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老黄牛
-- 发布时间:2013/3/24 17:06:00
-- (散文)蚕豆的春语
我从小就喜欢蚕豆,特别是蚕豆花,而且多次种过蚕豆。
蚕豆,草本一年生(跨年),偏在每年冬至前下种发芽,在严冬中长出小苗蛰伏而度过其幼少年期,却在早春中蓬勃伸展,带着一冬累积的精气力压田边地角的马兰荠菜,远无油菜之张扬却与其暗暗争春宠,也无桃李之大红大白却也争先报春,无缘庙堂之高而嚅嚅,却亦非山野之远而桀桀,以隐隐之清香、延绵之片片,静待嗡嗡之徜徉,欲孕鼓鼓之肉肉。
是啊,春天本就应是庙堂和山野齐乐、名品与凡客共色的季节嘛。你看这蚕豆花,在那还略带春寒生机昂然中那一嘟嘟的花朵,或单或三或四,细看下每朵花后部略有粉色,掀起一片帽子样的花盖子,露出二片花瓣,每瓣白色花中各映着一只黑色的大眼,那一双双黑色的大眼随风摇弋着,好奇的打量着周边的小草和偶尔经过的识春人。
没有大红大紫,也无桃花的夸张与梨花的风起。韩愈曾吟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是说早春刚被一场小雨湿润过的或许还发黄的草地,远远望去感觉有点青葱之色,但走近细看却又“近却无”,韩愈是写实的大家,将那种早春刚开始的生机写活了。而这蚕豆花我看正好相反,远远看去那片草绿色的蚕豆地里,只有走近了才看到蚕豆花。
我不禁想,在那宋代的叶绍翁那“小扣柴扉久不开”而“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农家院子里,说不定也有片蚕豆花呢!
总在想,蚕豆何来如此底气,从入冬前走来,遇春意就开花?我以为底气来自其天生的根上的根瘤菌。但凡豆类大都有根瘤菌,偏偏何故蚕豆是深秋下种故意渡寒冬呢?难道是为了与春共舞?或莫非与识春人有约?
查百度,蚕豆又称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等,宁波人就称其为倭豆,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5月。到了每年的立夏节,宁波人过去便有吃蚕豆肉烧糯米饭的风俗习惯了。而此鲜豆产出时间较长,是宁波人春到夏的常菜,或豆板(剥出的蚕豆再剥去豆皮剩下的叫豆肉)烧咸菜汤等,嫩的或清炒放点香葱。但有一点我不明白,那剥出的嫩蚕豆不能落水洗,一洗后炒出来的蚕豆豆壳就会感觉吃着老了(厚了),也不知何故。
思绪飘忽,猛然想到知青也似蚕豆,在哪寒冬似的年代下乡,从此踏上了发芽的季节,在哪苦涩的年代随风摇弋,遇到早春样的八十年代。。。。。,也与春天有约!
愿知青朋友们,杆黄豆熟,留下一片晚秋的金色。
2013.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