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辽阔的内蒙古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99) ---- 回忆青春时光-------六连的宣传队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99&id=101548) |
-- 作者:崇山 -- 发布时间:2014/3/28 22:09:00 -- 回忆青春时光-------六连的宣传队 回忆当年的宣传队(一) 我是70年进的宣传队,当时正赶上全国普及革命样板戏,15团也不例外,由各连的副指导员主抓这项政治任务。当时六连指导员特别重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时间给时间,并且把自己的毛料蓝上衣也贡献了出来(改为李玉和的铁路服)。白手起家就拍起了京剧<红灯记>。
二胡——紹宣 朱振龙 崇山 扬琴——周更新 月琴——张正清
反派演员: 鸠山———阿润 王连举——英仑 紹宣 崇山
排练的辛苦自不必说,只说一件最引以自豪的事。1970年10月22日,在15团举办了一个学习班,会后要招待外来的领导看演,不巧的是团宣传队(他们演的是沙家浜)临时外出有任务。团里急调我连《红灯记》救场,可见我连宣传队的演出水平还拿得出去。那天大家格外的卖力气,当演到第八场刑场就义时,李玉和等三人在雄壮的“国际歌”旋律中,大义凛然昂首走上山岗(桌子)时,只见台下的领导,有的瞪大了双眼,有的在悄悄擦眼泪。副指导老孙和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回顾四十四年前的往事,感慨万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3 13:30:36编辑过]
|
-- 作者:崇山 -- 发布时间:2014/3/28 22:51:00 -- 反派: 鸠山———阿润 王连举——英仑 紹宣 崇山 且看如今的——王连举1 鸠山 王连举2 王连举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9 15:24:06编辑过]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4/3/29 9:34:00 -- 当年连队搞宣传, 勤学苦练不一般, 团队不在去救场, 领导满意成效显。 |
-- 作者:绍宣 -- 发布时间:2014/3/29 13:07:00 --
记得当年月色清, 二支渠畔唱红灯。 铿锵锣鼓听明贵, 俊逸京胡靠德明。 每字每音凝友谊, 一腔一势感人生。 曲终人散情何在? 不尽悠悠岁月中。 绍宣 (注:战友明贵负责武场) |
-- 作者:崇山 -- 发布时间:2014/3/29 15:05:00 -- 一次在团里演出,八位女将站成一排,动作整齐划一(周更新设计的),演唱的是"光辉照儿永向前",也就是现在的戏歌。当时还没有人这么演过,效果特别的好。宣传队的战友们不会忘记吧.。 说说武场吧(京剧中的锣鼓嚓),那时谁不上场就由谁来敲,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几个人按拍子共同打出一个流畅连贯的节奏,并不容易。初练经常轮到谁那儿,谁还没有反应过来,可见到最后的演出,大家付出了多大的艰辛。 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当叶铁英唱完"血债要用血来偿"二黄转反二黄时,大段激情的过门由锣鼓开始,曹明贵他们打出了“仓仓仓 台台才台乙台仓 仓才乙才仓 台台才台乙台仓",每当锣鼓一停,音乐继续往下演奏时,我都觉得心情无比激动,其中包含了剧情的发展,也有对战友们成功的锣鼓演奏由衷地赞叹。演好<红灯记>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 21:52:34编辑过]
|
-- 作者:王立早 -- 发布时间:2014/3/29 19:17:00 -- 崇山峻岭兄,红灯记的演员还要靠你一一介绍。 |
-- 作者:土左情深 -- 发布时间:2014/3/29 22:33:00 -- 个个都是文艺骨干啊?我好羡慕你们兵团,崇山为啥早不告诉我呢? 绍宣诗哥多才多艺,佩服佩服!其实我早就让崇山拉进你们的队伍了,照片为证。哈!
![]() ![]() |
-- 作者:土左情深 -- 发布时间:2014/3/29 22:33:00 -- ![]() ![]() |
-- 作者:土左情深 -- 发布时间:2014/3/29 22:34:00 -- 和你们在一起很开心 |
-- 作者:绍宣 -- 发布时间:2014/3/29 23:10:00 --
《又归童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