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辽阔的内蒙古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99) ---- [推荐]宁波知青夜宿“娘家”回味农家生活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99&id=28071) |
-- 作者:劲草 -- 发布时间:2009/10/5 16:32:00 -- [推荐]宁波知青夜宿“娘家”回味农家生活 中国宁波网8月14日讯(记者李宇锋 陈锦源)胜利农场的职工们生活风貌非常淳朴,多以务农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次重返,宁波知青夜宿“娘家”,本网记者也跟着几位知青走访体验了北方大农场的农家生活。 胜利农场以农业为主,多种植苞米(即玉米)、高粱。铲地是当年知青们做的最基本的活。当年农场兴盛时,下分各工种的分厂,例如酒厂、机修厂、木工厂等等,如今这些工厂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连旧机器旧厂房也难觅踪迹。 对农场职工来说,在这缺水的沙质地区洗澡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这水从哪来呢?胜利农场在西辽河和东辽河之间,但水量不大,而自来水入户率仅达60%以上。没有安装自来水的人家主要靠井水为生。当地人说,这边的水井要打到30至40米深,才会有质量较好的水。尽管水质较好,水也很凉,甚至有冰冷的感觉,但有较高的铁锈成分,老百姓一般都会拿毛巾把出水口包起来,这样就会隔挡部分铁锈。目前农场正在安装新管道,自来水可以实现限时供应。 跟大多数北方地区一样,睡觉是睡大炕的。冬天的时候,天气冷,他们便用苞米梗烧火,把炕烧热。 在胜利农场,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沙果树和向日葵。沙果树长得不高,果子红透的时候就是采摘的最佳时机,尝起来口味偏酸,不过酸酸甜甜的也挺解渴。宁波知青黄学舜说,这果子四十年的味道都没有改变,记得当年的要小一点,现在的“个子”变大了许多。每户人家院落周围还会种些向日葵,瓜子也就成了过年过节的必备的土特产了。 春去秋来四十载,农场的面貌变了很多,但老百姓们的简单生活方式和淳朴的民风依然未变。 |
-- 作者:莫旗知青 -- 发布时间:2009/10/5 20:10:00 -- 变化的确很大。 |
-- 作者:海喜 -- 发布时间:2009/10/6 16:10:00 -- 咱插队时要是现在的这样条件多好!唉。。。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10/6 16:46:00 -- 抚今追昔忆当年, 乡村变化已幡然, 只盼农友生活好, 留下众多心感叹。 |
-- 作者:玛拉沁 -- 发布时间:2009/10/6 18:24:00 -- 谢谢劲草朋友的转摘报道。 |
-- 作者:华山之玉 -- 发布时间:2009/12/8 20:32: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