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梦萦天山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18)
----  [原创]电视剧《知青》之我见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18&id=78021)

--  作者:阿铁
--  发布时间:2012/6/27 15:27:00
--  [原创]电视剧《知青》之我见
 

由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的45集电视连续剧《知青》前两天播完了,我是我们这里的老知青中少数几个坚持一集不拉看完的人中的一个,一些人之所以没有强烈的观看欲,是因为觉得这部电视剧拍得平平,它的剧情松松垮垮,也没有表现出当时知青思想丶生活丶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是说对当时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矛盾挖掘得不够深刻。对此我也有同感。不过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对当时极左思潮的批判还是有力度的,例如在阶级斗争丶男女爱情丶农村脱贫丶中苏边境冲突丶思想文化禁固等等问题上,电视剧似乎在努力说明:在基层丶在老百姓中对这些问题是另有自己的看法的,好多事在基层原本是很和谐的,並不如上层所说的那样严肃丶那样的危险,在那个不正常的年代,很多矛盾是故意制造出来的,只有象吴 敏那样的政治投机分子才会借题发挥。

但是总的来说这部电视剧确实拍得不怎么样,结尾也太生硬了,正当知青们经过多年磨炼,各方面都走向成熟时,剧情突然戛然而止,也可能是我们不理解编剧梁晓声的深刻用意。最后的大结局用白桦林小车站老站长的一句话来说:“都回家了,来的时候热热闹闹,走的时候乱七八糟。”怎么个乱七八糟没有说,反正知青潮就这样结束了,你自己去想吧。但是能不能更明白地告诉观众,“知青”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作者:散淡山人
--  发布时间:2012/6/27 16:31:00
--  
本来知青问题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而且范围大,人员广,地域辽阔,种类繁多,恐怕二辈子都说不清楚。恐怕 神仙 也不能说清楚“知青”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连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者,也说不清道不明,老年来,发一通感慨,遥想一下当年,自慰而已!管它去,我们自管自己退休后的逍遥日子。
--  作者:源源
--  发布时间:2012/6/27 22:55:00
--  

同感!


--  作者:张先珏
--  发布时间:2012/6/28 11:02:00
--  
          "知青问题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而且范围大,人员广,地域辽阔,种类繁多",
全景式的表现知青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各说各话,冷暖自知。所以此剧以“知青”冠名,本身就不恰当。
      

--  作者:天山雄鹰
--  发布时间:2012/6/28 11:32:00
--  
        英雄所见略同,谢谢楼主,问安!
--  作者:苦豆子1
--  发布时间:2012/6/28 15:16:00
--  

  无论《知青》作为一部文艺片还是商业片,毕竟它触动了一代人的神经。尽管作者也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有过7年的难忘经历,但是比起全国两千余万知青,加之数十年的漫漫人生历程,仅用一部《知青》来表现未免显得太过苍白。因此我非常赞成张先钰的观点:此剧以“知青”冠名,本身就不恰当。其实作者梁晓声以前的几篇作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等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这一代人的某些人生章节。“知青”是中国的一段历史,“知青”的题材实实在在非常之多,大可不必用《知青》来冠名。


--  作者:玉天山
--  发布时间:2012/6/29 7:38:00
--  
       电视剧“知青”,因平常很少有“知青”方面的题材电视剧,挺新鲜,抱着希望很大, 结果看了几集就没了口味,后又断断续续看到剧终,只是失望。45集唯独动人的场面就是那条狗“娜嘉”,好联络员,为救自己主人,带着主人的书信、银饰,不惜生命从冰冷刺骨的江水中畅游到中方边防哨卡,换取药物后,迟迟不愿离岸而归,不是胆怯,而是含有一种谢意。聪明的“娜嘉”真让人心疼,它勇敢扑向冰冷的江水里,时而游,时而爬上冰凌,冒死奋力地游回对岸,主人得救了。别说还真为“娜嘉”捏把汗。虽说是条狗,可多么忠诚!有时候狗比人强啊!起码它不虚伪。至于其他的我没觉着有感人之处。作者梁晓声如此挖空心思无非是一种商业利益而罢了。看了“知青”本来有点气愤,是“娜嘉”平和了我的心。我们举手要摸着70啦,珍惜我们倒计时的有限时间吧。 
--  作者:散淡山人
--  发布时间:2012/6/30 14:15:00
--  
我们举手要摸着70啦,珍惜我们倒计时的有限时间吧
读着,有些凄凉的感觉。时光荏苒,转眼已经从风华正茂变成老态龙钟了。战友们,珍惜吧

--  作者:沽上鲁人
--  发布时间:2012/6/30 19:07:00
--  
知青的题目太大,有悔论也好,无悔论也罢,各自的经历和境遇不同,所处的历史大环境也不同,酸甜苦辣当然不同,看法自然不同,知青一词涵盖的历史层面很大,历史跨越度也大,区区黑龙江兵团农场和陕北的插队知青是代表不了全国方方面面的知青的,点滴而已,作者只看到了他知道的那一面,还有他不知道的很多层面呢,《知青》——戏说,局部的戏说。还是当热闹看吧,都过来的人了,管不了那么多了,老天爷给咱的时间不多了,抓紧时间好好活吧。
--  作者:阿铁
--  发布时间:2012/7/1 15:43:00
--  
   

首先感谢各位的跟帖,跟帖都很有见地。任何事都是仁者见仁丶智者见智,不管见仁见智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最好。“知青” 话题的范围确实很大很深,正因为大而深才引起人们的好奇探索,的确,即使是亲身经历者,有些事也说不清道不明,但通过自己不一定对的思索,如能对后人研究此问题提供一点借鉴也是有意义的。知青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刻上了深深的印记,曾牵动着无数家庭无数人的心,想谈忘已不可能,虽然我们已手摸70啦,但心灵深处仍在有意无意地关注着一切有关知青的人和事,这个情结恐怕要伴随一些人终生了,所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样一部电视剧后,曾经的知青们提出自己的种种评价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