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记忆与珍藏 → [原创]集邮趣谈


  共有2616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集邮趣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光水色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35 积分:7698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10/6/10 20:22:00
[原创]集邮趣谈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26 19:45:00 [只看该作者]

 

集邮趣谈

 

 

早在50年代末,当我还在上小学时,就开始集邮。那时班里有不少同学集邮,互相影响,兴起一阵集邮热。我们的书包中都装有邮票,放学后便相互讨价还价进行交换。虽然当时那些被我们频频易手的盖销票许多现在看来巳成废票,但我的集邮爱好正是从那时候培养起来的。

 

到上学时,我收集的邮票巳装满两本集邮册。

 

文革开始了,在当时那种形势下,谁也无心思集邮了。

 

后来,上山下乡插队,经常同家里、同学朋友通信,虽然不用心去集邮,但习惯使我看到好邮票仍会收藏起来。

 

当时,同邮票有关的两件事想必很多知青都经历过。

 

一是不知是谁的点子,知青们互相转告:在邮票上抹上浆糊,然后在寄信给对方时告诉对方,收到信后将邮票剪下用水清洗,盖在邮票上的邮戳就会消失,此枚邮票可再使用。这一招很快在知青中推广。

 

二是1968年发行的《毛主席去安源》邮票,有一段据说邮局规定不盖邮戳。我真收到几封贴这枚邮票且不盖邮戳的信。于是,这枚邮票被反复贴用。

 

可能谁也说不清,这两件事让邮局少卖出多少邮票,但可以肯定的是让一些捉襟见肘的知青寄信时省点钱。而我收藏的文革邮票却因此少了许多。

 

是的,谁也没有先见之明,否则,当年只要用心收集文革邮票,现在即使下岗也不用担心,因为一套文革邮票巳达十三、四万元。

 

参加工作后,我又开始集邮,有点钱,便买些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再后来,干脆预订购买邮票,开始是订购单套,92年起至今订购“四方连”4套。1989年为完成上头交给的任务,我曾组编一部专题邮集参加市里举办的邮展,获三等奖,也曾写过几篇关于集邮的文章,之后便无作为。不久前遇一位知青朋友,他这些年组编的邮集频频在全国邮展中获奖。他对我说:“其实论集邮和组编邮集,你的起点都比我高,可惜你没坚持下去。”是呀,我缺乏他的那种恒心。

 

如今,邮票印得太多太滥了,以至于许多邮票刚发行市面上就打折。我始终把集邮当作一种爱好,并不指望靠集邮赚钱,所以坚持下来。有些不集邮的人以为邮票越久越值钱,其实不然,物以稀为贵,邮票亦是这样,贵在少而精。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邮票就是这样一枚珍贵的邮票。它是生肖邮票的笫一套,设计精美,发行量又少。前些天从电视中看到2010年嘉德春季拍买会上,《庚申年》二件80枚全张分别以99.68万元和91.84万元成交。也就是说,当初一版猴票80,每枚0.08,6.4,如今巳值上百万元,增值150000多倍。这套邮票发行时,我买了一个“四方连”,可惜后来寄信寄出3,只留下一枚。现在单枚票市场上也要8000多元,如果4枚猴票都保存下来,3万多元!

 

还是那句话,谁也没有先见之明,所以,我等凡人要靠集邮、炒股之类先富起来并不容易,那就保持平和的心态,自寻乐趣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010931.jpg:

 

文12《毛主席去安源》(1968.8.1发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010939.jpg:
        


T46《庚申年》(1980.2.5发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