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原创]初试镰刀


  共有2092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初试镰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沽上鲁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643 积分:27145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9/12/2 14:18:00
[原创]初试镰刀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9 15:41:00 [只看该作者]

 

初试镰刀

行政管理员发给了我一把镰刀,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镰刀。

刚到农场,我的具体工作还没有确定,就同机关干部一起参加了麦收。新疆夏天的太阳火一样无情,似乎要把整个世界都点着了。迎面吹来的热风在太阳和大地之间形成了一股股的热浪,热风在无际的麦田里又掀起了层层麦浪,热浪和麦浪相互追逐,把成片成片的麦田变成了金色的海洋。

我们乘坐一辆解放牌大卡车驶向连队、驶向麦田。汽车过后,扬起来的盐碱土像云彩一样飘向天空,又落下来,为每个人的头上、脸上、身上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黄色纱巾。下车的时候,黄土又给每个人勾画了一样的脸谱,谁也认不出谁来了。

机关干部排成了几条龙一样弯曲的队列,挥动着吉木萨尔大镰刀,边割边向前蠕动。因为是试验田,农场领导要求必须人割,不能机割。负责行政的老狄同志给每人分了两垄割麦的任务,因我初来乍到,只给我分了一小垄。

半人多高的冬小麦被沉甸甸的麦穗压的弯下了腰,早已晒的发干的麦杆,被削铁如泥的镰刀成捆成捆地放倒了。虽说这些人是机关干部,有的还是场长、科长什麽的,可他们干起活来不亚于连队的战士。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大都是当兵的或农民出身,即便是知识分子,也经常下连队干农活。他们边割边用小腿向前推赶着倒下的麦子,又把这些割下来的麦子用麦杆做腰子捆成一大捆放在后边。这些金娃娃一样的麦捆,越来越多地整整齐齐的睡在了每个人的身后,静静地等待着拖车把它们拉回家去。

麦地里只有“刷、刷、刷”地收割声和远处麦地里“康拜因”的轰鸣声,不时也能听到拉麦子拖车的“突突”声,人们不愿意因为说话而耽误收割的时间,不甘落后地相互追赶着。

我这个刚出校门的学生那里干过这种活呢,一边向老同志求教使用镰刀的方法,一边极力模仿他们收割的样子。还没等学熟练就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了,我不好意思停下来休息,咬着牙,坚持一步一步地向前收割。弯着腰割,累得我腰痛;跪着割,麦茬子又扎得腿痛,我就把白衬衣脱下来捆在腿上。割着、割着,一失手,镰刀砍在了自己的腿上,鲜血顿时涌了出来。这时其他人早就把我甩在了后头,我不敢出声,脱下背心把伤口包扎好。此时的麦秆不知为什麽结实的像铁丝一样硬,我再也没有力气割了,就放下镰刀用手拔。一边拔麦子,一边流眼泪,悔恨自己为什要冒傻气到这个鬼地方来受罪……。

我吃力地站了起来,发现前面的麦子早已被别人割得干干净净了,我明白是同志们在帮我。看看齐刷刷的麦茬子,再看看一排排得金娃娃,刚才的那种悔恨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换来的却是心理上的安慰。望着前面那些老同志的背影,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声“谢谢,你们真是好人啊。”

 “嘟、嘟、嘟······!”管行政的老狄使劲地吹了一阵哨子,象铁塔一样地站在那里,举着一个铁皮大喇叭对着嘴大声喊道:“休息啦!休息啦!……”随着老狄的喊声,大家先后捆好最后一捆麦子,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地头的一棵老榆树底下。



鲁西是我出生的地方,准葛尔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海河是我播撒夕阳
的地方。
 回到顶部