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7)
---- 香格里拉的云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7&id=15544)
|
-- 作者:戈壁风
-- 发布时间:2009/3/11 23:03:00
-- 香格里拉的云
在城里住久了,到了高原才发现天是那样的蓝,地是那样的广阔,天地之间是那样的近,天上的云朵几乎抬手可得。 这个发现是在从丽江去香格里拉的路上。早晨出发,车刚刚开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一处观景地,很多游客都去方便,我便按导游说的去寻找那个观景台,其实那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观景平台,只见到了一个藏式的门楼。我沮丧地进了门楼,却突然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门楼内是一袭向下的石阶,石阶的尽头是一个小山包,山包上有座红门庙宇,庙宇处在两山的峡谷之中,汹涌的金沙江从庙宇的后面穿过。更加奇特的是,那庙宇虽然很低,但却被泛着霞光的云雾环绕,缥缈浮动,变幻莫测,那云似乎就在眼前,构成了一幅仙风道骨的绝妙画卷。渐渐地那云扑面而来,在青山翠谷中肆意飘动,透过云雾你可以看见远处阳光普照的玉龙雪峰,庄严中你无法拒绝那充斥着神秘的感动。 从丽江到香格里拉大约需要4个多小时的车程。汽车沿着金沙江逆流而上,沿途大都在峡谷中穿行,山路蜿蜒曲折,但并不危险。在游历了虎跳峡之后,疲惫的游客已经昏昏欲睡。此时,汽车早进入了中甸境内,我被一阵颠簸惊醒,向车窗外望去,发现汽车已驰骋在高原草甸,窗外一马平川,偶见的藏民木屋、牦牛点缀其中,给草垫带来了一片生机。抬眼望去,再次发现了湛蓝天空下不断变化的白云。那云不仅变幻着形状,而且变幻着色彩;不是城中常见的远远的飘散的絮状物体,而是色彩鲜明、响亮灵动、充满张力的生命。起先我是默默地观赏,看云忽而波涛汹涌,忽而万马奔腾,忽而狼烟四起……。后来就是难以压抑的激动,于是掏出相机一阵狂拍,终于留下了值得回味的一个个瞬间。 云南的风景固然漂亮,但我发现云南的云更加美丽。喜欢拍摄风景的朋友都知道云的重要,不同变化的云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所拍对象的光影,也会增添画面的气氛。景色的变化只有四季,而云的变化永远是未知的、无穷尽的,这便是云的魅力。我喜欢云,是因为云的坦荡,云的豁达、云的开阔与自由。 其实,单纯拍云,有时也会出好的作品,云本身就是创作的主体。 当云和景很好结合的时候,那便是最美妙的时刻了! 记得转天早晨我们乘车去普达措国家公园,那天雾气浓重(其实,雾就是地上的云)。快到的时候,一缕阳光破雾而出,映得两山间雾气、地气和云霭相接,藏民的木屋、晒粮的木架、院落的栏栅在逆光中闪亮,远处金黄色的油菜花遍地怒放,一眼望去,真是一处梦幻仙境!只可惜那车开得太快,那路太过曲折,转眼这景色便在车后逝去了。 从云南回来后,我把几张关于云的照片发到了兵团战友们开创的一个网页上,大家也纷纷做出了点评。其中一位战友的跟帖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与共鸣。我想把它摘录在这里,作为本文的结束: “有时我想,其实当初咱们在河西走廊时,头顶的天空其实也经常是这么美的。只是没有引起今天这样的情思。原因也许很简单:1、见到的机会太多,就没当成美景,不知道珍惜;2、身体的劳累和特殊年代中那难以承受的政治压力,使人无暇去细细品味、欣赏身边的自然美景;3、那时,“闲情逸致”非但不是美德,而且在人们心目中,在自己心目中均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是应当被革除的东西;4、最主要的,那时我们还年轻,还不懂得生活,还不懂得自觉地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还不懂得“美在自己心中”的道理。如今,沧桑历尽,方知“世间有大美”,问题只在于以怎样的心情去生活,去感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照片为楼主拍摄)
|
-- 作者:设字209
-- 发布时间:2009/3/11 23:07:00
--
香格里拉的云
在城里住久了,到了高原才发现天是那样的蓝,地是那样的广阔,天地之间是那样的近,天上的云朵几乎抬手可得。 这个发现是在从丽江去香格里拉的路上。早晨出发,车刚刚开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一处观景地,很多游客都去方便,我便按导游说的去寻找那个观景台,其实那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观景平台,只见到了一个藏式的门楼。我沮丧地进了门楼,却突然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门楼内是一袭向下的石阶,石阶的尽头是一个小山包,山包上有座红门庙宇,庙宇处在两山的峡谷之中,汹涌的金沙江从庙宇的后面穿过。更加奇特的是,那庙宇虽然很低,但却被泛着霞光的云雾环绕,缥缈浮动,变幻莫测,那云似乎就在眼前,构成了一幅仙风道骨的绝妙画卷。渐渐地那云扑面而来,在青山翠谷中肆意飘动,透过云雾你可以看见远处阳光普照的玉龙雪峰,庄严中你无法拒绝那充斥着神秘的感动。 从丽江到香格里拉大约需要4个多小时的车程。汽车沿着金沙江逆流而上,沿途大都在峡谷中穿行,山路蜿蜒曲折,但并不危险。在游历了虎跳峡之后,疲惫的游客已经昏昏欲睡。此时,汽车早进入了中甸境内,我被一阵颠簸惊醒,向车窗外望去,发现汽车已驰骋在高原草甸,窗外一马平川,偶见的藏民木屋、牦牛点缀其中,给草垫带来了一片生机。抬眼望去,再次发现了湛蓝天空下不断变化的白云。那云不仅变幻着形状,而且变幻着色彩;不是城中常见的远远的飘散的絮状物体,而是色彩鲜明、响亮灵动、充满张力的生命。起先我是默默地观赏,看云忽而波涛汹涌,忽而万马奔腾,忽而狼烟四起……。后来就是难以压抑的激动,于是掏出相机一阵狂拍,终于留下了值得回味的一个个瞬间。 云南的风景固然漂亮,但我发现云南的云更加美丽。喜欢拍摄风景的朋友都知道云的重要,不同变化的云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所拍对象的光影,也会增添画面的气氛。景色的变化只有四季,而云的变化永远是未知的、无穷尽的,这便是云的魅力。我喜欢云,是因为云的坦荡,云的豁达、云的开阔与自由。其实,单纯拍云,有时也会出好的作品,云本身就是创作的主体。 当云和景很好结合的时候,那便是最美妙的时刻了! 记得转天早晨我们乘车去普达措国家公园,那天雾气浓重(其实,雾就是地上的云)。快到的时候,一缕阳光破雾而出,映得两山间雾气、地气和云霭相接,藏民的木屋、晒粮的木架、院落的栏栅在逆光中闪亮,远处金黄色的油菜花遍地怒放,一眼望去,真是一处梦幻仙境!只可惜那车开得太快,那路太过曲折,转眼这景色便在车后逝去了。 从云南回来后,我把几张关于云的照片发到了兵团战友们开创的一个网页上,大家也纷纷做出了点评。其中一位战友的跟帖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与共鸣。我想把它摘录在这里,作为本文的结束: “有时我想,其实当初咱们在河西走廊时,头顶的天空其实也经常是这么美的。只是没有引起今天这样的情思。原因也许很简单:1、见到的机会太多,就没当成美景,不知道珍惜;2、身体的劳累和特殊年代中那难以承受的政治压力,使人无暇去细细品味、欣赏身边的自然美景;3、那时,“闲情逸致”非但不是美德,而且在人们心目中,在自己心目中均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是应当被革除的东西;4、最主要的,那时我们还年轻,还不懂得生活,还不懂得自觉地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还不懂得“美在自己心中”的道理。如今,沧桑历尽,方知“世间有大美”,问题只在于以怎样的心情去生活,去感知。”
|
-- 作者:设字209
-- 发布时间:2009/3/11 23:10: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戈壁风
-- 发布时间:2009/3/11 23:24:00
--
载入照片的时候搞乱了代码,多亏设字209超版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09/3/12 6:37:00
--
“世间有大美”,需用心去生活,去感知。
|
-- 作者:闯北走南
-- 发布时间:2009/3/12 7:26:00
--
要用心灵去感受美,才不会错过美景,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3/12 9:56:00
--
景色感情两相依, 不同心情不同意, 当年实在太劳累, 哪有闲情赏景气。
|
-- 作者:穆怀书
-- 发布时间:2009/3/12 10:14:00
--
欢迎戈壁风好友光临散文故事版发表佳作! 云的抒怀,令人仰止。楼主笔下的云忽而波涛汹涌,忽而万马奔腾,忽而狼烟四起……。在忽而飘渺逸仙,忽而梦幻如仙的意境中,去感知生活。好一篇抒情散文。欣赏!
|
-- 作者:野渡舟横
-- 发布时间:2009/3/12 11:17:00
--
路过,不错.
|
-- 作者:戈壁风
-- 发布时间:2009/3/12 23:11:00
--
以下是引用轻舟在12/3/2009 AM 6:37:31的发言: “世间有大美”,需用心去生活,去感知。
“情调”是难得的东西,需要用心去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