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7)
----  [原创]感谢您们来指导,兵格格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7&id=95522)

--  作者:兵格格
--  发布时间:2013/9/9 10:48:00
--  [原创]感谢您们来指导,兵格格
                                                         追忆我的母亲 

                             

                                                                                                                 撰稿人兵格格

 

    我母亲的家乡地处江南水乡, 现在的浙江诸暨市地区, 是西施家族的后人。公元一九五六年我父亲把她从江南接到了北京, 六十年代又随父从军, 奔赴了天寒地冻的大西北--新疆。在那里, 熔炉般的部队将她培养、锻造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听老人们讲, 那时的新疆地处荒凉, 条件非常艰苦, 一进入晚秋初冬时节就异常寒冷, 到了严冬更是冷彻入骨, 不管你穿多厚的衣服, 只要一出屋就会把人从里到外冻得透彻,连鼻涕流出来也会立刻结成了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岁月和环境中, 我的母亲, 一个柔弱的江南女子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她倒在那片原本不是生她养育她但她却非常热爱并为之奋斗到最后的那片土地上。
   我很想把这样一个柔弱的江南女子是如何变成钢铁一般坚强性格的传奇人生都写出来, 更想用语言和文字深切地表达对母亲的敬仰、热爱和怀念, 可我却常感到力不从心, 因为我的写作水平不高,只好尽其心力写了这篇我的回忆。一九六三年, 我母亲被调到新疆后分派到部队筹办的八一子弟学校任教。后来文革时期, 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要挖一条特别大的工程叫二支干。各单位都要抽派人手去参加工程建设,我柔弱的母亲也在那次被抽调了去。
    这个大渠的工程大极了, 从水库一直通向新开垦的莫索湾的各个团场。我只记得当时工地上是人山人海喧声沸鼎, 热闹非凡, 直到现在那挖渠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经常浮现在眼前。母亲白天参加挖渠任务, 一滴滴流淌着的汗水湿透了她那弯曲着的整个背部的衣裳。因为一铁锨连泥带水的泥巴很重很重, 要把它扔到二米多高的大渠边上.那可是一个壮汉也要命的事啊。为了扔上去,她每挖一锹就把铁锨靠着右腿, 然后用全身的劲奋力地把它顶上去。一锹又一锹地挖着, 顶着, 直到收工。在她的心中那是党的光荣任务和严格的考验。到了晚上.她又不顾工地上一天的疲劳, 回来草草吃几口饭就去给一些人教学讲课, 帮助她、 他 们扫盲。其间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打了退堂鼓, 而我那柔弱的江南母亲却硬是挺着坚持把渠挖完了。她的口碑好极了,上上下下都知二支干有一个范老师.她对每个想学习的学生都非常热情.她以她那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赢得了广大干部战士一致好评, 特别是那些想学习的人。也因此获得了人们对她尊敬。不论我们走到哪, 都可以处处感受到人们赞美的眼光和热情的话语。人们对我们有这样一个好母亲称赞不已.母亲说话真的是吴浓软语。她对人的那种真诚的爱心和不惧重重困难的坚强性格获得了很多人的爱戴.
    从二支干挖渠回来,瘦弱的母亲更加体弱多病,人都脱了形,但我们都知道母亲是一个看似柔弱却从不服输, 特别钢烈、要强的女性。她是一个力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非常完美的一个才华横溢的奇女子。一个西施的后裔不施粉黛的江南美女。她就是我的母亲。鲲鹏展翅九万里, 扶角之上, 背负青天朝下看, 尽是人间轮廓。历史的电光一闪而过, 翻看今日尽如此辉煌。现在我们的中国是多么的强大,我们的人民生活是多么美好,物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虽然我的母亲看不到这些了,但我坚信她如在天有灵的话, 一定会很高兴。因为她
的儿女们,她的孙子辈们都在享受着无比快乐的生活,他、她们都有了大学的学历, 有的还到了国外深造,而这些事情过去母亲想都不敢想过, 如今全都实现了。
   好了, 就写到这吧,用什么来结束呢,让我大声的喊一声妈妈爸爸......您们二老放心吧, 我们以您二老为骄傲。他、她们一定听的到的.二老一定听的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283.jpg: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3/9/11 10:07:00
--  

江南淑女赴北疆,

冰天雪地拼搏忙,

所幸期盼都实现,

儿女告慰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