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三月溪
-- 发布时间:2014/2/13 10:47:00
-- 巧 遇
退休以后,一直在老年大学学习国画。
今年十月,是我们京教老年大学十周年校庆。我作为班里的“学生代表”之一,参加校庆纪念活动。
礼堂里人不算太多,我找到“老”同学们,坐下。偶尔一回头,看见坐在后排不远的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女人。说相仿,是因为我知道她的年龄。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脸上已经早早地爬上了岁月的痕迹。我和她是同一年级的校友,40年前,她和我坐的同一列火车去山西插队。不同的是我因病早早地回了北京,而她却在当地成家并且有了孩子。
1995年,我们在山西朔州地区插队的知青应朔州市委邀请回到“第二故乡”“探亲”。
在朔州参观完以后,我们山阴县白坊村的一行人又回到县里、村里看望乡亲们。就在那次回去,我们遇见了这位校友。她那时已经“落实知青政策”,在教育系统上班了。正逢暑假,所以有时间来看我们。
在漫漫黄沙、遍地盐碱的雁北,待上近三十年。我不知道换成我自己,将会是什么样。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她的乐观,她和我们聊天时一点也没有伤感的表情,笑容像阳光一样在她脸上闪耀着,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我和她没有深谈,也不知道她的具体情况。甚至,因为不是一个班的,都不知道她的姓名。可是从那时起至今又过去了12年,她的笑容一直藏在我的心里。每每当我和插队同学聚会或者写点什么关于“第二故乡”的事情,她的笑容都会像电脑开机后一样,从心灵的“主机”里“调出”,在脑海这“显示器”上绽放。
我走到她面前,问她:“你是女附中的吧?”她点点头。我又说:“你在山西雁北插队吧?”她又点点头。我有点激动:“你还认识我吗?”她却摇摇头。我急切地说:“记得95年知青回访团吗?”她说:“噢,你是?”“我原来是三班的,95年回去时见过你。”她向我伸出手:“是吗,你好。”我握住她的手,那双手坚硬的骨骼让我感觉到她曾经的辛劳。不知怎么,我的眼眶有点湿润。
接下来,在我的询问下,她说了自己的近况:在教育系统退休了,现在住在亦庄二女儿家。大女儿在美国……。我羡慕地说:“你的两个女儿都有出息啊。”她谦逊地笑笑:“还行。”她现在也在这里学习中医知识,我们又成了同学。
这世界说大,很大。我们一个国家就有960万平方公里。说它小,也真小。小到成为“地球村”。人和人的相遇就是这样巧,我们每天面对的人海里藏着许多的曾经相识。缘分两个字在我过去的半生中给过我许多惊喜,这次巧遇也算是吧。
人生的境界有许多,最让我欣赏的是“宠辱不惊”。这是一种修养,不经历坎坷是达不到的。我欣赏这位同学,她的坚持,她的乐观,以及她现在的平静与从容。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7年回山西合影.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回村-看望大婶.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002 副本.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