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7) ---- 【原创】关于战争的一点看法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7&id=23619) |
-- 作者:红蝙蝠 -- 发布时间:2009/7/31 11:44:00 -- 【原创】关于战争的一点看法 关于战争的一点看法 八一建军节又到了。思绪又打开我尘封的记忆。我作为一个有幸参加过共和国最近的一场战争的一员想谈点对战争的看法。 但我认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胜利不是它本身。大哥哥教训小弟弟,简只是杀鸡用牛刀。这场战争的最大意义是它横扫了文化大革命留在人们心中的霪霾,凝聚了全国人民已经松散的心。吹响了改革开放进军四化的号角,同时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经过十年动乱仍然强大。可以说:没有那场战争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所以我最佩服邓小平策化了这场战争。他是最伟大的政治家。 所以战争带给我们的是,没有永远的英雄,只有永远的伤痛。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7/31 12:06:00 -- 政治之后战争续, 壮烈豪迈最神奇, 荣誉伴随世事变, 最终目标是远离。 |
-- 作者:闯北走南 -- 发布时间:2009/7/31 16:20:00 -- 同意楼主的看法,愿我们只为和平而战。 |
-- 作者:虎林远方 -- 发布时间:2009/7/31 16:39:00 --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打打杀杀,好好坏坏,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政治。 |
-- 作者:无声 -- 发布时间:2009/7/31 17:01:00 -- 转帖 - 知青上海 79年我还在部队服役,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前夕,部队 传达总参谋部的精神,如果南面开战,北面的苏联可能会出兵相助。北面的第一战场在内蒙古,以当时的双方武器装备和兵力对比,苏联在一天内就可以从内蒙古突破我军防线打到北京。第二战场在黑龙江和新疆,苏联不大可能孤军直入。当时对是否对越南宣战,总参谋部分歧很大,两种意见争论不下,邓总长亲自坐镇总参谋部,24小时内作出了发起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决策。其理由是:一旦战争爆发,虽然北京可能保不住,但战争时间一拖久,战线一拉长,苏联很可能打不赢。所以,中苏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苏联可能在黑龙江和新疆搞一些边境摩擦,小打小闹。果然不出邓所料,苏联不但没有出兵,竟然连边境摩擦也很少。结果越南大呼上当,因苏联挑动中越边境冲突,对越南是有“出兵助战”的承诺的。 听老兵讲,69年,我们部队的部分骨干也被抽调到珍宝岛上去参加实战锻炼,尽管是边境冲突,小型战斗,但参加的人后来大部分被提拔,直到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珍宝岛战斗的影响被逐渐淡化。 此外,毛与邓的思路和打法也不一样。毛动员广大知青到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和云南边疆,组建成半军事化的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想用人民战争的方法保卫边疆。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前后,我在部队听说,军委调集了10 个师准备保卫大庆油田,一旦战斗打响,其他部队先撤到两边,闪开一条路,让苏军长驱直入后切断其后勤保障和支援,再围而歼之。 当时因知青掀起了大返城的风潮,上面的意思是把知青全撤下来,使用正规军。我们在东北的部队已进入一级战备,并迅速扩军准备开赴前线迎战。我想,当时云南和黑龙江知青返城的问题,中央迅速和妥善地解决,可能与当时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背景也有一些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