尔沁打茬子的农活写得那么贴切、真切,真所谓原生态。想没有亲身真刀真枪的实干,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作者不但在实践中善于观察事务,而且坚实的笔力功底,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感谢沙海归舟,再盼原生态佳作。

--  作者:快乐老头
--  发布时间:2008/12/18 14:32:00
--  
      沙翁的文章细腻入微,感受真挚好文!我们下乡的地方没有农活,后来到了油田才知道,东北农活是要花大力气的,刨茬子、刨粪堆每样只干过一次,确实累呀,后者是冬天干的更不好受。我们用的是丁字镐,比那方头大镐可省些力,那也累的够戗呀。
            顺便补一篇供读
                                                               《元旦起步》
    每年新年,大庆都会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来迎进新年,据说这是从会战初期就形成的传统。 
 
    我第一次参加起步是一九七四年的元旦,早晨我们乘车来到五矿家属管理站,每人一把铁锹是昨天就准备好的。任务是把焐好的农家肥翻出来往地里送。 
 
    第一次干这样的活,粪肥是什么样的一点都不知道,刨开粪堆,一股难闻的气味迎风扑来,呛得我赶紧背过脸去。看到老同志一点反应都没有,照样一锹一锹的翻着粪肥,我的脸腾的红了,感觉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也一锹一锹的干起来。 
 
    隆冬的天气,一阵阵冷风袭来,干得起劲的人们似乎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有的人把穿在外面的工服脱了,一股热气从领口升腾出来,不一会就在眉毛和胡子上结成白色的霜。在大家的带领下,我也干得浑身是汗了,嗓子似乎干得很,口也越来越渴了。等管理站把水送来的时候,大家一下子涌到水罐旁,每人都是一大碗呀。水是加了糖的茶水,美味的解渴饮料,喝着水大家也就歇下来了。望着被我们翻出来的一大堆粪肥,也淡淡的冒着热气,老同志夸我们年轻人有力气,还玩笑地说:“秋天丰收了,先给年轻人煮青苞米吃”。青苞米就是嫩玉米,现在要一元钱一穗呢,那时,我们可是管够吃,自己地里种的嘛。可比吃窝头香甜多了,就是发糕也没有嫩玉米好吃呀。 
 
    休息后,大家一鼓作气,一个上午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领导在“战后”总结的时候还特意提到我们几个年轻人,表扬我们不怕脏不怕累,我心里却感到惭愧。 
 
    以后,元旦起步的内容多了,挖管线沟、清理油井场地、下基层巡回医疗、到采油小队检查身体------,反正是五花八门,有平时干的,也有平时很少干的。 
 
    总之,起步就是从某种角度为一年的生产劳动开一个好头,可谓用心良苦了。后来就有些流于形式了,人们的看法也多了,也没有那种激情了。到八十年代初就取消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活动了,其实我还挺怀念那些日月的。 
 

--  作者:穆怀书
--  发布时间:2008/12/18 14:48:00
--  
以下是引用快乐老头在2008-12-18 14:32:10的发言:
      沙翁的文章细腻入微,感受真挚好文!我们下乡的地方没有农活,后来到了油田才知道,东北农活是要花大力气的,刨茬子、刨粪堆每样只干过一次,确实累呀,后者是冬天干的更不好受。我们用的是丁字镐,比那方头大镐可省些力,那也累的够戗呀。
            顺便补一篇供读
                                                               《元旦起步》
    每年新年,大庆都会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来迎进新年,据说这是从会战初期就形成的传统。 
 
    我第一次参加起步是一九七四年的元旦,早晨我们乘车来到五矿家属管理站,每人一把铁锹是昨天就准备好的。任务是把焐好的农家肥翻出来往地里送。 
 
    第一次干这样的活,粪肥是什么样的一点都不知道,刨开粪堆,一股难闻的气味迎风扑来,呛得我赶紧背过脸去。看到老同志一点反应都没有,照样一锹一锹的翻着粪肥,我的脸腾的红了,感觉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也一锹一锹的干起来。 
 
    隆冬的天气,一阵阵冷风袭来,干得起劲的人们似乎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有的人把穿在外面的工服脱了,一股热气从领口升腾出来,不一会就在眉毛和胡子上结成白色的霜。在大家的带领下,我也干得浑身是汗了,嗓子似乎干得很,口也越来越渴了。等管理站把水送来的时候,大家一下子涌到水罐旁,每人都是一大碗呀。水是加了糖的茶水,美味的解渴饮料,喝着水大家也就歇下来了。望着被我们翻出来的一大堆粪肥,也淡淡的冒着热气,老同志夸我们年轻人有力气,还玩笑地说:“秋天丰收了,先给年轻人煮青苞米吃”。青苞米就是嫩玉米,现在要一元钱一穗呢,那时,我们可是管够吃,自己地里种的嘛。可比吃窝头香甜多了,就是发糕也没有嫩玉米好吃呀。 
 
    休息后,大家一鼓作气,一个上午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领导在“战后”总结的时候还特意提到我们几个年轻人,表扬我们不怕脏不怕累,我心里却感到惭愧。 
 
    以后,元旦起步的内容多了,挖管线沟、清理油井场地、下基层巡回医疗、到采油小队检查身体------,反正是五花八门,有平时干的,也有平时很少干的。 
 
    总之,起步就是从某种角度为一年的生产劳动开一个好头,可谓用心良苦了。后来就有些流于形式了,人们的看法也多了,也没有那种激情了。到八十年代初就取消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活动了,其实我还挺怀念那些日月的。 
 

一年轮回有圆缺,
元旦起步从头越;
新年开头心良苦,
还是怀念那年月。

-读快乐老兄《起步》有感。


--  作者:小豆子
--  发布时间:2008/12/18 14:53:00
--  
哈哈!
     刨茬子,农谚之中的四大累之一,
        打大墙,
        托大坯。
       刨大茬子,
        x  x  x 。
                

--  作者:沙海归舟
--  发布时间:2008/12/18 20:03:00
--  
谢谢各位鼓励
--  作者:奀石
--  发布时间:2008/12/22 20:55:00
--  
仿佛回到了干农活的日子--接受再教育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