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三晋大地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82)
----  [原创]这里最早叫中国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82&id=52039)

--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0/12/9 21:38:00
--  [原创]这里最早叫中国

这里最早叫中国

      198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问:“‘中国’最早是指我国的什么地方?”答案是:“山西西南部”,也就是河东这个地方。而且诸多史料也充分证明“中华”、“华夏”的称谓,同样源于运城。尧、舜、禹都曾在这里建都,形成了人类早期的社会形态。根据历史记载,舜都蒲坂,在今天的运城市永济;禹都安邑,在今天的运城市夏县;而尧帝早期的都城,也曾经在蒲坂一带。大禹之子启在今夏县建立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则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因此可以说,我们这里也是中国最早的首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0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0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03.jpg:

 

 

 

王之涣和永济芦笋

      永济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黄河在这里从“由北向南”转而“由西向东”流去,母亲河犹如一个宽大的臂弯,将永济搂在中间。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句耳熟能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的鹳雀楼,就在山西永济。

  黄河为永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永济留下了三十万亩黄河滩涂。这里土地贫瘠,沙化严重,用来种粮、种棉,亩产都不太高。因此,过去的永济是沿黄河一带最穷的地方;而今天的永济成了黄河一带最富的地方之一。这里流行着老百姓一句顺口溜:“有了孙国宾,沙土变成金”。

  在永济,没有不知道芦笋的人,而种植芦笋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孙国宾的。有人称他是“芦笋之父”,有人称他是“让黄河滩的沙土变成美金”的人。(音乐止)这就是孙国宾:一米八零的个头儿,身板展展的,休闲裤,夹克衫,神采奕奕,一看这精神劲儿,就知道是个能人。初见他,也就四十多岁,其实老孙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0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0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0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0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0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13.jpg:


--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0/12/9 21:53:00
--  

 

黄河龙门

  黄河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河津与陕西韩城交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一泻千里。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就是指这里。黄河流经此地,破山峦而径出,泻千里而东流,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农”可越,故名“龙门”。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14.jpg:

 

 

 

 永济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有国家大型企业铁道部北车集团电机厂,为全国铁路电机城,还有两座大型发电厂。农业主产小麦、棉花、淡水鱼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15.jpg:

 

 

 

      垣曲县已收购槐花蜜和荆条蜜1300吨,销售蜂蜜系列产品收入达280万元,实现利税100余万元,其以养蜂为主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达900余万元。养蜂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的产业。蜂蜜等产品具有延年益寿、美容养颜之功效,市场广阔,倍受消费者青睐。垣曲属典型的山区,坡多林广,荆条花、洋槐花等花木花草漫山遍野,蜜源十分丰富,发展养蜂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16.jpg:

 

 

 

     垣曲县地处中条山的中部,境内有云蒙山、舜王坪、马须崖、皇姑墁等高山峻岭,因这里盛产猴头,故当地群众又称这些山为猴头山。猴头为野生真菌植物,寄生于舜王坪上(中条山)那片原始森林中的古树上。

    它新鲜时为白色,干后变为淡褐色,周身密披针刺好象猴子的毛,形状酷似猴子的脑袋故名“猴头”。猴头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名菜。与燕窝、鱼翅齐名山珍海味,将猴头撕成薄片,伴以木耳黄花菜,兑入配好各种调料的鸡汤,便成非常著名的猴头汤。味道香美芳鲜,肉质肥厚,无虫蚀,绒毛有光泽,久贮色味不变,营养极为丰富,既是高级宴席上的名贵佳肴,又是益气强身的高级滋补药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1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1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1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20.jpg:

 

 

 

    闻喜煮饼有着山西“饼点之王”的美誉。煮饼在明末就已有名气。从清朝嘉庆年间至抗日战争前的300年间,闻喜煮饼不仅畅销于天津北京西安济南开封太原等内地城市,而且闻名于上海广州海南等地。晋南的一些县城和大集镇,一般经营食品的店里,都挂着“闻喜煮饼”的幌子,作为招揽顾客的名牌。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有“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的字句,可见闻喜煮饼确实声名远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2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2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23.jpg: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0/12/10 9:27:00
--  

丰富的物产!

自豪的人民!


--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0/12/10 10:32:00
--  
这里最早叫中国
    黄勋会词
    陈永峰曲


你因尧舜禹光芒闪烁,
你因中条盐湖富民强国,
你因关公精神诚信天下,
你因西厢爱情陶醉你我。
这里最早叫中国,
黄河母亲这样对我说
华夏之根,
文明之源,
这里就是最早的中国。

你有永乐宫里八仙传说,
你有鹳雀楼上千古长歌,
你有嫘祖养蚕美丽生活,
你有后土圣母赐福你我。
这里最早叫中国,
黄河母亲这样对我说
华夏之根,
文明之源,
这里就是最早的中国。

这里最早叫中国,
黄河母亲这样对我说
华夏之根,
文明之源,
这里就是最早的中国。

--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0/12/10 13:16:00
--  

这里最早叫中国!

 

 

 


--  作者:汾酒传香
--  发布时间:2010/12/12 21:16:00
--  

我真觉得文华胡同同学就像是在我们运城地区插队的一样,对我们这“最早叫中国”的黄土地块,那么情有独钟!

明年邀请你,咱们一起回运城去看看玩玩吧!歌词里的尧舜禹庙、中条山、盐池死海、关公庙、永乐宫、鹳雀楼、莺莺塔、后土祠、黄河大铁牛等等分布在运城地区13个县,还有吃的喝的住的玩的看的用的,都会让你一饱眼福,以表彰你对这一片黄土的一往情深哈!


--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0/12/14 8:49:00
--  
以下是引用汾酒传香在2010-12-12 21:16:00的发言:

我真觉得文华胡同同学就像是在我们运城地区插队的一样,对我们这“最早叫中国”的黄土地块,那么情有独钟!

明年邀请你,咱们一起回运城去看看玩玩吧!歌词里的尧舜禹庙、中条山、盐池死海、关公庙、永乐宫、鹳雀楼、莺莺塔、后土祠、黄河大铁牛等等分布在运城地区13个县,还有吃的喝的住的玩的看的用的,都会让你一饱眼福,以表彰你对这一片黄土的一往情深哈!

好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0/12/14 8:52:00
--  
增修尧舜禹庙碑记

尧都平阳,旧矣。唐显庆三年,始于郡城南建庙祀焉。后宋、元相继,或遭坤舆之变,或值兵燹于虞,庙废而兴者屡矣。我朝正统丙寅,山西左布政临漳石公璞。奉命重修,迄今历年滋久,巡按侍府卫官僚,恭诣展拜,徘徊顾瞻之余,惜其殿宇门庑等处,率多倾漏,且以舜、禹二祠配于尧殿之后,殿之左为老君祠,右为伯王祠,祠之后为玉皇阁,皆肖像其中。乃谋诸二公曰: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位亲相授受,天下之大事也。况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皆平阳支郡,今置于二圣于殿后,不得专尊,于礼弗称。彼老君、伯王,皆祀典所不载,于礼不经,诚有未宜。而玉皇即上帝也,惟天子得以祀也,今置老君祠后,渎莫甚焉。悉命撤而正之。更老君祠为舜庙,伯王祠为禹庙,阁则三圣并祀,其上仍榜尧殿曰放勋、舜曰重华、禹曰文命,阁曰执中。各分秩然,礼法详备。使吾人于千百载之下,讴歌击壤,得以遐想陶唐、虞夏之气象,如亲见之者。岂不休哉!是役也,太守郭君,二守李君,通府柴君、韩君,推府东君,实纲维其事。庙成,复于三殿之前,各树门匾。尧曰俊德,曰协和,舜曰玄德,禹曰袛德。殿之周围,鼎建新屋五十二间,廊房六十八间,翻瓦通计四百五十间。增盖斋宿,并盛奠房各一所,共十八间。至于碑亭神厨阶陆垣墉等处,敝者葺之,缺者补之,卑者崇之,隘者辟之。由是易朽为坚,撤旧为新,凡衣冠缙绅之士,得于瞻仰之际者,孰不起敬畏乎!盖经始于癸酉之冬,落成于甲戌之春。功甫告完,太守郭君偕诸同寅,请余为记。时予以司农谢事家居,固尧民也。敢书之以扬我公,追崇三圣之意。

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户部尚书致仕前奉参赞守备机务南兵部尚书洪洞韩文谨撰


--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0/12/14 8:57:00
--  

尧庙

 
   尧庙在山西临汾市南4公里。相传陶尧建都平阳(今临汾县),有功于民,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始建于晋,历经重修,现存为 清代遗物。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前有山门,碑列两侧,内有五凤 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尧王与四大臣宰被喻为五凤。 “一凤升天,四凤共鸣”,五凤楼因此得名。尧井传为尧王所掘, 为记其菌,上筑井亭一座。广运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 重檐歇山顶, 高达27米,形制宏伟壮丽,殿周有廊环峙,柱础雕刻精,殿内金柱肥硕,直通上层檐下,雄健的础石上雕云龙盘绕,蜿蜒自如。 龛内塑有尧王像及侍者。庙内存有碑十余通, 载陶尧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庙东北40公里筑有尧陵, 庙南3公里存有“茅茨土阶”石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临汾 尧庙-001 尧庙宫门-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3/3/15 8:01: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运城 北相=洪洞-0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