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辽阔的内蒙古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99)
----  【原创】 闲 聊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99&id=89910)

--  作者:木一
--  发布时间:2013/3/9 11:24:00
--  【原创】 闲 聊

闲聊(1)

 

 

凤凰涅槃的感觉


 

    电视剧《包青天》是好多年前的了,只因其中的故事过于家喻户晓,我就始终没有看过,有那个时间,不如看看《狄仁杰》,至少饰演狄仁杰的演员真是优秀。也许是持我这种想法的人不算少数,于是有了《少年包青天》钓你的眼球。年轻的朋友对我说,《少年包青天》挺好看的,尽管又是过了好几年。

 

    现在想看什么倒也不急,管他是什么时候的,网上点开就看,想停就停,想过就过,甚至可以一边逛书店、逛商场,一边看那些很多人都看过的剧!再方便不过了,幸运死了,幸运赶上了网络时代!

 

    《少年包青天》一共三部,大约百十来集,俺用了2个小时蜻蜓点水。信不信由你!三个包黑炭,一个不如一个,最后,竟然把多少辈子被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铁面无私、智慧无限的“青天大老爷”,整成了个不吃大包子不能破案的青楼小厮!我真真佩服当今的娱乐编导的想象力,佩服他们竟能够那样完全彻底的颠覆任何历史和任何约定俗成!

 

    我也佩服我的手气,怎么就点得那么是地方,就那几眼,就让俺看见一句经典台词!

 

    那个青楼小厮包黑炭究竟破了些什么案,我不知道,只从结局片段中得知,皇上把自己的“未婚妻”郡主,派到青楼当个野蛮下女,卧底在摔傻了的包黑炭身边并与之相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待历尽千险,案破之时,那个招俺巨烦的郡主说:面具带的太久了,摘不下来了。俺认为这是一句经典台词!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很多面具,就像挂在衣厨里的各色衣衫,酌情选用。那么,面具下面的本真是什么呢?是血缘基因,是家族烙印,是你的来路,是天性,是骨子里的成分。而面具,正好会将本真遮盖,使人群看起来可以比较简单的以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等分类。

 

    任何身份、地位(包括家庭身份),都会令人带上不同的面具。只要你想适应环境,你就要牢牢的带上适合的面具,否则,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会无地自容。例如,在同事面前和在孩子面前的面具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单位正襟危坐当领导和在密友面前的勾肩搭背,绝对需要完全不同的面具。其实,面具就是态度和做派,有时也是约束和妥协。

 

    社会对个人角色要求的多样性和角色载体的单一性,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面具,就具备了客观的必然性,无可指摘。只是有些情况令人悲哀,例如那个郡主,明明是皇上的未婚妻,因为某种阴谋的需要,带上了包黑炭的未婚妻的面具,带久了摘下来时,免不了鲜血淋淋。好在人家是电视剧,导演一声“收工”,一张卸妆纸,就擦去了所有的血痕。而生活就没这么乐观了,就像有些人,在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职业身份,忽然退休,变成了没有任何社会身份的人,因此而痛苦万分。这也该是:面具带的太久了,摘不下来了。一旦强行摘下,自己无法面对“赤裸裸”的自己,以至生病猝死者屡见不鲜。

 

    还有些人,用了自己的大半生,将自己塑造成自己理想的形象,还不时的为自己的偶然疏忽高价买单,决计一生都不给自己“收工”的歇息。但愿上帝能够怜悯这样的狠角色,不要让意识衰退的疾病侵蚀这张悉心描画的面具。

 

    真正从不带面具的,理论上有三种人:幼儿、智障人、看破红尘的人。第三种,我深度质疑。

 

    曾经读过女作家毕淑敏的《素面朝天》一文,她对女士颜面妆容极其不屑,她说,“有时候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虽然是位名作家的名文,我依然想说:够矫情!人家化不化妆,那是人家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无需如此厚非,果真有悲悯之心,就请抚慰一下那些心灵上浓妆艳抹壁垒重重的沉重之人吧。

 

    余杰在《优孟中国》中说:中国人脸上的面具最多,就像川剧的变脸一样,脱去一层还有一层,无穷尽。我们戴着面具生活太久了,我们成为自己的演员。我们本来希望通过戏剧和面具逃脱灭顶之灾,没有想到却更是深陷于一片无边的沼泽之中。

 

    读这样的言论,令人心生绝望,而绝望之中,竟然也有一丝清新飘来。

   

 

    不再职场、官场,不再谋求、应对,不再伺机机遇的我们,既然谢幕了,就卸妆吧,不必惋惜那些哪怕是金子做的面具。虽然一般人不会摘下面具后,从“野蛮下女”回归成“皇后”,但是,那种轻装前行的感觉,那种自由自在呼吸的感觉,才是真正的凤凰涅槃的感觉。不信就试试!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  作者:木一
--  发布时间:2013/3/9 11:34:00
--  

字面怎么变宽了?每一行的后面一个字都看不见了?朋友们,你们那里显示是否完整?


--  作者:京石
--  发布时间:2013/3/9 11:42:00
--  
木一你好!欣赏你的美文!我这里的文字显示正常。请你看一下网页最下方是否有横拉条,左右移动一下试试!
--  作者:草原白雪
--  发布时间:2013/3/9 19:42:00
--  

写的好,理解透彻拜读。我们的面具是太多了,有时自己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可能这也是中国特色的一种吧。


--  作者:兔子念经
--  发布时间:2013/3/9 22:42:00
--  

假面丢了真自我,

清心找到大如来!

 

 

---- (普通话对联)读文有感。


--  作者:木一
--  发布时间:2013/3/10 23:22:00
--  

谢谢京石的及时提示。我鼓捣了好久,终于像不知道怎样鼓捣坏了的一样被不知道怎样鼓捣好了!哈哈,管他怎样好的,好了就心情舒畅了!

 

 

谢谢草原白雪参与我的闲聊!定位为闲聊,就不求完全正确,只是随心所欲的敲字。谢谢你的认同。

 

 

谢谢兔老师百忙之中来写对联!轻松自在的生活也是一种境界。


--  作者:木一
--  发布时间:2013/3/10 23:26:00
--  

闲聊(2)

 

险些倾家荡产

 

 

      这几天没有上网。

 

      自己写上这一句话,都觉得十分沉重。其实,平时有个三两天不上网的时候有的是,可是,为什么偏偏把这几天拿出来凭吊呢?因为这几天,我的电脑终于坏了!(哀乐响起)

 

      这次的坏,不同于曾经那种突然黑屏,这次,只是文件打不开了,因此,我还是表现得比较从容,不像曾经那样的失魂落魄、捶胸顿足。并且,我自己知道,起因是接收一组朋友传来的照片引起的。在对电脑工程师陈述我的电脑故障时,就像在对医生陈述我自己的病痛一般的啰嗦而不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经过反复的诊断后,对我说,即使你知道是某一个文件引起的,也不可能只是将这个文件剔除就好了这样简单,损坏会像水波一样蔓延。他笃定的说,可以救回80%的文件,可能会有一部分照片恢复不了了。

 

      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不管电脑能不能修好,只要文件不丢,就算烧高香。于是,赶快再败一台,让生病了的那台慢慢的住院修复后(捞图片),回家来当替补队员吧。其实家里还有一台座冷板凳的,只是久不启动,就不想再用了,就像分手了很久的故交,有事也不想或者不好意思相求了一样的心态。

 

      为什么几年前不索性将这台退居二线的电脑丢掉?就像有时买的菜,一顿吃不了,就放冰箱里了,等过几天不新鲜了才扔掉。为什么不能在没吃完的那一天就扔掉呢?

 

      印象中,人越老,东西越多。从兵团回来后,去一个战友的姥爷家,那些塞满了床底下和摞至屋顶的各类包裹、纸盒,曾经让我们窃笑。多年后,发现老妈家的东西也开始多了起来,而恐怖的是,现在,自己家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其实,惜物是中国人公认的好传统。可是,有时候也经常嘲笑自己,觉得什么都有用,于是收起来,等到三年五年终于想起用一次了,还翻箱倒柜、气急败坏的找不到放在哪里了。因此,我也时常鞭策自己,该扔掉的东西就扔掉,让日子尽量简单些。可是,惜物的观念却深入骨髓,看看自己的电脑文件夹就知道:无数篇读到的好文章,无数篇自己精心炮制的心情感想记录,无数个鸡肋软件,尤其是那些像日记一样排序的照片文件夹和网上精彩得不得了的图片……在电脑里,生命的意义仿佛就是占有和痴迷,也非常像自己满衣柜的五颜六色的衣服,还有那些永远不会穿用的希奇古怪的饰品、鞋子和瓶瓶罐罐。好像生活里如果没有这些实用价值几乎是零的好东东,漫长的人生就不知道将如何感知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电脑里的这种状态,其实,也非常像那位姥爷堆至房顶的纸盒子!或许,人生就是一个纸盒子一个纸盒子堆积起来的?倘若一把火烧了又会如何?我看到过被火烧了家的人,简陋生活没过多久,又慢慢殷实起来了。而有个朋友丢了电脑,一夜之间,掉了两大片头发,好几年后还没长出来。

 

      今天,才将新电脑安装完毕。敲着全新的键盘,心情就像游戏里面拼杀得奄奄一息后,突然,加了足够的血,顿时,刀如猛虎、剑似游龙,神清气爽,底气十足!丢掉的照片固然像一块心病,想起来时还会隐隐作痛。但是,所有的文字记录都还在,那块心病也显得微不足道了。就只当丢了一只衣箱吧!女人的很多衣裳首饰,并不一定是用来穿戴的,就像我们电脑里的许多美文美图,仅仅是拥有而已。常常有这样的时候:为某一个重要的日子,一掷千金置办的新装,等到了那天,却竟然宁肯披挂一件N年不曾垂怜的无印良品仓皇上阵;面对平日里精心收藏的珠宝首饰,也往往是千帆过尽都不是,最终,连“荆钗”都卸载掉。哈哈,女人的很多宝贝,都与电脑里的收藏无异,哪天丢了也就丢了。无关日子,只为心情。

 

      敲着新键盘,渐渐的有了一种新的默契和沟通,手指的激情随着敲击的节拍,让思绪在频幕上肆意的宣泄、流淌。我一直认为,爱写字的人,是因为对这个世界有不可遏止的倾诉欲,或者表达欲,总能在自己的身后留下比较清晰的脚印。而这几天,失去电脑的日子,让我深感,不要奢望脚印,一个不小心,连给自己留下一点见证都做不到。电脑的便利书写和阅读,最有可能随着我们生命的终止而烟消云散。

 

       其实,挺好的,在生命被“格”的同时,让所有的印记都“格”掉。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3/3/11 9:20:00
--  

人生自来面具多,

还是摘下最舒活,

电脑坏了要重格,

丢弃储存换开阔。

 


--  作者:木一
--  发布时间:2013/3/13 20:40:00
--  
谢谢龙行天下的一向支持!
--  作者:木一
--  发布时间:2013/3/13 20:50:00
--  
闲聊(3) 

 

 

                                       女人三月天


 

      昨天,因为妹妹的生日,提前把“三八”也过了。蛋糕美酒、歌舞升平的累了一天,今天真的到了“妇女节”,反而倒清静消停了。朋友短信说,祝你在这个特俗气的节日里快乐。为什么提到“妇女”就俗气?不知道港台片里的“三八婆”,是否与此“三八”有瓜葛。想想也蛮晕的。

 

      百度上解释:在官方辞典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其中“妇”即有已婚女子、妻子的含义。妇女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年满18岁的女青年也可称妇女,18岁以下称少女,14岁以下称幼女,7岁以下称儿童。法律上并没有相关规定,可以说,所有女性在法律上都可以认为是“妇女”。

 

      这只是理论上的界定,生活中,谁也不可能将那些花朵一样的小姑娘与“妇女”联系起来。因此“妇女”在一般人眼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贬义。尤其在一些男人眼里,那一定是贾宝玉说的: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

 

      少年时读红楼,特别欣赏贾氏公子的才华与为人,欣赏他卓尔不群的见解。现在再回想他的这句话,怎么就觉得挺穷凶极恶的呢?大概是我辈已经沦为“与污浊男子同流”的境地了吧!呵呵,人啊,总是脱离不开自身的处境。怎么就不能跳出红尘,悠然以对呢?

 

      三月,真的是些特别好的日子,感谢一百多年的美国劳动妇女们,也感谢那位德国的女革命家,没有她们的倡导,三月还属于不了妇女们!

 

      阳春的明媚,渐逝的寒意,让三月的女人们也像悄然而至的春天一样,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就猛然绽放开来:洒扫、清理、换装、赏花、踏春……三月是春回大地的节气,也是女人们开始扮靓生活、扮靓自己的时候。

 

      不用在乎 “死鱼眼”之类的贬毁,那是贾公子无缘以见21世纪的时尚女人:二十岁时青春靓丽,三十岁时妩媚动人,四十岁时从容自信,五十岁时风韵犹存,六十岁时将美丽与优雅进行到底!

 

      只有真正能过上“三八妇女节”的女人们,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时尚女人!


 

      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总该为自己做点什么吧?打开网上购物车一看,里面存了7本书。毫不犹豫地鼠标一点,就去了结算中心。这要是在平时,肯定要删减几本,总觉得买多了没时间看,浪费资源、空间和银两。今天不同,今天是过节,要奢侈一把!明媚的三月,在花香、茶香、阳光香的缭绕中,有心仪的书香陪伴,那是何等的神仙!忽然想起网上一句笑话:等俺有钱了,喝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有时候思想这东西很不受控制,明明是很雅的行为,偏偏就闪出个特俗的念头。就像这个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