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彩云之南 → [原创]《四十二年前的今天》── 作者:陈朝嫦


  共有3335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四十二年前的今天》── 作者:陈朝嫦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红河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5 积分:165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13 11:31:00
[原创]《四十二年前的今天》── 作者:陈朝嫦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4/26 22:07:00 [只看该作者]

  

四十二年前的今天

 

四十二年前的今天是我们离家远行的日子,始发站北京——终点站云南河口,那里是我们人生第一个驿站,是知青生涯开始的地方。每年这个时候、这个日子,我们连队的知青几乎都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聊一聊过去和现在,共同缅怀逝去的战友。

1969年4月26日,正值“九大”闭幕后的第二天,北京街头巷尾张贴了新一轮的标语口号,东西长安街红旗招展,不时地传来庆祝“九大”胜利闭幕的锣鼓声。虽已春暖,但风还有些料峭。接近中午时分,北京火车站停进了一列待发的火车,它是承运北京知识青年赴云南农场上山下乡的专列。站台上汇集着一堆一堆的人群,大多数是十六七岁的学生,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离发车大约半小时前,我们都按学校预先的安排进入了各节车厢,然后不约而同地奔向窗口或探出身去,欲向父母、老师、同学、亲友接叙刚才没完的叮咛和话语。可这时窗外不知从哪个方向传来一阵骚乱和推搡,令车上和车下的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正在诧异,突见一些穿着军大衣和蓝制服的人从车尾疾步而来,不知他们是何种身份,也许是工宣队、知青安置办、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吧?他们手拉着手,筑成一道警戒线,将送别的人群挡在距列车车厢三米之外的地方。由此一来,使原本惜别伤感的气氛又陡然增添了异样的紧张。

当时班里的同学已相继到山西、陕西、吉林插队,少部分同学参军或去了工厂,等待分配的同学已不多。这次远行我是随妹妹学校走的,因此那天班上来了七、八位同学为我送行,其中有两位同学奋力挣脱阻拦,冲到窗口与我相互赠言做最后的话别。这时我抬眼望见妈妈被挤在送别的人群中间,她忧伤不舍的双眼噙满了泪花。当火车启动的一刹那,告别的泪雨和声浪如海潮一般。我亲眼所见:一位母亲急切地将她的双臂从涌动的人群中向上展开伸向车窗,近乎发疯似的哭喊着:“下——来呀…,回——来…!”,整个身体却瘫软下去,在众人的搀扶下,她仍悲戚地呼唤着女儿的名子。

此别之后,来车站送行的同学有的去了内蒙兵团、有的随父母去了“五七”干校,先后离开了北京,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八十年代末期,读到了诗人食指(郭路生)写的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撼人心魄的情感抒发深深地感染了我。当年在车站与母亲分手的情景再度刺痛了我的心,以至于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泪水。多少年过去了,每当读起这首诗,我仍有像诗中描写的“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的感觉。再也没有人能像郭路生那样生动准确地描写出当时的场面和气氛了。对在那次别后再不能回京的知青来说,那确是“最后的北京”。

这首诗是郭路生1968年12月由北京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写成的。表达的是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奔赴农村边疆时的一首离别诗。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将远离父母、故乡的离别之痛,对未知前途的忧虑和恐慌,都聚焦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内涵。     

四十二年后的今天,重温和吟诵这熟悉的诗句,一种悲壮情怀油然而生。知青的命运尽管一开始就笼罩在悲剧色彩之中,然而无论现实境遇如何挤压,不屈从不认命,以自己的牺牲、努力和抗争,显示出了一代人独特的生命价值。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作者 郭路生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