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兔子念经
-- 发布时间:2009/11/27 14:11:00
-- 跟我最亲密的网友谈成祖
佛手,我们蒙古族不那样看成祖。
你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首先,自他去世后,800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民年年祭奠他,成陵的酥油灯800年没有一天熄灭过。
可是汉朝的刘姓皇帝呢?宋朝的赵姓皇帝呢?包括满族的开国皇帝呢?他们的后人谁还年年、天天祭奠他?
我跟南怀瑾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正是成吉思汗,永远结束了草原征杀不绝、战火几世不息的局面,这个民族的人从此有了安定和秩序,因此从心里感谢他。
其次,成吉思汗没有杀过一个功臣。看看从元后到上个世纪,哪个不杀功臣?这么一比较,你就知道谁是铁石心肠了。
成吉思汗如果“只识弯弓射大雕”,他能靠一个武夫头脑,创立三倍于非洲国土面积的国家吗?说他“只识”的,既没见保住北部的国土,也没见收复台湾,其国土面积比“只识”的,不知小多少倍。是,可以说,成吉思汗不识字,但是,恰恰是他,召集学者根据蒙古语的发音,创立了发音公认好听,音乐感极强的蒙古文字,而且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用这种语言,创作出的那些优美的旋律,现在不是已经唱遍了大江南北吗?有一年,网上投票评中国最好听,并能朗朗上口的地名,内蒙古一举夺魁。如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呼和浩特、海拉尔、昭乌达、哲理木、伊克昭等等,伊克昭现在改地名了,叫鄂尔多斯,不是也很好听吗?)。可见其文功,也不下于汉族的伏羲、仓颉呢。
佛手,你的蒙古弟弟说说这些事,就是要纠正人云亦云的成见。当你深入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其人其事时,那些概念化的成见就会烟消云散了。
弟弟一点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就事论事而已。一般来讲“一代天骄”有点特指了。别人也撑不起这个称号。我看有的书把汉武帝也称为天骄,感到特可笑,他才占多少地盘?也配有这样的称号?但还别说,汉武帝有一点值得欣赏,就是他敢于对外开拓疆土,是汉族皇帝里少有的不修长城,敢打出去的男人大丈夫。可惜的是,他把内政和家务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同时,他还跟文人较劲,挖掉了司马迁的生殖器。这叫干什么?我就想不通,你把他打成右派,流放几年,也比这样的羞辱显得你有点肚量吧?对这种没有人性的霸道皇帝,说他“略输文采”,都客气了。
汉民族是非常伟大、优秀的民族,为整个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这个民族也是历史上各种民族不断融合、交汇而成的民族。你比如说黄帝、炎帝,在当时,一个为中的话,另一个就为外;一个为主,另一个就为夷。但是现在不都称是炎黄子孙了吗?同样,那位了不起的大唐皇帝,姓李名世民者,其父其人之其母其妻,也有少数民族女人。只是后来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把这个问题说得扑溯迷离,好像李姓皇帝离开了纯汉族女人,后代就不能优秀似地。
既然生物繁殖,只有杂交才能产生优势,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对那首诗还有另一种诠释,按照毛的见识,我觉得这种诠释是有道理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个人,除汉武,基本上都是开国大帝,而这些人都不是文化皇帝,主要靠武略建国。毛写这首诗时,他知道日本人待几大条件成熟后,必须要集体联合来干掉(看《论持久战》),但是,日本人完蛋以后,就要靠共产党单独一方,跟蒋介石去夺鼎中原。这个时候,主要比得是狠劲,文绉绉的,休想夺天下!从这个思路出发,毛实际上是号召向以前的开国领袖们学习,开天下的人不要温良恭俭让(你们学不学他不管,反正他要学,而且他要你们看今朝,就是看他的。事实上,他也做到了!)。读诗,有另外一种读法,我是偏向这种读法的。
古往今来,在中国的政治领袖中,能文并有诗才者,四个人特别突出,即魏武、后主、乾隆和毛泽东。后主悲情,乾隆庸冗,唯曹毛二人,激扬发烈,慨而已慷,而且他俩在气魄上也不分伯仲。但论扬不失沉,激不失雅,广不失厚,言不失识,孟德当超润之然。文革后期,大家都记得那句“不须放屁”吧?这样的话都写进了诗里,实为一大败笔,也为自己的诗名丢了许多分,遗憾千古!
注:有网友对“以地盘论成就”提出质疑,我的看法是,必须以地盘看成就。比如,毛泽东创建根据地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反对隔江而治,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思想,都是要占地盘!没有地盘,就没有百姓、土地、天空这些资源,这是硬件,也是最体现成就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