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7) ---- 《茶余饭后集》之十七:二把刀谈诗词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7&id=87269) |
-- 作者:石希生 -- 发布时间:2013/1/10 8:48:00 -- 《茶余饭后集》之十七:二把刀谈诗词 十七、二把刀谈诗词
对于诗词,我一向喜欢。在我很小的时候,望子成龙的母亲就在我们兄弟的房间里摆上唐诗、宋词,我父亲还有一本清朝袁枚的《随园诗话》。 父亲谈到他认为的好诗句时,经常会眉飞色舞地侃上一通。可是我没见他写过诗;我母亲是军人世家出身,当然她家里都是满清和“党国”那边的兵,也不知怎么一不留神,唯有她跑出去当了八路了,我们从小就从她那火爆脾气上看出她 “党国军人家庭”的痕迹。不过我母亲仅仅是北平教会学校高中毕业,英文还不错,至今还能翻译一些资料,至于诗词方面就不敢恭维了。 所以我对于诗词,全是从印象方面去理解。 当年我无聊的时候,也会捧着唐诗或宋词半懂不懂地生啃,而且居然有我喜欢的句子。比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君不见黄河之不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所以我一向认为,懂诗的人不一定会写诗,而写诗的人又不一定懂诗。因为能写出好诗的人不多。 但是读诗者也是什么人都有,有懂诗的有不懂诗的。而好诗能从其中的意境上感染那些不懂诗的人。比如我至今不明白什么是“平”什么是“仄”,但有时候也忍不住抡上两句。 渐渐地我也懂点事了,才知道诗是不能乱抡的,它对于格律韵脚有严格的要求,当你美滋滋地以“诗人”自居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后暗笑呢! 可能我的血液里也存有一些“党国军人”的基因,我该抡的时候还照样敢抡,不过我得躲过那劳什子“平”或“仄”,于是我想,宋词不是也叫“长短句”么?我把一些长短不一的对联凑在一起,再改掉对联的痕迹,谁敢说那不是诗?于是我就心安理得了。我曾在北京一位作家先生的私人网站上发表过一首“诗”: 金秋
天到金秋 独云飘零似沧海孤舟 明月初上如华灯精秀 东风送爽犹西去横流 望长天 广宇无垠苍茫阔 心随洪荒任翱游
地到金秋 远山红叶映坡前羊牛 小村瓦舍见杂陈新旧 都市来客多乡中停留 看福地 五谷归仓农家乐 六畜兴旺复何忧
人到金秋 学子读书方寒窗索究 百业为勤但承先启后 佳节一过再埋头苦求 阅市人 游子思归情更切 亲朋堂前一杯酒 这“诗”被那位作家先生加精了,我偷着乐了好一阵子。 那一年邓小平百年诞辰,《华夏时报》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诗歌比赛,我当然不甘寂寞,又投稿一首: 少小离乡去 皓首人未归 拥兵百战死 浮沉几轮回 为国有诤谏 囹圄长相随 改革总设计 华夏已腾飞 结果华夏时报从数万稿件中选出12件来,我的“诗”名列第六。我到木樨地科学会堂放开嗓门高声朗诵,当然那奖品不过是一件衬衫。 那一年“三八节”,正赶上我心情不错,于是我又在宝坛上抡出一首“诗”来: 三八节词 这“诗”登在宝坛上以后,有的女坛友随帖说:“我这才感到当女人真好!” 我又得意了好一阵子。 不过今后有机会,我一定得向高人讨教:“平”、“仄”究竟是什么?别总是胡抡了。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3/1/10 8:58:00 -- 希生真是够谦虚, 硬说自己诗不济, 其实早就很过关, 重在平民能解义。 |
-- 作者:小豆子 -- 发布时间:2013/1/10 10:35:00 -- 哈哈!石希生好! 哈哈, 三把刀的小可,在论坛上滥竽充数的混了许多年 ,写诗用平仄之道依旧是,不知所以然。写出了我的心声! 哈哈,祝愉快!
|
-- 作者:穆怀书 -- 发布时间:2013/1/10 10:44:00 -- 石希生老师很是谦虚。其实诗词的功底只是很深。很多时候,读过诗词的写作很是深奥。不敢填词弄诗。深怕露怯。 |
-- 作者:闯北走南 -- 发布时间:2013/1/10 14:42:00 -- 新诗是不需讲平仄的,只要顺嘴,基本押韵就行。旧体诗对格律、平仄是非常讲究的,一点错也出不得,就是毛泽东这样伟大的诗人,也有被人挑出错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