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三晋大地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82)
----  晋南景点介绍系列之~~~万荣后土祠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82&id=12257)

--  作者:海阔天空
--  发布时间:2009/1/12 10:44:00
--  晋南景点介绍系列之~~~万荣后土祠
 

后土祠:
后土祠是中华民族的祖祠,是祠庙之冠,天坛之源。 从黄帝“扫地为坛”到汉武帝一生六次来此祭祀且挥毫写下千古绝唱《秋风祠》,以至于现在北京天坛也渊源于后土祠,自金元时起,由于建都北京,皇帝不便亲自到此地祭拜,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建起天地坛,明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京北部建起方泽坛,即地坛,此后,天地坛改称天坛,从天坛建筑设计上也能看出,天坛平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后土祠原选止于“泽中圜丘”,而天坛内亦设有“圜丘坛”虽用以祭天但却是后土的象征,天坛早已是著名浏览胜地,但这个胜地却深深扎根于山西万荣的后土祠!
后土祠供奉的是后土娘娘即家喻户晓的----女娲,根据大量文献考证,事实证明远在“炎黄二帝”之前,女娲就是东方世界远古时期母系氏族最高部族的一位杰出首领。她统领族民,垦田地、种桑谷、事狩猎、养畜禽、修窑舍、建塘坝、治洪水、记人事、置婚姻、做笙簧、创舞乐,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使中华民族进入了有知识、有科学、有理性的社会。然而,后人把她“神化”女娲的伟大历史贡献被“化”作一串串虚无飘渺的神话故事,被人们传颂。
后土祠里的“六绝”即:
一绝,“品字形戏台”,是我国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可与北京颐和园的三层戏楼相媲美。
二绝:“龙凤柏”,树冠呈“龙腾”、“凤舞”之势,构成“龙凤呈祥”的特殊图案,据传,此二柏是远古天皇伏羲氏和女娲的化身,游客可抱树合影,祈求夫妻恩爱地久天长。
三绝:“东西五虎殿”,位于殿前东西两侧,东殿供奉着华夏五岳大帝,西五虎殿供奉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这样勇猛的10员大将,这样级别的保护大神,只有在后土祠里的东西五虎殿才能供奉,只有后土娘娘才能指挥调遣。
四绝:“萧墙碑”,是由宋真宗赵恒在祭祀后土时亲自撰文书写的《汾阴二对配飨铭》碑,俗称萧墙碑。宝贵的历史资料,珍贵的书法作品,在历代帝王中实属罕见。
五绝:“秋风楼”,以藏《秋风辞》碑刻闻名于世,也因《秋风辞》而得名。此楼为后土祠内最高建筑,楼分三层,楼台气势磅礴,其上有两方横额,东曰“瞻鲁”,西曰“望秦” ,意为可望见山东、陕西两省,游人登楼凭栏远眺,可北瞻龙门,南望华岳,大河壮观,尽收眼底。秋风楼一层有28根木柱,代表汉代28星宿,二层36挑檐,代表唐代36丁,檐上的108个琉璃人物代表宋代108将。由于此楼年代久远,若有损坏现代技术无法修复,属于国务院重点保护单位,为保护古迹已不允许再登上。
六绝:“扫地坛”,轩辕帝扫土为坛,燃干柴祭祀,此为柴祭。轩辕来到扫地坛,掘一方池,放满清水,让祝愿随水慢慢渗到大地母亲怀中,这两种祭祀方法体现了华夏儿女对后土圣母的虔诚。
现存后土祠,虽不及唐宋时之壮观,但其布局严谨完整,仍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后土祠庙之冠。近年国内各界人士,港、澳、台胞及海外华侨,寻根问祖,慕名而来,祭祀后土,络绎不绝。祈祷后土圣母所辖九州,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世道升平、物阜民丰;保佑全家健康平安,兴旺发达,万事如意。尤其在后土圣母诞辰之日(农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庙会期间,善男信女,商旅游客,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我均有幸参加了全球华人在此举行的后土大祭,场面相当壮观,如果有愿意同去感受那宏大场面的朋友可以大家相约一同前往。


--  作者:海阔天空
--  发布时间:2009/1/12 11:25:00
--  
因咱们论坛不能上传照片,我只能先发到可以上传照片的论坛,再做链接,但其他论坛有图片角标,影响了照片美观,请见谅。

 这是2003年全球华人后土大祭航拍全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为秋风楼全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暮色中的秋风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变色龙
--  发布时间:2009/1/13 22:06:00
--  
以下是引用海阔天空在12/1/2009 AM 11:25:07的发言:
因咱们论坛不能上传照片,我只能先发到可以上传照片的论坛,再做链接,但其他论坛有图片角标,影响了照片美观,请见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这是2003年全球华人后土大祭航拍全景

海阔天空朋友:后土祠在万荣县哪里?我多次去万荣,只知道飞云楼,还有(裴庄?)孔庙.还有谢村.


--  作者:海阔天空
--  发布时间:2009/1/18 7:55:00
--  
以下是引用变色龙在13/1/2009 PM 10:06:32的发言:

海阔天空朋友:后土祠在万荣县哪里?我多次去万荣,只知道飞云楼,还有(裴庄?)孔庙.还有谢村.

我最近刚从山西回来,没看到你的贴,现在才回呵呵~~~
后土祠就在荣河镇附近,每年3月18有大祭,一定要去看看哈!


--  作者:兔巴哥
--  发布时间:2009/4/21 12:32:00
--  

这首 <秋风辞>是汉武帝第七次祭祀后土所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艺术风格颇深.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燕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  作者:兔巴哥
--  发布时间:2009/4/21 14:18:00
--  

 


--  作者:汾酒传香
--  发布时间:2009/4/21 14:48:00
--  

照片还是看不见啊?只能链接。
--  作者:兔巴哥
--  发布时间:2009/4/21 16:39:00
--  

汉武帝与唐明皇得鼎之圣地

鼎在古代被认为是立国的重器,政权的象征,国家定都叫定鼎,意欲夺权叫问鼎.可见鼎的汉隐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汉武帝和唐明皇接连在后土祠得鼎,给这块圣地又平添了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
汾阴后土祠从前有上下两庙,庙前村北高崖上的为上庙,出山门沿庙坡向西南方向下行三百米处的黄河边上,便是下庙遗址.
下庙的庙门上高悬一块横匾,上书"汉武帝得鼎处"六个大字.据<史记>所载,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汾阴有个巫师在
后土祠旁为民祈祷,见地表如沟,感到惊奇,一挖,就挖出个与众鼎不同的大鼎,此鼎上边有花纹,无文字.汉武帝派人调查属实,以礼迎到宫中,并改国号为元鼎.
唐明皇开元十一年,在修后土祠又得两鼎.唐明皇十分高兴.以后土祠得宝鼎之祥兆为由,改汾阴县为宝鼎县.
汉武帝与唐明皇在后土祠接连得鼎的事实,说明中国最初的政权就建立在这里.


--  作者:兔巴哥
--  发布时间:2009/4/21 17:47: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汾酒传香
--  发布时间:2009/4/24 14:08:00
--  
各位看官,切莫忽略兔巴哥介绍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汉武帝元鼎四年、
   唐明皇开元十一年、
   汉武帝与唐明皇在后土祠接连得鼎

虽然“说明中国最初的政权就建立在这里. ”

但更有一种冥冥之中的信息告诉了世人。也是我们在回山西的活动中听说的:
   汾阴县因为后土祠祭奠着女娲娘娘取一个“阴”字,因有汾河经流于此,取一个“汾”字,就组成了“汾阴县”名。而后因李世民在此得了大鼎,即赐名为“宝鼎县”。这是其一。
   古来就有帝王“一言九鼎”之说,定国安邦应该是有九尊大鼎,所以在汾阴县的地下埋藏的不应只是三尊鼎吧,如果是九尊鼎,那学问可就大了。这是其二。
   中国历史极盛之世就是汉武帝与唐明皇统治的时期,而且只在这两个时期才会有大鼎出现,岂非天意?此后的盛世·····?这是其三。

   呵呵,细想起来,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您说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