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7) ---- [原创]刨茬子 打茬子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7&id=10455) |
-- 作者:沙海归舟 -- 发布时间:2008/12/17 14:52:00 -- [原创]刨茬子 打茬子
|
-- 作者:闯北走南 -- 发布时间:2008/12/18 9:47:00 -- 北方种玉米的地方大约都有这活。南方种的少,可供烧火的东西也多,好像是直接用犁翻耕了算了。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2/18 10:19:00 -- 农活各类千千万, 各项要求示一般, 不但需要强体力, 而且还得技术娴。 |
-- 作者:武坚 -- 发布时间:2008/12/18 11:11:00 -- 沙海归舟真是庄稼院的好把式,各种农活程序描述得娴熟真切。我也参加过大会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仗着是年轻力壮,累了热炕一宿解乏,第二天照样上。 |
-- 作者:穆怀书 -- 发布时间:2008/12/18 11:36:00 -- 读沙海归舟《刨茬子 打茬子》,楼主把科尔沁打茬子的农活写得那么贴切、真切,真所谓原生态。想没有亲身真刀真枪的实干,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作者不但在实践中善于观察事务,而且坚实的笔力功底,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感谢沙海归舟,再盼原生态佳作。 |
-- 作者:快乐老头 -- 发布时间:2008/12/18 14:32:00 -- 沙翁的文章细腻入微,感受真挚好文!我们下乡的地方没有农活,后来到了油田才知道,东北农活是要花大力气的,刨茬子、刨粪堆每样只干过一次,确实累呀,后者是冬天干的更不好受。我们用的是丁字镐,比那方头大镐可省些力,那也累的够戗呀。 顺便补一篇供读 《元旦起步》 每年新年,大庆都会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来迎进新年,据说这是从会战初期就形成的传统。 我第一次参加起步是一九七四年的元旦,早晨我们乘车来到五矿家属管理站,每人一把铁锹是昨天就准备好的。任务是把焐好的农家肥翻出来往地里送。 第一次干这样的活,粪肥是什么样的一点都不知道,刨开粪堆,一股难闻的气味迎风扑来,呛得我赶紧背过脸去。看到老同志一点反应都没有,照样一锹一锹的翻着粪肥,我的脸腾的红了,感觉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也一锹一锹的干起来。 隆冬的天气,一阵阵冷风袭来,干得起劲的人们似乎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有的人把穿在外面的工服脱了,一股热气从领口升腾出来,不一会就在眉毛和胡子上结成白色的霜。在大家的带领下,我也干得浑身是汗了,嗓子似乎干得很,口也越来越渴了。等管理站把水送来的时候,大家一下子涌到水罐旁,每人都是一大碗呀。水是加了糖的茶水,美味的解渴饮料,喝着水大家也就歇下来了。望着被我们翻出来的一大堆粪肥,也淡淡的冒着热气,老同志夸我们年轻人有力气,还玩笑地说:“秋天丰收了,先给年轻人煮青苞米吃”。青苞米就是嫩玉米,现在要一元钱一穗呢,那时,我们可是管够吃,自己地里种的嘛。可比吃窝头香甜多了,就是发糕也没有嫩玉米好吃呀。 休息后,大家一鼓作气,一个上午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领导在“战后”总结的时候还特意提到我们几个年轻人,表扬我们不怕脏不怕累,我心里却感到惭愧。 以后,元旦起步的内容多了,挖管线沟、清理油井场地、下基层巡回医疗、到采油小队检查身体------,反正是五花八门,有平时干的,也有平时很少干的。 总之,起步就是从某种角度为一年的生产劳动开一个好头,可谓用心良苦了。后来就有些流于形式了,人们的看法也多了,也没有那种激情了。到八十年代初就取消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活动了,其实我还挺怀念那些日月的。 |
-- 作者:穆怀书 -- 发布时间:2008/12/18 14:48:00 -- 以下是引用快乐老头在2008-12-18 14:32:10的发言:
沙翁的文章细腻入微,感受真挚好文!我们下乡的地方没有农活,后来到了油田才知道,东北农活是要花大力气的,刨茬子、刨粪堆每样只干过一次,确实累呀,后者是冬天干的更不好受。我们用的是丁字镐,比那方头大镐可省些力,那也累的够戗呀。 顺便补一篇供读 《元旦起步》 每年新年,大庆都会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来迎进新年,据说这是从会战初期就形成的传统。 我第一次参加起步是一九七四年的元旦,早晨我们乘车来到五矿家属管理站,每人一把铁锹是昨天就准备好的。任务是把焐好的农家肥翻出来往地里送。 第一次干这样的活,粪肥是什么样的一点都不知道,刨开粪堆,一股难闻的气味迎风扑来,呛得我赶紧背过脸去。看到老同志一点反应都没有,照样一锹一锹的翻着粪肥,我的脸腾的红了,感觉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也一锹一锹的干起来。 隆冬的天气,一阵阵冷风袭来,干得起劲的人们似乎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有的人把穿在外面的工服脱了,一股热气从领口升腾出来,不一会就在眉毛和胡子上结成白色的霜。在大家的带领下,我也干得浑身是汗了,嗓子似乎干得很,口也越来越渴了。等管理站把水送来的时候,大家一下子涌到水罐旁,每人都是一大碗呀。水是加了糖的茶水,美味的解渴饮料,喝着水大家也就歇下来了。望着被我们翻出来的一大堆粪肥,也淡淡的冒着热气,老同志夸我们年轻人有力气,还玩笑地说:“秋天丰收了,先给年轻人煮青苞米吃”。青苞米就是嫩玉米,现在要一元钱一穗呢,那时,我们可是管够吃,自己地里种的嘛。可比吃窝头香甜多了,就是发糕也没有嫩玉米好吃呀。 休息后,大家一鼓作气,一个上午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领导在“战后”总结的时候还特意提到我们几个年轻人,表扬我们不怕脏不怕累,我心里却感到惭愧。 以后,元旦起步的内容多了,挖管线沟、清理油井场地、下基层巡回医疗、到采油小队检查身体------,反正是五花八门,有平时干的,也有平时很少干的。 总之,起步就是从某种角度为一年的生产劳动开一个好头,可谓用心良苦了。后来就有些流于形式了,人们的看法也多了,也没有那种激情了。到八十年代初就取消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活动了,其实我还挺怀念那些日月的。 一年轮回有圆缺, |
-- 作者:小豆子 -- 发布时间:2008/12/18 14:53:00 -- 哈哈! 刨茬子,农谚之中的四大累之一, 打大墙, 托大坯。 刨大茬子, x x x 。 |
-- 作者:沙海归舟 -- 发布时间:2008/12/18 20:03:00 -- 谢谢各位鼓励! |
-- 作者:奀石 -- 发布时间:2008/12/22 20:55:00 -- 仿佛回到了干农活的日子--接受再教育的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