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7)
----  [原创]打捆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7&id=9206)

--  作者:沙海归舟
--  发布时间:2008/11/25 20:48:00
--  [原创]打捆
    捆 
      打捆是一门艺术。到商场购物,看售货员给不同几何形状的商品打包,包括给易碎的玻璃器皿、瓷器打包,纸绳、尼龙草麻利地三绕两绕,就捆得既美观又牢靠,有的还打出个提手让你拿着方便,真让人叹服。
      在农村插队时捆庄稼捆草,我也打过各式各样的捆。捆麦子、稻子、谷子、高粱,就用那种农作物自身的秸杆;捆苞米秸是个例外,专门上沙坨子上去寻割一人多高、小拇指粗的黄柳条子作“腰子”。   捆苞米秸都是在傍晚干,大概是为图凉快。男劳力每人扛着一两捆两米多高的黄柳条,大约百余根腰子,够一晚上使的了。在地头拢一堆火,把柳条茎和梢两头用火燎一下,使腰子变得“皮条”了(增加韧性),捆扎起来不易折。然后分头站趟子(垄),抱铺子(散堆集大堆)、打捆。五、六小铺合成一大铺,两腿连骑带夹把松散的苞米秸压实,把柳条粗头从一大铺子苞米秸下面穿过去,伸手捏住使劲往怀里拉,后手握住柳条梢向前勒紧,同时用一条腿的膝盖小腿把牛腰粗的苞米铺压实,捏住粗茎的手顺势旋转着把柳条拧成了麻花,与梢头那端别在一起,这时把手脚放开,原先压紧的苞米铺反弹的张力把柳条腰绷得紧紧的,这样打成的捆,用垛叉挑着装车也不会散包。捆苞米秸,靠手劲和腕力,三个指头一捻把挺粗的柳条捻劈,腕一抖拧成麻花,没手劲腕力不行。干这活儿,还费衣服,许多人专门用帆布做套袖套裤当捆苞米秸的工作服,否则几天下来,一身衣服磨成烂缕,挣不了几个工分,得不偿失。
    
 捆草的活儿都是在秋天的清晨趟着露水干,一来草湿不滑便于捆紧,二来不伤手。捆草用草腰,就地取材。如果是打的长草,就从草堆里捋出两缕较长的,草穗对草穗打个结,往草铺子上拦腰一搭,双手逮住两个腰头,对头使劲,一拧一翻,腰头别在草腰里,压在草捆下边, 没个散。若是捆一拃长芟刀打下来的硷草,制作草腰子手法各不相同。有“双出腰”,有“单出腰”。“双出腰”是用双手各握一缕草接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如果一次拧出的草绳不够长,一头用胳肢窝夹住,腾出一只手抓把草再续接,直拧到够长为止;“单出腰”技术难度大一点,就是一手一脚压实草铺子,另一只手从草铺中拉出一个腰头,边朝同一个方向摇圆圈,边往怀里拉,就像纺棉线一样,一根草腰就神奇地摇了出来,如不用手掐断,你要多长有多长。一望无际的草甸子上,几十名劳力排开,抱草铺、出草腰、打草捆、翻草个子(草捆),完全是下意识地一气呵成,人人争先恐后,就像是在进行一场障碍赛跑,场面十分壮观。
      现在到农贸市场买葱买菠菜,习惯成自然地顺手捡几根草腰,娴熟地把菜一捆扎、往自行车后衣架一夹,小贩看愣了眼,有的忍不住问一声:老哥干过农活?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1/26 9:23:00
--  
打捆真的是技巧,
要快要顺要正好,
楼主技艺得真传,
直到如今还骄傲。

--  作者:冷雪峰
--  发布时间:2008/11/26 11:22:00
--  
因为干过这样的活,看得也有趣味。

楼主讲得非常仔细,每个动作的要领都那么的真切……又把我带回那个年代……

--  作者:闯北走南
--  发布时间:2008/11/26 19:21:00
--  
南方打腰子有一种工具,竹子做的,用时两人合作,一人续草,一人转工具,很快。
--  作者:孙书权
--  发布时间:2008/11/27 10:27:00
--  
作者是个处处用心的人,当年肯定是个好农民好把式,否则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干农活,往那一站,一出手,就能看出是不是庄稼把式.
--  作者:那一片芦苇地
--  发布时间:2008/11/27 19:33:00
--  
“现在到农贸市场买葱买菠菜,习惯成自然地顺手捡几根草腰,娴熟地把菜一捆扎、往自行车后衣架一夹,小贩看愣了眼,有的忍不住问一声:老哥干过农活?”

落笔精彩,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